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和美舰近距离碰面“中国航母#

近日,“辽宁”号航母和美国军舰近距离碰面,成为一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这不由得让人想起20多年前,美、俄两国阻挠中国获得“瓦良格”号航母的往事。

1998年2月1日,一场非常“特殊”的拍卖会,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佳士得”拍卖行举行。之所以说这场拍卖会“特殊”,是因为当天的拍品是一艘航空母舰,也就是我军“辽宁”号的前身——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瓦良格号在乌克兰

乌方要求,参拍人需要提供资质证明、国际信用证明、用途规划、专家论证报告等一大堆材料,而前来参与竞拍的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公司都未备齐,只有“中国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准备的材料齐全充足。

进入拍卖环节后,美国和澳大利亚公司的叫价到1,400万美元后,就没有声音了;韩国人叫价到1,500万,日本人降到1,700万;韩国人再次叫价到1,800万。

这时,澳门创律公司负责人徐增平举牌,叫价2,000万美元。主拍人连叫三声,无人再叫,拍锤落下,徐增平拍卖成功,并当场办理全部协议。

徐增平在乌克兰

拍得“瓦良格号”后,徐增平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到拍卖方黑海造船厂,要求连夜增加 “瓦良格号”的警卫,安排24小时不间断安保值班,费用由创律公司承担。

为什么徐增平要如此警惕和小心?他在担心什么?

700亿元天价

1992年,苏联刚刚解体。乌克兰黑海造船厂船台上,尚未完工的6.5万吨航母“瓦良格”号静静地等待着自己的命运。乌克兰已经无力再建这艘航母,中国政府此时开始对乌“开展事务性”接触,先后五次派代表团去乌克兰讨论购买“瓦良格号”的相关事宜。

据曾任中国海军副司令员的张旭三中将后来披露,中国代表团的磋商受到了美国的干涉。

美国不愿意看到前苏联军事遗产落入潜在的战略对手——中国手中,因此利用各种手段阻挠中乌之间的谈判。

乌克兰政府当时受到美国的挑拨和蛊惑,向中方提出了一个极其离谱的方案:乌克兰重新启动航母建造,将“瓦良格”号建成,完整交付给中国。但需要中国支付改装工程费超过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00亿元。

当年中国全年军费开支都不到这个数。

中方考虑到付款之后对改建流程缺乏监管、对进度无法控制(印度就吃了俄罗斯类似的亏),最终放弃了继续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苏联时期的瓦良格号

3年后的1995年,乌克兰总统库奇马终于决定,将“瓦良格”号的命运交给黑海造船厂自行处置。

此时的俄罗斯、乌克兰陷入严重的经济萧条之中,黑海造船厂订单匮乏,运营困难。为了渡过难关,造船厂甚至将库房中本来为“瓦良格”号的续建而准备的配件悉数变卖,这意味着黑海造船厂自己也不可能再继续建造了。

1997年9月24日,为了盘活资产,乌克兰政府又一次发出公告,宣布即将出售“瓦良格号”的船体,以尽可能回收一点资金,帮助黑海造船厂渡过难关。

消息一出,全球先后有50家各国公司前往黑海造船厂商谈,其中就包括一位香港商人,他叫徐增平。

徐增平

爱国商人

徐增平1952年出生在青岛,曾是一名军人。1983年,徐增平转业复员后暂居广深两地,通过自主创业而成为一名商人

起初,他主要经营一些农副产品和家用电器,通过努力和坚持,他很快就在商场中站稳了脚跟,移居香港后靠经营房地产起家。他自小喜欢军事,关心中国的国防事业,因此产生了将“瓦良格”号买下来的想法。

很快,徐增平就赶赴乌克兰,声称要将“瓦良格”号改造成海上综合旅游场,包括舞厅、旅馆和博彩设施,日后将其停泊在澳门。

当时,乌克兰方面对购买方提出了4个条件:

第一、要提供一流银行开出的资信证明,证明公司在银行有5,00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徐增平的公司存款只有约3,000万港币)。

第二、要证明购买航母不做军事用途。

第三、商业项目要获得政府批准。

第四、获得“目的港”所在地方签发的“进口许可证”

针对乌方这些条件,徐增平迅速组织人力,与各方密切接触。他利用之前已经注册过的“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的身份,寻找澳门人脉,利用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同时在北京设立了临时办事机构,沟通多种关系,搜集各方面的信息。

当时澳门尚未回归,如何取得澳门方面的“进口许可证”,成为最大障碍。

好在徐增平的策略颇为有效。他找到了澳门有能量的“关键人物”托办此事。对方开价就要1,000万港币,经过10多次接触,最终以600万成交。徐增平先付一半定金,而对方只有承诺,没有合同。

徐增平在黑海造船厂

1997年12月,徐增平的“赌博”成功了。澳门“关键人物”把由葡萄牙当局确认的“博彩项目批准证书”“进口许可证”等正本交到了徐增平的手中。

澳门博彩项目批准证书俗称“赌牌”,只有财力雄厚、在澳门当地影响力根深叶茂的顶级商会才有可能获得,而且动辄报价上亿澳元。“赌牌”的发放与转让,更是明争暗斗,激烈非凡。徐增平仅以600万港币、两个月时间就将证书拿到手,这其中的“玄妙”之处恐怕已成永远的秘密。

