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决赛在线举行,同济大学斩获佳绩,共有两项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优秀作品奖1项,均来自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本届大赛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主办,来自全国高校的196组作品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特等奖6组、一等奖14组、二等奖30组。据悉,此次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首次参评全国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基于多源数据的大学校园野生动物分布及其环境影响因素调研——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例”获得特等奖;“郊野‘微’公园模式探索——以奉贤区光辉村退渔还水项目为例”获得优秀作品奖。

特等奖

野生动物是城市重要的可持续资源,大学校园通常拥有较大面积绿化,是城市中野生生物重要的栖息地。

“基于多源数据的大学校园野生动物分布及其环境影响因素调研——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例”小组以四平路校区校园野生动物中的鸟类和兽类为研究对象,整合历史数据、现场勘察、线上公民科学数据众筹、线下访谈等多源数据,运用红外相机技术和AcrGIS软件,以定量化数据分析为基础,通过建立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出现频次与校园环境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影响野生动物活动的重要生境因素和人工干扰因素,为校园野生动物保护提供规划分区、场地优化、建筑改造、文化建设方面的建议,为建设野生动物友好型的生态校园环境提供参考。

优秀作品奖

在乡村振兴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结合上海市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工作,“郊野‘微’公园模式探索——以奉贤区光辉村退渔还水项目为例”小组,聚焦奉贤区实施退渔还水过程中生态治理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一关键问题,提出郊野“微”公园模式。

该模式借鉴上海郊野公园的思路并进行转化,以运用于更小尺度的郊野生态治理项目。该模式从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提出实施策略,通过这三方面的结合和协同,实现效益最大化,并以奉贤区光辉村退渔还水项目为例进行实例论证和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学生参赛作品依托于总体规划、乡村规划、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等课程的调研作业成果,在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双碳”重大战略决策、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的大背景下,分别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及土地综合整治等角度,探索尝试生态文明建设与空间规划结合的方式方法,也是学院积极响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学科发展需求、立足空间本体探索跨学科知识体系融入既有专业课程的一次有益尝试。

编辑:吴百欣

资料:同济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