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综艺节目《超脑少年团》中,曾出现这样的暖心一幕。

小男孩高培淇虽然实力很强,但还是输掉了比赛,忍不住掉下眼泪。

爸爸看到儿子沮丧的样子后,拿起话筒温柔而坚定地说道:

“培淇呀,我觉得这次已经很开心了...在家里咱们常说,胜利就像糖果,吃多了牙会坏的,失败就像药,能治好你的病,加油!”

看到培淇爸爸如此温和的态度,就连主持人也为之感动,感慨道:

“中国几千年一直在说严父慈母,可现在我看爸爸一个比一个温柔,递纸的、流泪的一般都是爸爸,妈妈一个比一个刚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不难发现事实好像确实如此。

在老一辈人的教育观念里,一直强调的是“严父慈母”,只有遵从父亲严厉,母亲宠溺这样的固有形象,二者一刚一柔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但现在在很多家庭中,“严母慈父”的配置越来越多,妈妈对孩子严厉,而父亲则充当起了孩子的心灵导师,在教育孩子时无限温柔。

那么两种家庭教育模式,究竟哪种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呢?

“慈母”容易把孩子宠坏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以前我们常说慈母严父,其实最好的教育应该是严母慈父,母亲要严格而坚定,父亲要理性而和善。”

因为男性和女性天生的性格特质,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更容易溺爱,如果一味地以“慈母”形象与孩子相处,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比如明星宝妈马舒雅,她对孩子就一直言听计从,参加一档综艺节目时,只要宝宝大喊一声“妈咪”,马舒雅就会瞬间出现,化身超人帮孩子解决任何问题。

然而恰恰是这样的“慈母”,彻底害了孩子。

参加节目时,马舒雅的女儿已经4岁了,可却连上厕所都无法独立完成,吃饭也一定要大人喂,于是在进入幼儿园后被老师劝退,要求马舒雅在两周之内将孩子的问题改正。

除了明星宝妈外,我们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孩子面对母亲,丝毫没有子女对父母的尊重,甚至对母亲恶语相向,拳打脚踢,所谓的“慈母”换来的是孩子的变本加厉。

所以为人母适当严厉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其实是好事,所谓“慈母多败儿”,我们作为孩子的母亲,不能因为自己的温柔和纵容,让孩子变得有恃无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父”会让孩子更脆弱

在《一起出发吧》这档综艺节目中,杨烁的表现堪称典型的“中国式严父”形象。

节目一开始选房子的时候,面对孩子的选择,杨烁直接无视,虽然最后终于同意了孩子的选择,但却“阴阳怪气”地夸赞孩子“棒棒的”。

在带孩子做高原拉练的过程中,孩子全程自己行走,即便已经很难坚持下去,杨烁也只是冷漠地表示“你能不能快点?不能的话我就让你跑到村口再走回来”!

类似于杨烁这种“严父模式”的教育,完全忽视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在这样的管教下,孩子只会变得越来越怯懦、胆小、自卑,难以获得安全感,与父亲的关系也会出现无法修复的裂缝。

英国剑桥大学有研究发现:“父亲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比母亲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后果要严重许多。”

作为父亲,其实大可不必将自己禁锢于“严父”的形象里,试着与孩子用朋友的模式相处,成为一名“慈父”,对孩子成长更有好处。

“严母慈父”,才是对孩子更好的教育

健康的家庭教育模式,应该是严厉和温柔并存,用爱、鼓励和尊重帮孩子走得更远。

相较于严父慈母,严母慈父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才能让孩子在养成规则意识的同时,不妨碍天性的释放,有更好的发展。

就像电视剧《家有儿女》中一样,父亲夏东海是典型的“慈父”形象,与孩子们好似兄弟姐妹,每次刘星、夏雪遇到什么成长上的问题时,总会第一时间提供贴心的帮助。

而母亲刘梅则是不折不扣的“严母”,孩子做错事会直接批评,对待孩子们的管教也是从不放松。

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3个孩子有着一个十分幸福的成长环境,即便是再婚家庭,也没有任何难以调解的矛盾。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妈妈不妨变得严厉而坚定,爸爸可以试着把态度变得和善,这才是对孩子更好的教育方式

写在最后:

传统观念中的“男主外,女主内”,放到现代家庭无疑并不合适,在教育孩子时,“严母慈父”的模式,比“严父慈母”要更胜一筹。

今日话题:你家是“严父慈母”还是“严母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