1998年1月27日,徐增平完成了资金和资质的全部准备工作,亲自飞抵乌克兰,开始与乌方进一步接洽,期间他还曾登上“瓦良格号”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和乌方的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双方商定航母船体的价格为1,800万美元。

在谈好船体价格之后,徐增平又巧妙地提出,希望乌方能将设计和施工图纸一同转让。这是一个直接影响到后来辽宁号复建的关键要求,黑海造船厂心照不宣地提出,再增加200万美元即可,双方立即成交,握手言欢。

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

各方阻挠

虽然徐增平从一开始就是以民间商人的身份赶赴乌克兰,全程又十分低调,但他的到来仍然引起了某些国家的注意。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对乌克兰施加压力,要求乌方必须以公开竞标的方式进行拍卖,不能暗箱操作。

黑海造船厂的瓦良格号

但这一次乌方却不再买美国人的账,因为他们吃过一次亏。

几年前,正是因为美国人对乌克兰政府和黑海造船厂连哄带骗,导致在建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以废铁的价格贱卖,乌方损失惨重,所以船厂已经不再信任美国人了。

同时,徐增平却在乌克兰广交朋友,逐渐取得了对方的好感。

众所周知,乌克兰是一个好喝酒的民族,为了赢得乌方的信任,徐增平在酒桌上找到了双方的契合点。为了尽力促成这笔买卖,在谈判期间,每到餐桌上落座,徐增平的手下就会带着若干箱白酒"上阵"。

徐增平不会乌克兰语,但他却殷勤地向每一位乌方代表敬酒致意,然后自己敞开最大的酒量,率先痛饮。徐增平后来回忆说:当时我在10分钟之内连续喝了近6斤白酒,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徐增平

这种近乎于"逞匹夫之勇"的做法,实实在在为徐增平一行赢得了乌方的一致信任和好感,面对美国人的压力,乌克兰人却给了中国人最大的诚意。

1998年1月底,乌克兰方面突然宣布:3天后举行“瓦良格号”的公开拍卖,故意只留给西方公司3天的准备时间。于是,本文开头拍卖的那一幕就出现了,到场竞拍的公司只有澳门创律资质齐全,并给出全场最高报价,成功完成交易。

鉴于这次“节外生枝”,徐增平不得不提高警惕,自费聘请警卫对瓦良格号24小时保护,防止有人破坏。

但是,尽管他一再小心谨慎,还是出了状况。

徐曾平和“辽宁”号

如前文所述,这次交易中,图纸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在拍卖完成的当天晚上,徐增平就督促乌克兰方面,安排了8辆乌拉尔卡车将重达50吨的全部设计、施工图纸运到机场,连夜登机运回国内。

但是,图纸运回来后,经过有关方面仔细查对,却发现这30多万张设计图纸中,有一部分关键部位的图纸神秘地消失了。

后来徐增平辗转多方才得知,就在拍卖后他们赶赴造船厂的途中,乌克兰国防部和俄罗斯的情报人员取走并扣留了那部分关键图纸。90年代的俄乌关系并不像今天这样剑拔弩张,俄罗斯对乌克兰有相当的影响力。乌克兰政府碍于俄罗斯的压力,派人配合俄国特工取走关键图纸,是完全可操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苏联国防部长视察黑海造船厂

那么,俄罗斯为什么要暗中作梗呢?直接原因是俄军“库兹涅佐夫将军号”航母和“瓦良格”号为“姐妹舰”,两舰几乎一模一样,俄罗斯当然不愿现役主力舰的核心图纸被外国掌握。但碍于中俄关系大局,只能私底下搞一些小动作。此外,站在俄罗斯的角度,是非常不愿意看到中国和乌克兰有高技术军贸合作的。

正在徐增平一筹莫展之时,“图纸事件”却柳暗花明。

原来,徐增平在乌克兰良好的私人关系网传来一条可靠消息:瓦良格号的图纸一共有两套。还有一套备份图纸保存在黑海造船厂工艺室内,只有厂长和总设计师两人共同授权,才能取出。

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徐增平马上返回乌克兰。一番运作之后,最终他说服了黑海造船厂的厂长和总设计师,将船厂工艺室保存的另一套图纸,完整运回了国内。

中俄印三国航母

重启新生

1999年6月14日晨,瓦良格号在荷兰国际运输合约公司sablecape号拖船牵引下,缓缓驶离尼古拉耶夫港,开始了长达3年,几乎环绕半个地球的海上漂泊。

2002年,历经磨难的“老瓦”终于抵达目的地——大连。

此时,媒体的公开报道依然称这艘航母船体“将被改建成海上赌场,并重新命名为创律号”。但“瓦良格”号一靠岸,码头就被严格管制。未经允许,任何人都无法接近这艘锈迹斑斑的战舰,这种超乎寻常的戒备森严,似乎在向外界传递一些“令人遐想”的信息。

