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百纳硕博

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两只在学术苦海中浮沉的科研奴,有心绪的时候便从故纸堆里出来透个气,和大家唠唠有关于不断后退的发际线的一切。——「即使身处果壳之中,也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PITD亚洲虐待博士组织

相信许多朋友都知道了,这是在某高校的新生入学典礼上发生的一幕。对于此,周围的很多博士生对这种纯粹「为导师发言」的论调嗤之以鼻。但仔细想想,上述结论似乎也并非全无道理——毕竟,回想起来刚刚进入博士生涯的我,不也是这样解读的吗?而时过境迁,在产生退学的冲动后,解读却发生了 180° 转变。

从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同样是我,在不同时刻对于同一件事情的解读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差异。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自我心态发生的改变:读博伊始自己的态度是积极且向上的,认为自己将成为一代科学家,对于未来充满了憧憬;而时至今日,当初憧憬之情已然消逝,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留下的只有抓紧毕业的紧迫感。不同的心态和信息获取程度影响了个人的解读和判断,也形成了读博的动力和退学的冲动。在这背后的心理学,被称为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由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美国行为科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提出。

丹尼尔·卡尼曼

他们认为,个人的信息加工并不是理智的,而是会受到自身情感的影响。而基于对于同一个问题的态度差异,个人会形成两种不同的加工模式:

一类是正面框架,正面框架强调受益,即个人会倾向于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面去评估;另一类则是负面框架。负面框架则强调损失,强调个人会将表现出风险寻求以谋求弥补损失。而采取正面框架还是负面框架,则取决于个人对于事件的参照点。

在读博的初期,个人的参照点在于本科阶段或者硕士阶段,对于读博这一决策而言,可以被视为增量,即对于个人来说是一项收益。由此,个人更愿意根据导师的要求去从事相关的工作内容,充满了干劲。

而在退学动机出现的阶段,个人的参照点则成为了周围的朋友。对于读博这一决策,反而成为了损失,原因在于周围朋友都已经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而学术漫长的准备期而遥遥无期的毕业时间,则容易让人感到失落和绝望。一旦在攻读阶段无法找到苦中作乐的点,退学就成为了降低损失的重要途径,即便这一方法并非最优方式。

走出框架效应

读博和退学都是具有不小风险的决策。虽然有部分人是迫不得已而做出,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继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为了避免出现遗憾终生的情况,我们能做些什么?

在做出决策前收集足够的信息,规避负面情绪,掌握自己的主见

博士如同投资,大量时间的投入,意味着极大的成本(家庭,工作等),因此在决定需要慎重。向师兄师姐咨询建议。一旦在读博初期感受到负面情绪,则应该认真评估接下来的发展。如果已经影响到个人生活,则应该及时止损;但是也应该掌握自己的主见:认定能够给你带来理想回报的投资,无论发生什么,都应该坚持。

正如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Charles Munger)所认为的,投资需要坚持买好公司,无论市场如何变动,股价哪怕一落千丈,都要坚持自己的判断。

但同时,每个人有不同的投资倾向,有不同的性格,选择适合自己的是最为重要的。在投资过程中,如果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就说明你并不适合这样的投资方式。

避免出现锚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攻读博士期间,我们常常会将目标锚定。比如说每天都要腾出两个小时去写作。然而现实是,由于每天团队任务和个人心境不同,工作效率有高又低。将时间给禁锢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ier)将此命名为「狭隘框架效应」。他认为,基于边际效应,当状态好的时候就应该拼命工作,而当状态不好的时候则应该选择放弃去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

同样,与导师的关系也是如此,不可锚定,而应该结合具体情景去分析背后的原因和做出判断。我们常常将框架设定得很窄,为了达成某项目标而仅仅选择单一路径,这忽视了整个事件的全貌。

总结

框架效应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小到今天吃什么、去哪里休闲;大到博士还要不要接着读下去、这场恋爱要不要谈。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可能做到绝对理性,事实上,正是情感的影响帮助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我。

回头再看一下本文引言的例子,现在的我们会对那些「支持导师」的观点嗤之以鼻,不正是因为我们对信息进行了充分的收集,对于博士-导师关系有了清晰的认识,才可以做出的更加清醒的判断吗?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具有两面性,在判断的基础上,避免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从而陷入负面框架,是我们需要日常进行修炼的功课。

题图来源:自制

投稿:zhanglanxin@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