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曾经流传着这么一段话:

“景运门的炭、隆宗门的箭、天安门的狮子、平则门的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话说的是李自成当年带兵打入北京城的时候做的事,意思是说他把天安门前的石狮子捅了个窟窿,还往隆宗门上射了一支箭

要说其中最离奇的,就是关于隆宗门上那支箭的传说了。

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在乾清门的西侧有一个隆宗门,而在隆宗门的牌匾上则插着一支箭,并且保留至今。

这支箭在牌匾上停留了200多年,至今无人敢拔,于是在民间就多了许多猜测。

按理说紫禁城作为皇家的集权中心,如果真的是当年李自成进京时留下的,这无疑是对于清廷的挑衅,为什么清朝的皇帝不让人处理了呢?

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隆宗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禁门,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皇帝的同意,谁也不能轻易靠近这里。

当然了,这里成为禁门的原因并没有什么隐秘的传闻,实则是因为隆宗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道路的一个重要通道

由于进门北侧就是军机处,西侧就是慈宁宫,所以这个地方自然成为把守的重中之重,清代的皇帝驾崩后,棺椁就是由隆宗门迎入的。

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不难想象在清朝时期,各个皇帝应该会对这里格外派兵把守,那么在集权的封建社会,又是谁什么人胆子这么大,敢在隆宗门上射箭呢?

说起这支箭背后的故事,还离不开屡禁不止的“反清复明”。

清朝历经200多年,几乎每一任皇帝都要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彻底消灭“反清复明”的遗党。

明朝已经灭亡了上百年了,但是仍旧时不时冒出起义军要复明,清朝历代帝王都曾想尽办法对其镇压,但是这个团队总是“春风吹又生”,每次消停了一段时间,没几天就又卷土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反复起义,却反复失败,随着历代皇帝的打压,他们的力量也逐渐被削弱,于是这些人干脆转变了策略。

竟然强攻不行,那就智取。

他们悄悄在民间拉拢势力,大肆宣传“反清复明”的思想,很多百姓被洗脑,因此加入了他们队伍。

在这些人的发展下,甚至连皇宫内部都被他们渗透了,很多太监宫女都成了他们的内线,随着这个队伍的壮大,最终他们发展成了一个组织——白莲教。

白莲教是一个大的组织,而由于白莲教遍布全国各地,所以慢慢发展成众多分支,其中,隆宗门上的那支箭就是跟白莲教的分支——天理教有关。

更加让人震惊的是,当时天理教只用了区区200人就攻进了重兵把守的皇宫,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清朝时期的皇宫一直流传着一个传统,那就是围猎。

由于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就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天下,所以他们入关以后,历代皇帝都保持了这个传统,目的是为了让皇室子孙随时保持警觉性。

皇家的围猎可不是小事,每年的围猎都要出动大量的兵力、人力,先是从全国各地找来珍贵的走兽放进围猎场,而后等到皇家开始狩猎的时候,还要出动重兵保护。

毕竟围猎场将会聚集众多优秀的皇室子弟、朝中重臣、妃嫔包括皇帝本人等,一旦松懈,肯定是被一锅端的局面。

嘉庆年间,嘉庆帝像往年那样带着兵马去承德狩猎,这次狩猎出动了大半部分的重兵,也就是说,已经空旷的紫禁城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士兵把守了。

这时候天理教的首领叫做林清,是北京当地人,他为了伟大的“反清复明”活动,早已经准备良久。

林清是个非常有能耐的人,他先是在北京当地煽动百姓,而后逐渐向朝廷渗透,不仅是一些朝中的官员,就连皇宫中的太监都被他策反了。

这一天林清收到宫中太监发来的消息,皇帝即将要离开紫禁城去围猎,林清暗道终于迎来了机会。

林清让自己的教徒腰间与额头都缠满白布,上面写着“同心合我,永不分离”的字样,等到嘉庆帝出发以后,林清就开始行动了。

他们首先买通了大清门的守卫,守卫给他们开门以后,林清领头冲了进去,不过没跑几步路,他们就被别的侍卫发现了。

大清门的守卫及时关门,所以导致进入皇宫的仅仅只有20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徒们一进门,就展开了狂杀模式。

