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奢侈无度的女人,一天大概要花4万两白银,也就是500万人民币,她就是统治了清朝大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

慈禧这个人嗜权、爱财,将光绪帝玩弄于股掌之中,实则自己才是清朝最高统治者。

她利用权力贪恋着世间的荣华富贵,其奢侈程度,根本不是你我所能想象的。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慈禧作为一位女性肯定也有爱美之心。那慈禧太后的衣服有多少套呢?

裕德龄曾在《我和慈禧太后》一书中说道,在1881年的时候慈禧太后坐火车去奉天祭祖(也就是如今的沈阳),由于去的天数不多,她就只带了当下季节适合穿的一些衣服,而这些衣服足足占据了一整节车厢,其数量大概在2000件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0件衣服是个什么概念呢?假设我们一天换一件衣服,这些衣服就足够我们穿5.6年的,但这些衣服仅仅是她御衣库的三四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慈禧太后的衣服大概有6-8万件。

我们就按折中数量7万件来说,那也足够我们穿192年!就算是一天下来换几套衣服也是穿不完的。

据说慈禧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把全部的衣服拿出来欣赏一番,她让太监手捧托盘,每个托盘上放三件衣服,依次从她面前走过,如果看到自己心仪的衣服就会让太监停下来。

有人可能会想,毕竟衣服有7万件,每个托盘才放3件,不得累死太监?

这个问题不用担心,毕竟慈禧太后初来奉天的时候,随便带几个人伺候都是1000人起步。

别看她的衣服多,就连价格也是件件让人惊掉下巴,慈禧有一张图片经常在各大平台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侧的慈禧身穿珍珠披风,这件衣服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后来开始在慈禧的扮演者身上频繁出现。

这件小披风上面有3500颗珍珠,每一颗都如金丝雀蛋一样大,而且色泽相同、光滑明亮。

在披风边缘还有翡翠作为点缀,有人曾对这件衣服进行过估算,大概在一万两白银左右,像这样贵重的衣服慈禧就有上百件。

《香港日报》的主编菲利普在《伟大的慈禧太后》一书中描写了美国画师卡尔面见慈禧太后时她的服饰装扮。

那时慈禧穿着最为普通的衣服,接见了卡尔小姐。那是一件黄色的丝质旗袍,从右肩到旗袍底部一共有18颗扣子,每一颗扣子都由翡翠制作。

在每一颗扣子上还挂着巨大的珍珠,其中第一颗扣子比较特别,镶嵌了一颗红宝石,红宝石下面是黄色的流苏,领口处还有一圈大大小小的珍珠作为点缀。

像这样普通的衣服大概为500两白银,若把慈禧所有的衣服加起来,差不多有4165万两白银,大概相当于83亿人民币。

这些还都是发生在137年前,那时候的83亿和如今可没法比。

2

慈禧在用膳方面那是更不用说,几乎每顿饭都有120道菜和四五十道甜点,每天光给慈禧做饭的厨子就有300多名,每一位都相当于如今“米其林大厨”级别的。

这些人中每3人为一个小组,每个人也会有专门负责的领域。比如谁洗菜、谁切菜、谁炒菜,都被监管者记得清清楚楚,一旦出了差错谁都跑不了。

在宫里,慈禧太后不会告诉别人她喜欢吃什么,也不许有人谈论这个问题,如果被听见,头和脖子就得分开了。厨子只好每天绞尽脑汁地想今天的菜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慈禧太后对这种“不确定性”充满了兴趣,反正这么多菜里总有她爱吃的。

宫里盛菜的盘子也都是银质的,相传如果菜里有毒,银盘就会变黑。在她用膳时,身边会站着4个太监伺候她。有人负责夹菜,有人负责持壶。

慈禧想吃哪个菜是不会说的,往往会给一个眼神提示,太监就得赶紧夹过来。

若有一道菜吃了三口,一名太监就会大喊:“撤!”然后这道菜品就会被端下去倒掉,这是清朝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只有少吃不贪,才不会中银制检测不出来的毒物。

有一些资料中曾经统计过慈禧一顿饭所需要的食材量,大概在860公斤,也就是1720斤。1720斤的食物可以让一千多个人吃一顿饱饭,而现在却只成了慈禧一顿普通的饭。

这个数据的统计来自于溥仪的《我的前半生》。

但这1720斤的食物是由两份饭菜合起来的重量,因为慈禧吃的每一顿饭,都要经过李莲英的“试菜”后才会吃。银盘、银针根本不能安抚慈禧不安的心。

所以慈禧吃一顿饭需要860斤,再加上李莲英吃的就变成了1720斤。那这些饭菜的价值又是多少呢?

由于御膳房存在贪污腐败的现象,他们买一个鸡蛋就需要花费2两白银,是市场价格的几十倍,那860公斤的食材就可想而知了。

慈禧对这些高价买回来的食材更是“吹毛求疵”,一头几十斤重的猪可能就用几两肉,蔬菜只选取最好的部位,其他的全部扔掉,最终就做成了桌上的那几盘菜。

特别是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宫里要举行晚宴。大殿上会摆上三个桌子,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东边的桌子为“天”,西边的则为“地”,中间那桌就是慈禧的专座,代表着天地独尊。

当天会有500道不同的菜端到慈禧面前,道道都是山珍海味。比如:熊掌、鹿脯、猴脑等等,每一道菜都价值连城。

这些菜的传递方式也非常有意思,当天会有500名太监依次按照等级顺序从皇宫排队站到御膳房。他们穿着干净的衣服和鞋子,个个训练有素。

据说他们每天要训练几百次传菜动作,在练习过程中如果有白绸掉到地上就直接扔掉,平均下来每天都会损失百余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慈禧在吃这顿盛宴时,城墙外绚丽多彩的烟花一直在绽放,宫门前有人甩着鞭子,有力又有节奏地挥舞着,这一些都会一直持续到晚宴结束。

