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廖华强(1954.10.23-2022.1.12)

廖华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摄影文学委员会顾问。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亲炙学院众多画坛名师指授。历任文化馆美术创作员、报社美术编辑、记者、刊物主编、广东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院副院长等职。

山高鸟声远

69cm×69cm

◎说廖华强是作家的人,未必知道他是个画家,说廖华强是个画家的人,未必知道他是个作家。他现在的身份,是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副院长、国家一级作家。但准确地说,廖华强首先是个画家。他早年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和不少名家的传授,毕业后到文化馆当美术创作干部,很早就有美术作品参加全国和省一级的美术展览,被各种报刊推介报道。读过廖华强山水画的人,几乎都有个共同的感受:大气灵动。廖华强山水画的可贵之处,在于一种触动人内心深处的隐隐力量。面对他的画,你不禁寄情于山,怡情于云,忘情于水。这是文学的内涵与美学的张力使然,亦是他的心胸使然、目光使然、思想使然。归纳起来,是由画家的文化底蕴所决定。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专业技法固然重要,但最后决定画品的高下,还在于画家审美眼光的高度。而这个高度,并非想有就有,是基于个人的文化素养、艺术悟性甚至社会阅历而形成。唐、宋、元、明的士夫画和清代的文人画之所以历久弥新,直至今天还为人们喜爱与玩味,正是它具有无穷的文化魅力。廖华强视野开阔,“摒各家所短,集各家所长”是他的刻意追求。进行山水画创作时,他用笔用墨全看画面和内容的需要,力求以最好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特定的物象。多年来,廖华强在早年练就的专业技法基础上,更善于用文学的目光观察自然,以道家精神感悟自然,

描画出不少“山灵、云动、水活”的佳作,为中国山水画的审美体系添加自己的独特元素作出不懈努力。(陈金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晓云无声白如银

125cm×280cm

◎在华强所作的山水画中,空山鸟语、松风飞瀑、云海远眺、高秋艳阳一类题材屡屡出现,在题跋中也偶有提及黄山、泰山、西域极地之类。事实上,如果把他列为岭南派画家可能已不太妥当。他的取材视野,已远远越出岭南地域,东西南北随心所欲。地域上、地理上的畛畦并不太重要,心理上的体悟则已被推到了显要位置。天地氤氲,四时更替,生机流动的自然节律,是人化的自然,是心性的折射。而在笔墨技法的采用上,华强也广汲博纳,并不拘谨于某门某派。其构景多综合了平远、高远、深远之法。境界或苍郁深秀,或雄伟奇崛,或明净清澈。在技法上,有时骨法用笔,有时水墨融汇,有时色墨相衬,不一而足,全看画面如何需要而定。总体而言,华强偏爱场面宏大、层次丰富的结构方式。而这种近乎“全景”式的表现,则需要更高的宏观综合能力。尤值得观者注意的是,华强对于云与水的表现有独到之处,他对传统美学当中计白当黑、意到笔不到手法有精妙运用。用笔着墨并不需太多,却能恰切展现变幻与流动的形貌势态。在他笔下,云和水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这是山川之灵气。华强笔下的山水画,传达了天地真气和山川神韵。而其意境和内核,则分明凸显出一种清新、灵动和深邃的气质。我想,这样的山水画,已是图像化的审美向度和视觉化的文人心性。(梁江)

松山云海

69cm×69cm

◎廖华强将中国山水画作为主攻方向,凭着早年艺术专业的底蕴,将文学的浪漫洒脱情怀融入其中,他的山水画笔墨纵横,下笔迅疾,意随笔进,随意而就,造就出水墨淋漓、雾岚氤氲的山水景象。其涵造化神秀,寓性灵野逸的形式境界,使观者在潜移默化中体味到水墨艺术的韵趣。华强的山水画不拘泥于一般传统程式,任凭性情挥毫泼墨,那流动疾涩、笔断意连,松而不散的率性走笔,显然出一种洒脱不羁,虚怀散漫的自由精神。这正是文人绘画孜孜以求的笔墨品格,更是悟性使然,非苦学能及。(陈新华)

泉响半山亭

138cm×69cm

◎廖华强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众多艺术大师的指教和坚实的造型基础,孕育了他今天的山水画面目。

具有作家和山水画家双重身份的廖华强,他的山水画有了某种文学元素的介入,有诗性的充盈和特有的精神气度。

一幅好的山水画,不仅仅看形式上的特征,决定它品位的高低,往往在境界的高下。而廖华强的画恰恰具备了这些要素,美学与文学并行。他笔随心动,墨随意泼,描绘出一幅幅意蕴深刻、灵动飘逸的山水画,可观可读,耐看养眼,值得称道。(许钦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雁鸣长天

