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标题:《淄博老工业城市中的“博山菜”——四四如意,宴宾成席》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在任何民族的经典文化体系中,饮食文化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和物质基础又使得各地形成了各自饮食传统,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沉淀和过滤出各自独特而丰厚的饮食文化。博山菜就是我国齐鲁饮食文化中经典之一。

博山菜文化底蕴深厚特色内涵广博,发展历史久远,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盛誉。

历史上早有“待要吃好饭围着博山转”的饮食美誉。

赵荣光教授在其著作《中国饮食文化史》中明确指出,淄博博山是鲁菜的发源地,被称为鲁中派系,其历史发端于西周齐国之时。

博山菜作为淄博菜的代表既有一般鲁菜咸鲜脆嫩的特点,又独具特色。在博山菜的体系中不仅博山菜的形成分为外部和内部两部分。

博山地处鲁中,久负山水泉林之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唐代开始,博山已有开采煤炭的历史,加之博山地区具有丰富的生产琉璃的先决条件,原料储量极为丰富。

元明以来,煤炭业的兴盛,带动了以煤炭为能源的陶瓷、琉璃、饮食业的发展。博山的琉璃业在元代已形成一定规模,到明代万历年间已成为一个较大的行业,成为国内琉璃生产制造中心,被称为“琉璃官炉之地,当代琉璃之都”。

德国著名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69年3月在对齐鲁大地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地勘测时不禁发出惊叹: 浓烟冲霄中的博山城是齐文化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较鲁文化而言,其特点主要是透过其实用主义本质所表现出来的广收博采融合会通、尊重实际和崇尚功用。

博山地处齐国腹地,其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必然带有鲜明的齐地文化的印记:其一齐国地处海滨地区,多鱼盐之利。

丰盛充盈的海类产品为博山菜的选料取材提供了更加富足的物质基础,为丰富菜品的花色品种提供极大的便利。

有别于鲁国的重农轻商,齐国同时还注重工商贸易,各业并。在齐桓公和管仲时代,齐国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强有力地推进了社会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加快了餐饮文化形成的历史进程。

齐之学风重兼容,百家并存通权达变,趋时求合。

这与博山菜善于博采众家之长,注重吸纳其他菜系之精华,不断创新发展,自觉融入时尚元素,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内在品质深度融合。

齐人尚功利,重才智从某一层面上理解,这对于积极拓展饮食文化新的内涵,开拓饮食文化的新境界,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其五齐俗尚奢侈,阔达放任。

反映在饮食文化中主要体现在博山宴席与菜品的气韵宏大高雅丰满、风格独具等鲜明特质之中。其六,博山菜深受北魏贾思想京饪思想之影响。汲取了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所阐述的关于食品烹饪的选材、加工、储藏等理念极大地丰富了博山菜的烹调饮馔之法。综上所述,博山菜从整体上直接鲜明的体现出了齐文化的特征,是齐文化的具体体现和文化符号。

声明:本文来源陈海波先生的《闲话陶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