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由广州艺术博物院、《中国美术报》社主办的“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写意性探索研究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现场。

作为《中国美术报》推出的展览品牌“高峰之路”系列的收官展,此次广州“高峰之路”展览以“写意性”为研究切面,呈现了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在中国画的“写意性”方面所呈现出的不同代际特征。通过共75位艺术家的220余件作品,整体性地呈现了当下艺术家对中国画中“笔墨”“写意性”的探索与试验。

展览现场。

同时,作为研究性展览,“高峰之路”以不同年龄段艺术家的创作作为研究对象,以创作入手,系统梳理和阶段总结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对中国画写意性的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崔振宽 山涧溪流 136cm×68cm 2021年

陈家泠 西湖景色 96.5cm×179.5cm×5 2021年

展览从山水、花鸟、人物等不同画科着手展出作品,同时按照画家代群的方式划分展区,以此呈现不同年龄段艺术家对中国画的写意性思考,以及当代中国画迈向“高峰”的探索之路。

江文湛 咏鹅 180cm×97cm 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正伟 草原儿女 136cm×68cm 2018年

“高峰之路”系列展览学术主持、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介绍,“写意性”是中国画的基本特征,乃至本质特征。

王有政 剃头担子图 136cm×68cm 2020年

郭石夫 四季图系列 136cm×17cm×4 2021年

“但今人所谓中国画‘写意’,指向和西洋画‘写实’相对的概念,即一切非写实的绘画或都可看作是写意性的。”尚辉表示,“这使得当代一些画家仅仅把中国画的‘写意性’理解为一种泛书法化的用笔特征,但传统文人实际上是反对这种潦草的。”

程振国 峡江旧游 136cm×68cm 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西京 日暮倚修竹 136cm×68cm 2018年

陈永锵 色正体直木棉雄 136cm×68cm 2017年

在尚辉看来,展览之所以谈论“写意”这个话题,是因为当下的中国画需要我们通过问题,探讨中国的“写意”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让我们汲取外来艺术养分的同时,还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

冯大中 月初升 180.5cm×96.5cm 2014年

郑百重 山中一夜雨 136cm×68cm 2017年

据主办方介绍,“高峰之路”是《中国美术报》社推出的重要展览品牌活动,其目的是针对当下艺术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现状,从学术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登上“高峰”进行探讨。同时,将“笔墨”化解为“写意性”以进行二者更宽泛的融合,也是本次展览的目的和意义。

开幕式嘉宾合影。

此次广州艺术博物院“高峰之路”展览期间,《中国美术报》社还邀请参展艺术家及专家学者进行展览导览和迎春送“福”活动,加深观众对当代中国画的理解。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月7日。

【记者】关雨晴

【图片】主办方提供

【作者】 关雨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