3

这样的奢侈已经很可怕了,可慈禧连上厕所也不忘奢侈一把。在宫中上厕所被称为“传官房”,“官房”就相当于我们如今的“马桶”,慈禧的官房可是不得了,那是真真正正的一件国宝。

慈禧的官房整个都由檀香木制作,外观是一只大壁虎,它的四个爪子稳稳地抓在地面上,这是官房的“四条腿”。

“大壁虎”的身上光滑透亮,仿佛真的有鳞片一样,肚子圆圆鼓鼓的,正好作为官房。

它的头傲慢地抬起,微微转向骑在背上的人,两个眼睛炯炯发光,嘴微微张开,这便是放厕纸的地方。

官房里面有大量的香木屑,又松又软,排出物一旦进入就会被包裹起来。根本看不见任何东西,也闻不到任何气味。

这样看来,如今我们使用的能加温、能自动清洗、还有按摩功能的高级马桶在这件国宝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了。

前几天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慈禧上厕所时,为何让宫女在一旁含一口温水?”,那是因为这个“老佛爷”对厕纸非常的讲究,于是就想到了这个办法。

首先,宫女们会把白棉纸裁开,然后把水含在嘴里,等水变温了就喷在纸上(那时候没有喷壶),再用铜熨斗把纸熨平。之后再把纸剪成一条一条的,重新熨烫一遍,这样既平整又没有杂毛。

4

当我们用着某知名品牌擦腮红时,慈禧太后早就比我们高级了。我们整日追求“化妆品植物化”,人家慈禧早就超越了这个标准。

慈禧的胭脂粉都是用精挑细选的花瓣做出来的。比如说玫瑰花,一朵花上不是所有的花瓣颜色都相同,而做一个高级胭脂粉需要同色泽花瓣。于是,在几百斤的花瓣里,拼命选出了20-30斤的原料。

据统计,一朵玫瑰花从播种到开花,夏季需要40天左右,冬天则需要60天左右。慈禧用的胭脂不叫胭脂,她用的是“奢侈的玫瑰岁月”和人力。

当我们点个香薰蜡烛时,慈禧有玉香炉都不用,而是吩咐宫女准备几十斤水果放在房间里当“香薰”,满屋子都飘荡着甜甜的水果香。

当我们穿着自认为舒服的纯棉袜子时,慈禧早已请来了3000个绣工,为她亲自缝制,每一双袜子都由上好的白丝绸制成。

由于袜子上要绣花,所以制成一双袜子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无论这双袜子有多好看她都只穿一次,甚至有时候一天要换好几双,光袜子一年就要花费大概1万两银子。

5

慈禧这一生,可以说是奢侈无度、铺张浪费。这些生活中最普通的衣、食、住、行,都可以用“奢华”概括,但这,仅仅都是凤毛麟角。

我们都知道,皇室贵族一向注重排面,他们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身后事。慈禧也不例外,她的排面绝对毫不逊色。真是活着也奢侈,死了也奢侈。

1908年慈禧去世,葬礼持续了12个月。慈禧去世后没几年,有一本野史流传于世,名为《爱月轩笔记》。这本书中记录了慈禧所有的陪葬品,是她身边的贴身太监李莲英和他的侄子撰写的。

书中描述,慈禧一生信仰佛教,莲花、荷花又代表着圣洁美好之意,与佛教息息相关,所以她入葬时头上顶着翡翠荷叶,脚下踩着碧玺莲花。

在慈禧的棺材底部铺有一层金丝被,上面镶满了12604颗珍珠和85颗红蓝宝石。还有一条绣满荷花的丝绸被,五分重的珍珠高达2400颗。

在慈禧的两侧,还有两个价值500万两的翡翠西瓜,珠冠上也镶嵌着一个大东珠,各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就连棺材缝隙里都塞满了珍珠和宝石。

1928年的时候,孙殿英将慈禧的陵墓炸开了,里面珠光闪闪的光芒早已掩盖了手电和烛光。

随后,这些宝物流传于世,但那颗夜明珠却成了一个“秘密”。

孙殿英说,当时从慈禧嘴里掏出来两半很普通的珠子,可合到一起时,就变成了一颗夜明珠,能照亮10步以内的范围,连头发丝都清晰可见。

孙殿英当时不识货,还有一条被子被他扔在了一个角落。那个被子名为“陀罗尼经被”,他是纯丝和真金捻成线织在一起的,上面有2.5万字的经文,一针一线都是顶级绣工亲手缝制的,光这条被子,就花了10年的时间制成。

6

慈禧的奢侈生活,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作为大清帝国的统治者,她从不把子民放在眼里,也不把国运放在心上,唯有奢侈可以换来她的快乐。

古巴说过一句话“奢侈乃是民族衰弱的起点”。

慈禧过生日花费了1000万两银子,修颐和园用了3000万两银子,而修建整个北洋军师也只用了1000万两银子。

还记得那场痛彻心扉的甲午战争吗?被日本买走的那艘吉野号,本来是英国卖给大清朝的,却因朝廷拿不出350万两银子转卖给了日本,导致甲午战争走向失败。

有一句话说得好,“大清朝的所有人共同养了一个女人”。所以她的陪葬品根本不是金银珠宝,而是整个大清王朝。

奢侈的必然后果就是引起了趣味的腐化,也是大清王朝的腐化。

唯有节俭才是一生之中食之不完的美宴,更是一个民族兴起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