他们分工合作,分出60多个人进入了西华门,又分成几十个人进入东华门,不过在东华门他们却遇到了意外。

东华门的人由他们买通的太监开门,但是刚开门就遇到了巡逻的士兵,于是太监急忙关门。

由于天理教只来得及进来5个人,太监们害怕泄露身份,于是反咬一口,跟侍卫们大喊有贼人,随即抄起木棍开始对这5个人进行毒打,最终这5个人什么都没来得及干就命丧黄泉。

再看这边冲入东华门的人,一共进入了60多个人,他们先是闯进内务府闷头乱砸,杀了尚衣监,将这里洗劫一空,又冲进文颖馆,将里面的小官员都杀死,随后冲向隆宗门。

他们一路走一路杀,一直杀到了隆宗门门口,我们都知道,由于隆宗门比较特殊,平常都会有重兵把守。

并且在他们冲向隆宗门的过程中,早已让宫中的侍卫集结完毕,当他们到隆宗门门口的时候,侍卫已经将里面死死栓住了。

眼见太和殿就在前方,却始终踏不过隆宗门,林清心急如焚,让起义军找来木桩,开始大力撞击大门。

这道门是进入内廷的关键,如果打不开这道门,那么他们今日必败无疑,但是遗憾的是,众教徒使出吃奶的力气,都没能让隆宗门撼动半分。

就在这个关头,林清想到一个办法。

既然大门进不去,那就翻墙进去,但是就在他们实施计划的过程,被赶来的侍卫团团围住,就在厮杀的过程中,林清射出一支箭,混乱中刚好插入了隆宗门的门匾上。

也就是这时候,林清眼见没有什么进展,拖延之下宫中的援军也已经赶到了,智亲王带着火器营赶到,士兵们在墙上架起火铳,天理教的200余人没一会就杀光了

林清本人也死在了混乱中,其余的天理教徒也没有留下活口,这场闹剧般的起义就这样告终了。

嘉庆帝回宫以后,听说了白莲教攻进皇宫的事,并且他们只带了200余人就攻到了隆宗门,嘉庆帝勃然大怒。

对于嘉庆帝来说,这无疑是个奇耻大辱,民间那些不入流的白莲教,竟然只用200人就差点攻破皇宫,这摆明了是对皇权的一大挑衅。

嘉庆帝命人收拾现场以后,就在宫人爬上梯子,打算将隆宗门上这支箭拔掉的时候,嘉庆帝却阻止了他。

嘉庆帝的目的就是为了警醒自己,将来要发奋图强,不能贪图享受,否则天底下还会出现千千万万个林清。

虽说这次叛乱并没有对皇室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是由于影响很深,恐怕会引起天下百姓的动荡。

所以针对白莲教闯入皇宫一事,嘉庆帝破例向天下发起了“罪己诏”同时下令谁也不准拔掉这支箭,已给整个大清王朝做警醒。

由于智亲王及时平乱有功,所以还被重赏,他也因此被嘉庆帝看在了眼中,嘉庆帝百年以后,更是将皇位传给了智亲王,也就是未来的道光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心而论,嘉庆帝并不算是个昏君,甚至还是个有着大志向,并且尚且勤勉的帝王,不过遗憾的是,当年康熙与雍正留下来的庞大家业,都被他老爹乾隆败的差不多了。

很多人说大清是在嘉庆的手上走向衰落的,但是实际上,乾隆晚年时期,大清已经亏空严重 了,嘉庆再勤勉,也没有能力扭转乾坤。

时至今日,关于隆宗门上的箭究竟从何而来,在正史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导致今日流传出了很多种说法。

很多人说隆宗门上的箭是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的时候留下的,也有人说是溥仪小时候带着亲王们练习射箭时留下的。

甚至还有人说是当时清朝灭亡后,有人在特意在这里射箭的时候留下的。

不过这种说法很明显立不住脚,如果真是被后人恶意破坏的结果,后人应当会第一时间对这里进行修复。

虽说至今还没有史料有确切的记载,但是既然它留在了故宫的门匾上,那它就是历史的一部分,时至今日,故宫还选择保持原状,也是出于保护文物,尊重历史的想法。

故宫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中国人民的瑰宝,它代表着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中华民族曾经遭受创伤的见证,它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图强。

就如同故宫牌匾上那只箭一样,是后世之人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