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1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67场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海淀区新冠肺炎确诊溯源情况。病例自述近期曾收发过国际邮件,已采集该国际邮件环境标本22件,其中包装外表面2件、内表面2件以及文件内纸张标本8件,经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并检测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异性突变位点。(据1月17日《北京日报》客户端)

可以说,此病例就是与国际邮件接触引发。这是因为,从科学上来说,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也需要进一步调查明确。但是,系国际邮件引起的“物传人”,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公布结果,也是在提醒公众要注意防范。

新冠病毒“物传人”,并非不可能。钟南山院士此前就称,国内疫情在冬季不会大规模爆发,但是会出现反复的、散发性的情况,“环境传人”以及“物传人”的情况必须加倍小心。

说“环境传人”,比如同乘电梯时,有已感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后,空气中带有病毒,其他人吸入导致感染。而“物传人”,就是病毒附着于某些物体表面,其他人用手接触后再接触口眼鼻等部位导致的感染。

此次北京带有病毒的国际邮件,系1月7日出发,经过了加拿大、美国、中国香港等地,11日到北京后与患者接触,极可能导致了这起病例的发生。这说明,我们对“物传人”不可掉以轻心。

国外货物进入中国,检测后呈阳性的案例并不少。特别是当前正处于冬季,有利于病毒保持活性,就成了一个安全隐患。

1月10日,深圳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表示当地这一轮疫情的病例1,从事国际货物供应链工作,综合分析,暴露于境外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大。

当然,货物进口,特别是冷链生鲜的进口,目前都有较为严格的处置规范。但是,如车厘子之类的水果等,仍有阳性的“漏网之鱼”进入终端销售,这说明还有漏洞要补。

这次值得高度关注的是国际邮件,同样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目前,北京邮政部门表示,正研究完善国际邮件快件防疫操作指引,指导企业做好国际邮件快件操作规范。这也说明,不管是购买进口水果,还是在接收国际邮件时,都要保持警惕。

专家建议,对来自境外的快件内件同样进行消毒处理,取件后注意手部清洗消毒。这一点,我们不妨作为日常的防疫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