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0-24时)

上海新增24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

无症状感染者1,男,24岁,系1月13日报告的一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即被隔离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2,女,25岁,系1月13日报告的一例本土确诊病例和一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即被隔离管控;

无症状感染者3,男,27岁,系1月13日报告的一例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即被隔离管控。

3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期间例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市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已追踪到上述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在本市的密切接触者22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对无症状感染者曾活动过的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

昨天(15日)下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就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举行新闻发布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表示:

广东珠海1月14日报告的感染者,

广东中山1月13日报告的感染者,

上海1月13日报告的感染者,

这3个地方的基因测序均为

奥密克戎变异株!

多名感染者的社会活动轨迹比较多,存在社区感染传播外溢的风险。目前,我国已经有14个省份报告了奥密克戎输入病例

转眼已是戴口罩的第三个春节了

没想到奥密克戎咄咄逼人……

昨天,张文宏医生再发声!

给了大家一点信心,一点希望!

他说:

“我依然对今年年底

结束新冠大流行抱有很大的信心。”

昨天,在与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的连线中,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原则上讲,经过未来一年,无论是群体免疫水平,还是通过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再到新冠治疗药物的上市,都意味着“这可能是最后一个‘寒冬’”

不论是德尔塔还是奥密克戎,只是病毒发生了突变。张文宏曾表示,如果新冠与其他冠状病毒发生重组,情况可能会比较糟糕。连线中,张文宏进一步解释:“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一个极低概率的事件。我相信我们在应对新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无论将来病毒发生怎样的变异,我们人类还是有能力应付的。

视频连线中,记者庄胜春还将网友的问题提给张文宏:当女生说她害怕因为今年疫情回不了家,该怎么安慰她,给她加油?

“告诉她,这会是最后一个寒冬,我们加油。我们相信中国,相信世界,有这么多人一起在努力,我们度过这个寒冬,明年的春节将不再那么寒冷。”

当被问及自己的新年愿望时,

张文宏答:
“希望明年春节,

每个家庭都能够团聚,

每对异地恋的恋人都可以拥抱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度过最后一个寒冬,

我们要有信心!

据“上海发布”今晨在留言区
对网友的回复,

环球港,优衣库今日都将正常营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几天,不少网友发现身边同事朋友里

多了“2+12”的高筛人员

何为“高筛”?

高危筛查对象!——

2天居家隔离(不得离开住所)

12天社区健康观察

(可以正常出行,避免人群聚集)

小侬的一位朋友就因为正确佩戴口罩
避免了被集中隔离

昨天,一位疾控“大白”的留言

戳中无数人泪点

令人“破防”

昨天深夜,记者联系到了jl本人,她是本市一名区疾控中心的医务人员,暂且叫她小刘。刚刚完成当天工作报表的她说,自己其实并不是最忙最累的应急队员。她也诚恳地说,“请原谅我忍不住发脾气,或者不原谅。”如果有机会,她想和这位市民说一声“对不起”

疫情发生至今,小刘本人和同事们都非常理解那些被判为密接、次密接的市民。“很多市民听说自己是密接或者次密接时,第一反应是比较震惊,也有一些不敢相信,得知要去集中隔离,对生活肯定是有影响的,所以有情绪是正常的。”但是,为了防疫大局,大部分市民是相当配合的,所以他们也非常感激。

小刘告诉记者,流调、研判等工作都是环环相扣的,判定密接、次密接有一套严格的标准。但是这波疫情防控压力巨大,希望各位接到电话的市民可以配合转运,不要耽误转运其他人的时间,毕竟我们所有人现在是在和病毒比速度

记者能感受到,电话那头的小刘是个爽朗又感性的姑娘。她说,如果你不小心成为了密接、次密接也不要抵触,毕竟我们的敌人是病毒,而不是我们的身边人,配合流调工作找到传播的源头和可能的传播风险,也是一种贡献!

疾控人“忍不住发脾气”
网友却回以温暖的“抱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认真做好自我防护
主动配合疾控人员
最后一个寒冬了,
小伙伴们,加油!

【小青菜、小侬等综合编辑】

来源:综合自上海发布、中国青年网、新民晚报(首席记者:左妍)、新闻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