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三娘

许多人今天应该都被这个数据刷屏了:48万。

这一难以置信的数据,是2021年中国这一人口大国全国的人口净增加数据。

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人口出生率为7.18‰,连续两年跌破1%警戒线。2021年出生率也是创下自1950年以来的新低。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当年净增人口达到了906万人,随后几年,年净增人口不断下降,2017年至2021年分别为779万人、530万人、467万人、204万人、48万人。

用断崖式下降来形容这一趋势,不为过。

而官方对此的解释是:一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2021年15-49岁育龄妇女比上年减少约500万,其中21-35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减少约300万。第二,生育观念有所变化,婚育年龄在推迟,年轻人生育意愿在降低。第三,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迟了年轻人的生育安排。

但原因的背后,还有原因。

新冠疫情的影响,从更长的历史周期来看,这种冲击更多还是阶段性的。更重要的也更值得追问的变化,还是前两个:比如为什么育龄妇女持续减少、男女比例会出现较大程度的不均衡?再比如,为什么人们的生育观念出现了变化?

这两个问题所造成的撕裂,正在不断的吞噬当下的共识空间。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此前因为在节目中表达“为什么男人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而被骂红的脱口秀女演员杨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个周末,杨笠再次因为这一话题“翻车”。

1月12日,知名白酒品牌舍得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脱口秀《舍得智慧人物》中,请到了脱口秀红人杨笠作为嘉宾。随后,舍得被骂上热搜。

今天,股市一开盘,舍得酒业就以大跌开场。对此,舍得酒业回复媒体称,《舍得智慧人物》是公司赞助的人物访谈类节目,公司对节目邀约受访嘉宾不持特定立场。公司与杨笠女士无商业合作关系。

在人口增长出现断崖式下滑的当下,因男女话题而出圈的杨笠,成为了发泄不满的最好的靶子,对于她来说,在这种情势下,恐怕未来的日子,会更加的不好过。

01 平权之争

杨笠与舍得酒业的用户,无疑是最好的观察这场撕裂思潮的窗口。舍得酒业的用户,大部分都以男性为主。而杨笠作为一个符号,意味着的是如今全球风靡的女权运动。

性别对立争议的背后,其实归根到底是资源分配的战争。

首先的资源分配,其实可以追溯到导致人口下滑的第一重原因:如果说按照自然出生率的话,男女比例应该会是动态均衡的;那么为什么当下育龄女性数量会远远少于男性?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讨论的空间很窄,请大家自行脑补。

其次,当然也有心理层面的原因。

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对“厌女症”的研究分析了当下社会中“反女权话语”繁盛的原因。在上野千鹤子看来,男性所拥有的对获得同性认可的期待,是通过将女性当作“物”加以凝视达成的,男性由于担心被指责不具有“男性气质”,因此必须将自身与女性加以区隔。所以,反女权话语背后反映的,是在社会结构变动的时代男性对于女性崛起的地位威胁的一种焦虑。

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导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资源获得上的不均等,才是导致这种鸿沟拉大的根本原因。

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的日益开放,女性所获得的资源和社会地位都在不断上升,这使得女性发出的声音、能够影响的决策也越来越多。

即使我们不去列举各行各业的权威数据,单就从我们身边来看,想必大多数人也会有一种直观观感,那就是女大学生的比例好像越来越高。这种教育层次的不匹配,导致的是城市高知女白领越来越多,但是底层农村光棍也越来越多,反正我所在的北京,几乎学历和工作在基本水平线之上的男性,找对象都是极为容易的一件事情。相反,单身的多是女性,且往往都有极为优越的条件。

但这二者,在现实生活中基本是无法沟通的。在现实中,相信大家也不会遇到那么多网络上才有的极品,大多数人尽管在口头上说“不婚保平安”,但现实中的大多数人应该还是怀抱对于另一半的想象的。

不过,在人人都有话筒的互联网上,这二者往往会短兵相接,且互相之间的嫌恶会被加倍的放大。这就是导致田园女权和普信男现象会同时出现的原因。这也是作为靶子的杨笠会被攻击的根本原因。

02 更底层的逻辑

但超越特有国情来看,我们或许夸大了人口断崖的悲观效应。

从过往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人口老龄化几乎是所有发达经济体不可避免的趋势,欧洲如此,美洲如此,如今亚洲的日本韩国也同样如此。

这或许是一种令人遗憾的二律背反:个体生活的幸福程度,可能与种族延续并不相关,甚至可能是负相关的。

德国世界人口基金会(DSW)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过去30年里,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下降了大约1/3,主要原因是全球新生儿出生率的大幅下降。基金会称,1990年时,全球平均每名女性一生生育3.2个孩子,如今该数据仅为2.3。数据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生育率为4.7,是世界上最高的。而在高收入国家,平均生育率仅为1.8。

也就是说,越穷的地方,越喜欢生育。

今天中国的人均GDP已经到达了1.2万美元的门槛了,我们离高收入国家已经是就差临门一脚。既然享受了红利,那么就必须面对其存在的问题,直面老龄化,就是其中一项。

今天听一位经济学者的分享,他提到一个很“政治不正确”的观点:如果未来科技真的向元宇宙迈进,而我们的经济转型都成功从依赖廉价劳动力红利转向科技红利,那么我们或许也没有必要一味的追求那么多的人口。

这种看法可能过于前沿,但当下流行的所谓“不婚主义”,归根到底是因为对于女性来说,一个人也能过的很好。这恰恰证明了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巨大成功:给予了相对弱势的性别更多的选择权。

对于她们来说,如果结婚和生育确实意味着降低生活品质,那么出现生育率下降也是再自然不过的趋势了。

如果说我们非要改变这种情况,降低生育和养育成本固然是一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人看到结婚和生育对于个人生活的幸福程度是不会有太大冲击的;要让杨笠们看到,她所指出的普信男并不存在,也并不像她所指出的那么极端。

可惜的是,把舍得股价骂跌的人,恰恰是真正助推这一撕裂的人群。

让杨笠们不恐婚的前提是什么?或许就是从更为尊重和包容个体选择、弥合性别对立的鸿沟开始吧。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