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米艺术(ID:zouxun1949)

本文已获得授权

[ 本文共计3029字 · 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

文 | 张桦 图 | 搜狐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十年前他来到北京

本想遍访名胜古迹

当走上北海大桥

他却两眼悲观欲行又止

从此更名

然而在三十年后

这个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北京,俗称“四九城儿”。

1153年,金朝第四位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欲攻打南宋,都城南迁,由上都迁至燕京,北京始成为国都。

北京城外城永定门城楼

后历经元、明、清三代共七百余年。所谓四九城儿,原本指北京城皇城的四个城门(天安门,地安门,左安门,右安门)和内城的九个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清末民初,“四九城儿”逐渐演变成北京人对北京城的爱称。

原来的北京总共有四道城墙,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整个轮廓从空中俯视像一个“凸”字,从宫城、皇城、内城到外城,每座城池都有城门,宫城有4座城门、皇城有4座城门、内城有9座城门、外城有7座城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城内城正阳门城楼

而今,北京城保存下来的城门,今天仅存“一对半”。“一对”是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半”是德胜门箭楼,角楼只留下内城东南角的箭楼,皇城就不用说了,内外城城墙总共只剩下不足400米……

1969年,象征着中国人封建自守的城墙、城门楼基本被拆尽了,但一座又一座壁垒森严的院墙却越盖越高。有谁知道,现在的北京城里到底割据着多少个“小北京”?甚至可以不夸张地改用黑格尔的一句名言,他说,在德国,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那么在中国,每个人都是一座坚固的城堡!

在北京,真正的古建筑遭到冷淡、破坏、甚至毁灭,而一座座拙劣的仿古建筑和所谓的创新建筑,却旁若无人地拔地而起。

中华世纪坛

当然,现在的北京,建筑繁杂,诸多另类,不胜枚举,早已令人眼花缭乱。不说“水煮蛋”国家大剧院,也不说“大裤衩”中央电视台,更不说“土蛤蟆”中华世纪坛。单谈谈三十年前建的,与首都体育馆隔路相望的北京图书馆,想必大家应该对它比较熟悉。

刚刚建造它时,一堆灰白色的钢筋水泥构架,悬在上面的十几块红字木牌显得格外醒目“战风雪,斗严寒,力争‘七一’把礼献”。这种像顺口溜,而又远比顺口溜吓人的口号,在过去那些年代,一般都意味着表决心时的吹牛X,而这次真的不是。当它第一次完整的屹立在我们面前时,投资了2亿3千万元,每平方米造价高达1642.9元(80年代中期的物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相当于当时一般居民楼价格的10倍。

后修建完善的北京图书馆新馆

不用说美丑,看过的人都知道。就是现在,周围高楼林立,也遮掩不住它那“天龙八部”般混搭的建筑风格。

几乎所有的建筑师,不分年龄,不分派别,都对它表示异议。他们当中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座复古主义的活样板,竟会出现在80年代的北京!自然,他们之中很多人也明白,为何会有这样的结果。

原因很简单,1974年,当它的图纸刚刚问世时,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人在上面签了字。很多年过去了,世界在变,中国在变,那位领导人也早已故去,但是,他的签字没变,于是,图纸不能变,一切都不能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0年代末的北京天安门

有位领导人在谈到建筑时曾开玩笑地说:“建筑好比炒菜,我不会炒,我还不会尝吗!”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高级领导喜欢吃甜,那下面的人都得陪着他一起喝糖水,如果他明天又改吃酸了,下面的人也得陪他一起喝陈醋。

一路向东,凝视一下耸立在天安门广场正中的毛主席纪念堂吧,它与北图新馆恰好相反。前者是土中含洋,而它是洋里藏土。

那时,它刚刚开始破土动工时,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都捐献过自己最具特色的物产,北京有上百万市民曾自愿到工地去参加义务劳动。

修建毛主席纪念堂时的情景

翻翻当时的报纸,有多少整版对它的报道,赞美它如何壮丽辉煌,如何庄严肃穆,是无愧于我们时代的一座伟大建筑。然而,当1977年夏天的某一个清晨,它四周的木板隔墙突然撤去时,围观的人们却都迷惑地眯起双眼:没人敢说它不好,可是又不知该说点儿什么,流过心底的是一阵长长的惆怅。

当时参加纪念堂设计组的著名设计师,吴观张和马国兴曾苦笑着回答,这完全是那个年代必然中偶然的产物。

本来,按照吴观张的设想,应该像北大校园内的斯诺墓一样,在一个风景秀丽之地为毛主席立一块洁白的石碑,朴素而又肃穆。然而,他的建议立刻就遭到了否定,毛主席是不能被埋在地下的,虽然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也必须像活人一样,要住在房子里,而且还得住在人民中间,让群众常能见到他。

