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被称为“神剧”,该剧除了在人物塑造上很成功并留下了很多网络热梗之外,还有两个地方值得称赞。

一个是在剧情上参考了很多历史上的真实战例和典故,让军迷感到有看头。

另一个是在细节上参考了通俗小说手法,大男主的人物设计比较鲜明,情节也有“爽剧”成分,让普通观众看着过瘾。

本文要说的就是李云龙独立团“爆兵”这件事,这段戏特别招人爱看,打网络游戏的观众都感同身受,爆兵,多爽的事儿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李云龙三次“爆兵”之爽

李云龙独立团在分兵发展之后迅速扩张,李云龙召集全团准备攻打平安县城,各部一集结发现,李云龙都能指挥上万人马了。

平安县城战斗后,李云龙和新一团团长丁伟、新二团团长孔捷喝酒,感谢他们配合作战。席间李云龙准备对楚云飞大孤镇驻军动手,一出手就是三个营,引起丁伟怀疑。

老李瞬间展现地主老财暴发户的嘴脸:老子有八个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楚云飞和方立功讨论大孤镇被李云龙包围的问题,方立功打探来消息,李云龙独立团已经扩充到了七千余人,这让楚云飞大为震惊。

这就是《亮剑》中关于李云龙爆兵的三个爽点,爆兵数据有上万人,八个营和七千余人三个数字,看起来不一样,其实都差不多。李云龙指挥上万人打平安县城其实是包括了县大队、区小队等地方武装,八个营再加上团直属部队达到七千余人也是正常的。

不过,这几段爆兵戏看着挺爽,但其中也是有真有假。

二、八路军扩充速度确实很高

以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为例,1937年底抗日根据地初建时全军不过只有3000多人,主力是115师独立团,外加骑兵连和特务团一部分人马。

通过发动群众和收编各种杂色武装,晋察冀根据地在一年后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到了10万余人,扩充近30倍。不过,扩充过快也带来很多问题,如装备不足、训练不足以及部队成分混杂,遇到鬼子大扫荡时损失也就大一些。

在整个抗战过程中,晋察冀根据地总兵力有大量损失的同时也有大量扩充,到抗日战争大反攻结束时军区全部武装力量加起来有32万多人,这还不算90万民兵。正规军比起抗战初期扩充了上百倍。

李云龙独立团在1942年的大扫荡中损失惨重,部队化整为零各自发展,之后再次迎来大扩充,仅用两年时间就扩充了三倍,这个速度在楚云飞看来确实可怕,但对比其他根据地的八路军,两年三倍只是小意思。

晋西北铁三角听着挺好,实际上他们占据的地理位置不太好,一是地方相对比较穷,养不了多少军队。二是山西和河北情况不一样,山西有阎老西的长年统治基础,又有晋绥军和中央军大量存在,发展空间比不了河北和山东各大根据地。

所以,李云龙独立团这扩充三倍绝非吹牛,而且你还要注意另外一个细节,听到李云龙叫嚣他的“八个营”,丁伟几乎没有什么反应,原因很简单,丁伟的新一团也不是站着不动,人家也扩充啊,而且扩充速度绝对不会亚于李云龙独立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对来说,孔捷的反应就大了一些,看起来他的新二团的扩充没有那么猛,这也好理解。一方面看番号,独立团的成立要比新一团早,新一团自然要比新二团早,晚成立的团战斗力形成就会比较慢。

另一方面,在大扫荡中李云龙独立团损失过半,丁伟新一团因装备较好损失三分之一,孔捷新二团损失最大达到三分之二,突围后仅剩下三百多人,尤其是营连排级干部损失太大,仅仅剩下一个副连长。

扩充根据地和兵员,最重要的就是干部,新二团干部几乎伤亡殆尽,不论是外调还是内部培养都需要时间,这也耽误了他们的扩充速度,所以在孔捷面前,李云龙的八个营就像是暴富的土财主。

同时,这也可以解释孔捷为什么会“饥不择食”去招降谢宝庆,毕竟谢宝庆还不属于抗日的杂色武装,而是土匪,谁让新二团损失大呢。

三、《亮剑》也有虚构内容

对于李云龙独立团的“爆兵”剧情,《亮剑》至少有两个地方存在艺术性虚构。

一个是“藏编制”,张大彪率领一营回到团部归建后向邢副团长汇报全营有两千多人,这让邢副团长大吃一惊,“责怪”他们平时报编制时藏着掖着。

李云龙看到全团人员汇总数据后也吓一跳,对独立团拥有这么多人马感到不可思议。

实际上,这就是《亮剑》的虚构内容,因为八路军在抗战初期确实存在“藏编制”的历史,比如晋察冀根据地在兵力大扩充后为了不引起日军和顽固派的针对,将独立师编制一律改为纵队,纵队下面设支队,支队这名字一听就觉得不大,实际上支队编制相当于团级。

但是,这种“藏编制”的做法是针对日军和顽固派的,对内并不可能存在藏着掖着不报编制的情况,原因也很明确。

一是部队不是想驻扎在哪儿就驻扎在哪儿,想铺多大就铺多大,比如张大彪正常一个营五六百人,上级指定一片三个村子的区域让你驻扎,这本来没问题。但是,如果你有两千多人呢,三个村子不够用你怎么办?去兄弟部队或友邻部队挤一挤吗?当然不行,必须要上报的。

二是上级指挥作战时不能随意按标准编制下命令。国民党军在抗战时经常一个师扛不住日军一个大队的进攻,原因就在于日军一个大队齐装满员一千多人,但国军一个师真不一定是一万人,经常只有四五千人,其余全是吃空饷的筹码。上级按一万人编制下命令,四五千人去执行肯定出事。

同理,八路军也不可能让七八千人的独立团去执行一千多人的任务,不光是作战区域和宿营地的问题,粮草、弹药你怎么安排?全靠缴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个虚构的地方就是李云龙独立团如果真的扩编成八个营七千多人,那李云龙就不会继续担任独立团团长了,上级会让八个营重新组合成两三个团,那李云龙顺理成章就可以担任新编旅的旅长,他的主要原型王近山就是如此。

《亮剑》不让李云龙当旅长,也有为后期剧情考虑的因素,如果李云龙在抗战末期是旅长,那淮海战役时他就应该是纵队司令,再往后......所以《亮剑》干脆就让李云龙以团长的身份指挥八个营的独立团,但这在历史上并不现实。

综上,李云龙独立团的爆兵过程看着很过瘾,但也要一分为二看,这中间有历史的真实再现,也有艺术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