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4000多斤野生大黄鱼,卖出957万!为何野生大黄鱼这么贵?

#“大黄鱼”船主:957万货款已到账#

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工程首席专家严小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初步可以判定:大黄鱼自然资源群体有明显恢复迹象,这一海区可能已成为一个越冬场,大黄鱼在东海海域所预判的东西越冬洄游路线是存在的。在如今没有摸清大黄鱼家底的情况下,这种高强度捕捞并不可取,如果一拥而上,大黄鱼越冬场将面临被‘一锅端’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7054115943466664455/?log_from=5b19c3722e384_1642466435960

大黄鱼,是石首鱼科的一种海生鱼类,原产于西北太平洋,通常生活在台湾海峡等温带水域。它生活在沿海水域和河口,喜欢微咸水,在泥泞的沙质底部也有发现。雄性可以达到80厘米,但一般的尺寸是60厘米。

成年黄鱼通常生活在近岸区域的中间水域(水深小于60米 ,知道该下多深的网了吧)。它们是一种暖温洄游集群鱼类,水温低于18℃ 或25℃以上不适合大黄鱼繁殖、受精卵孵化或幼鱼生长。

依稀记得小时候,大黄鱼是家常菜,突然就消失不见了

大黄鱼在中国沿海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野生大黄鱼最初遍布于黄海至南海,然而,因过度捕捞而遭受严重损失,濒临灭绝。

20世纪70年代,中国野生大黄鱼的捕获量超过了105吨/年。那时,在福建海域,大黄鱼每年5月中旬至6月底迁移到官井洋(福建省东北部宁德市境内,台湾海峡西岸,疯狂的夏季捕捞直接导致野生大黄鱼资源逐年枯竭。

在过去30年中,我国进行了大量的种群修复工作。包括基因研究、海洋保护区管理和释放幼鱼等。这些工作看来取得了积极影响。

为啥野生的大黄鱼这么值钱?不能养么?

因为少,人工还不好养。

早在1980年代最初的人工繁殖尝试成功后,就开始尝试将它们放回海里。主要理由:由于不合理的人工养殖、近亲繁殖和盲目引种,导致了遗传资源和杂交种质的退化,养殖大黄鱼群体的养殖性能会不断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d902dcc0102wxng.html

目前,养殖和海水捕捞的大黄鱼遗传学上存在差异,因此,外观也不相同。例如,捕获的海黄鱼的身体比养殖的鱼要苗条,它们的体色和味道也不同。

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之一:豆粕被用作养殖大黄鱼的饲料。这直接导致养殖群体存在大量基因变异,如碳水化合物衍生物代谢过程和脂肪酸代谢过程,这些基因与能量代谢相关。此外,养殖黄鱼的消化道也发生了改变。

除了代谢途径外,发育过程也有区别,人工养殖大黄鱼生长速度更快,成熟时间往往早于海洋捕获种群。养殖环境的压力等因素,也使得它们整体不如野生品种。

为了恢复野生大黄鱼种群,国家做了大量工作

为了恢复野生种群,国家非常努力了。首先,遗传多样性和冷冻精液保存技术的研究为野生大黄鱼种质资源的恢复和保存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此外,国家863项目“培育优质抗逆大黄鱼品种”于2010年10月顺利完成。优良品系的培育和所有雌性产卵技术的成功研究极大地缓解了与大黄鱼相关的育种信息的缺乏。同时,“国家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于2016年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

初步看来,野生大黄鱼具有良好的潜力,从灭绝的边缘挣扎回来了。成功捕捞这么多鱼,也许正意味着大黄鱼具有种群恢复的繁殖潜力。

所以,这次“中大奖”的渔民老哥,还有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能吃到便宜大黄鱼的我们,都应该感谢国家哦。

猫子感谢你的关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