“瓦良格”号来到大连时,已经下水超过10年。虽然她还是一艘从未使用过的在建军舰,但经历了在船厂的长期闲置和上万海里的海上拖带,外观已经非常陈旧,内部设备也有相当的损坏,几乎就只剩下一个躯壳。

在来到中国的前两年,除了舰体被刷上了一层新的防锈漆之外,“老瓦”的外观始终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她当然没有像媒体报道的那样成为“酒店和赌场”,但似乎也并没有像另一些人猜测的那样,会完成续建。

解放军前海军装备部部长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我们当初是准备自己研发航母的,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但是瓦良格号这么大的一艘船,不利用起来太可惜”。

这就是1998年前后,中国对“瓦良格”号所做的决策:把瓦良格号“利用”起来。2005年,媒体终于拍到“瓦良格”号开始重建。

“瓦良格”号彻底停工时的完成度大约是76%。按照苏联造船工业的运作流程,剩下的24%虽然还没有完成,但这部分工作所需的原料、零部件、作战系统,绝大部分都已经由苏联各地的工厂制造完成,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运抵船厂,存放在库房中。

如果1992年中乌两国签署了购买协议,以当时的状态,只需很短的时间和比较简单的工作,“瓦良格”号就可以在中国海军服役。

苏联时期的瓦良格

锈迹斑斑的瓦良格被中国军迷亲切的称为“老瓦”

但时隔10年,此时的“老瓦”已经今非昔比。

由于黑海船厂的窘迫,库房中绝大部分零部件都已经被变卖。此外,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方面管理混乱,导致已经装上舰的设备也遭到了非法拆解。虽然并没有像传闻中那样,“有乌克兰工人在美国指使下在舰体内实施爆破”,但一些可以人力拆卸和搬运的零件被盗走,却是事实。

来到中国的“瓦良格”号基本状况如下:舰体主体结构及舰桥建造完毕,主轴螺旋桨和舵安装完毕;舰体动力系统在海水中浸泡已达10年,一些部位出现锈蚀;主机安装完毕,但有相当多的零件,主要是银、铜等贵金属缆线都被盗取;所有舰载武器均未安装,舰体前部的“花岗岩”远程反舰导弹发射井空置,井盖部分丢失。

这种状态意味着,中国如果要让“瓦良格”号重新服役,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组织全国的科研部门、生产厂家,制造出全部航母的全部配件系统。

续建“瓦良格”号,比新建一艘的预算还要高。

然而,中国军方为“瓦良格”号设计的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中国人不满足于修复。中国希望借助修复,获得自行设计和建造航母的能力。

“瓦良格”号来到大连时,它的动力系统因为缺失零件太多,处于完全报废的状态。

中国对动力部分的改进,选择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重新制作,这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航空母舰的中国来说,挑战是很大的。

徐增平多花200万美金,历经波折得到的全套图纸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套图纸包括了动力系统的详细规格和参数,成为仿制其燃油锅炉蒸汽轮机以及全套推进系统的基础。

此以,中国在1999年向俄罗斯订购了“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其所采用的3.7万千瓦蒸汽动力系统,与“瓦良格”号的动力系统基本相同,属于一个母型号之下的两个分支型别,这让中国拥有了使用经验。

仿制“瓦良格”号上的动力系统,使中国获得了相当多的专门技术和制造经验,这对于中国研制后续型号的舰用蒸汽动力系统有相当大的益处。

除了动力系统,中国还对飞行甲板用钢材进行了攻关。

航母上需要的几种钢材,都由现役水面战斗舰艇的钢材衍生而来,唯独飞行甲板用钢,既需要高强度、又需要极度耐磨、耐腐蚀,还需要承受舰载机起降时的高温,各方面的物理性质都与普通钢有明显差别。修复“瓦良格”号,让中国掌握了航母舰用钢材的建造技术。

从“瓦良格”号来到中国,到“辽宁”舰出海试航,历时9年。如果从改建开始计算,也有6年。中国对“瓦良格”号的修复工程已经接近新建一艘航母,不仅所花费的周期较长,而且造价同样不菲。

但中国之所以这样做,一定有其价值:我们通过修复,已经获得了自行建造航空母舰的全部能力。

后记:

通过将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改建成辽宁号的成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瓦良格”改建过程中投入的每一分钱,日后都将获得成倍的回报。

这一点,从“山东”号的快速建造及服役已经初见端倪,003号电磁弹射航母的建造速度,根据公开的消息,也已经创下世界之最。

还记得20年前“老瓦”安全进入大连港消息传来当晚,论坛上的军迷们一片欢欣鼓舞,坐在电脑前紧盯消息的我也兴奋异常。当时全国的军迷都意识到,“瓦良格”号和已经落户中国的“基辅”号、“明斯克”号不同,它是一艘真正意义航母。中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将它送回国,一定会开花结果。

2012年9月25日上午10:00,“辽宁”号交接入列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经过10次试航,“辽宁”舰的舰上各个系统均承受住了严格的测试和考验,证明全舰修复工作出色,满足加入海军作战序列的标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付海军。(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