毛主席纪念堂即将竣工

于是便决定建陵,这是最高的规格。可是陵该建在哪儿呢?十三陵不行,那里是封建皇帝的墓穴,况且离北京又太远;香山也不行,在那儿建陵将与中山陵过分相似;玉泉山也不行,那里中央首长的住房太多,地下还尽是洞;景山也不行,虽说它地理位置适中,却是崇祯皇帝上吊的地方……

建陵不成,于是又决定建堂。可堂又建在哪儿合适呢?有人建议建在午门前的空地内,这显然不行。有人甚至建议就建在天安门上……

议来议去,最后决定堂址选在北京两条中轴线的交叉点上,这里虽然不能造陵,有点儿委屈他老人家,但却符合两大政治条件,一是可以盖座房让老人家住,二是居于市中心,确实是生活在人民中间。当然,这中间也许还有一个潜在的心理因素,那就是它相距故宫太和殿皇帝的宝座不过数百米,而且同在一条皇城中轴线上,南北相对。当然,也许最终批准它的人没这样想过,可许多老百姓想到了,而且他们满意。

毛主席纪念堂

1977年5月24日修建完成

中国人反了一个世纪的封建,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可以说人人提起封建二字都咬牙切齿,但到了讲排场的时候,也只有封建所具有的规模与威严才能使大家默然。

堂址既定,那形状呢?中国的建筑师们充分运用了那个时代的想像力,有的设计成金字塔,有的设计成芒果,有的设计成文冠果或者万年青……

在一连串的否定之后,设计组的成员已经被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他们恶作剧似地设计出了一个巨大的圆顶形建筑,顶上覆盖着火红的玻璃钢,白天放光,夜里也放光,简直就像半轮从地里钻出来的红太阳。可最终连它也被否定了,因为国内的建筑材料还不过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安门广场前的毛主席纪念堂

也就在同时,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了一个事实,按照当时一位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纪念堂的地基已经夜以继日地打好了,它是标准的正方形。那么答案也就别无选择,必须是正方形,他们只好赶制出两个同类模型,送政治局审批。其中,多数人认为相对好一些的一个,被列为第一号。

第一号模型摆在桌子上,委员们纷纷表示赞同。等到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进来时,桌上摆的已经是第二号模型了。

“这个好啊!”领导用他软软的山西口音称赞道。有人告诉他另外还有一个模型,他问:“哪一个高啊?”论高,自然是第二号模型高,它高达33.6米。

天安门广场鸟瞰图

“那就用这个吧!”

领导肯定,其他人自然也纷纷表示首肯。

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座占地5.74公顷的庞然大物。

它是当代世界最巨大的陵墓,而且毫无愧色地屹立在城市中心,它会永远这样屹立下去,即便是八级地震也难以摧垮。

80年代初期的北京前门大栅栏

可就在它身后的前门大栅栏一带,每公顷土地平均要塞进七百多个居民,每人的住房面积刚刚达到三平方米。

我始终相信,伟大领袖毛主席生前,若知道自己百年之后会安葬于此,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多少年后,当这一代北京人已经故去,新一代北京人站在它面前时,他们会对它说些什么呢?而它又会说什么呢?

1979年的盛夏,一个挎着照相机的山东小伙子兴冲冲地走上了北海大桥。他是一个刚刚步入文学殿堂的青年,初次来京,想遍访名胜古迹。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叫他吃惊的是,在印象中,石桥两侧应该是护卫着雕花的汉白玉栏杆,可现在直立在此的,却是两排一人半高的金属尖刺。他失望地依着团城的灰墙,两眼悲观,欲行又止,最后长叹一声,弃桥而去。三个月后,一首名为《桥上的隔阂》的诗歌发表在一本地方文学刊物上。

“那似彩虹一般的,是桥么?白云飘荡穿梭,朝霞描画轮廓,桥那边是南海,岗哨林立,楼阁错落;桥这边是北海,轻舟小橹,荡漾春波;我多么想深情地走过,然而这一切,我不能向对面诉说,因为被桥隔开在两个邻国……”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从此给自己起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笔名。在三十年后的今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都把他叫做“莫言”。

出品人 · 施晗 | 监制 · 彭能波 王伟

执行主编 · 冯志亮 王强林

编辑 · 周晓莉 葛朋超 刘娇 | 设计 · 苗雨

- End -

免责提示:部分文章系网络转载,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及图片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请加微信:chenran58,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