138cm×69cm

◎既是文学家,又是美术家,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在古代多见,而现代却少见。像华强这样,拥有两个艺术领域的优势,正是我们一些美术家所缺少的。文学与美术、音乐,甚至与歌舞都是相通的。绘画艺术,要我们感悟,一幅好的画,要表达意境,又要有实际画面。在表达画技的基础上,更要有境界,这个难度最大。两者结合得好,则为精品。创作靠变,灵动是山水画最大的追求,写心中的山水,同时把文学带进去,这就是廖华强的优势。(刘济荣)

川江帆影

70cm×35cm

◎廖华强在整个广东乃至全国作家系统来说,我认为是个异类。他展文学与绘画双翼,两支笔双管齐下,而且很有成绩。他的一个亮点,在于他的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出身,地地道道的美术专业,却一头钻进文学圈子里,当起广东省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长期左冲右突,摸爬滚打,写了不少好作品,影响所及,得到文学界的肯定。他既是专业作家,又是在美术院校出身的画家,这在全国作家系统内,也属一种例外。华强曾得到我国著名山水画家、岭南画派大师黎雄才和陈金章两位先生的亲授,在艺术上出手不凡。他的画,与当下一些文人的画不同,在于他就读于美术学院期间大量的专业训练,是实打实的从素描、速写、色彩一路累积上去的。华强的画大气、唯美,让观者痛快淋漓。想不到专业是写作,大部分时间用于爬格子的他,形象思维、想象力是那么丰富强盛,美术技巧更不在当今许多名家之下。在绘画界,这位吃作家饭的“爬格子动物”,他画画的水准已有相当高的境界和艺术含量。这也和他自身所具有的文学内涵有关。画家加上人文,往往如虎添翼。祝愿华强从文学转向于绘画,越转越华丽。书画可养命、美文,更可有新的创造,望华强画出几件留世的佳作,不负美术学院之出身。文人之于书画,华强算是个范例与典型。(卢延光)

依山傍水见远情

180cm×90cm

◎廖华强是我在广州美术学院的老同学,他的山水画,是他多年来游历祖国山川后的深切感受和印象,描绘了蕴藏于画家胸中的天地、峰峦、云烟、秋色、松风、山雨、飞瀑变幻的世界,别有一番现代文人山水画的意境。他运用传统山水画的形式,灵动地挥洒笔墨,渲染出一幅幅如梦似幻的诗意画面。

中国画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传统山水画以“含道应物”,“澄怀味象”为审美追求。而既是作家又是画家的廖华强,他的山水画却是在“现代审美空间”中,构成一种融自然与现代人向往为归宿的“意象审美”,塑造出一种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山水画风格。“水墨氤氲,群峰灵动”,是廖华强山水画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梁如洁)

万壑松风

180cm×90cm

◎廖华强的山水画将传统作为根本,所以显得构图规范,笔墨灵动。在此基础上,他又注入现代因素,因而又给人以不拘小节但且有强烈的笔墨构成感。而最可贵的,是他将自身所具有的文人气质转变为一种整体的语言灌注到了画面中,使得每幅画都具有灵动而不浮,简约而不简单之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正是文人作画的魅力之所在。(王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空水云净

180cm×90cm

◎廖华强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受过专业的艺术训练。这种艺术经历使其在绘画的技巧、笔墨的基本功夫等方面自然游刃有余。古人所谓的“逸笔草草”、“墨戏之作”都是对“文人画”不重笔墨技巧的另类解读。在廖华强的画中,可以看到他能熟练地将绘画的“技术”展现出来,无论是巍峨连绵的群山、若隐若现的云海,还是挺拔健劲的云松、飞流直下的瀑布,抑或白云深处的茅舍、悠闲自在的高士,都在作者的笔下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

当然,廖华强的山水画并未局限于一招一式。在传统的文人意趣之外,他兼具了现代的语言变革。他以泼彩之法写奔腾的江河,并烘托出空气、质感及其翻云覆雨的图式,以一泻千里之势表达现代山水意境。这种画法没有皴擦,没有点染,也没有林泉高致或溪山高逸,更没有湖山平远式的辽阔景致。它有的只是一种俯视众生的超然,以及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放浪形骸。这使我们看到一个具有传统文人意趣的专业画家和专业作家的另一面,据此亦可略窥廖华强山水画的多元化美学意蕴。这是廖华强的突出之处。

清人方士庶(1692—1751年)尝言:“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衡是非、定工拙矣”。从廖华强的山水意境,便可看到这种虚实结合的画风。在笔墨的“有无间”,获得山水画的至高境界,从而渐入佳境,臻至化境。(朱万章)

江上清风

138cm×34cm

松亭烟起翠微中

138cm×34cm

听风图

44cm×32cm

碧山金霞

180cm×90cm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