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了施一公教授 被狂黑靠冷冻电镜“灌水”数篇CNS的施一公教授,背后的学术成果价值有多高? ,那今天,怎么能不提一下他赫赫有名的门下弟子,颜宁女神呢?

颜宁,结构生物学家中的佼佼者,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乎上一个有趣的问题诞生了:如何看待颜宁被评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而在国内却评不上院士?

问题正文:

为避免过多非议,现增加背景如下:

避免翻译原因,称号采用英文原文。颜宁被评为Foreign Associate,无投票权。如张锋、王晓东、庄小威等称为Member,有投票权。

国内院士,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第二条,第二条 院士的义务与权利:

积极促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努力创新,做出成绩;提倡科学道德,维护科学精神,发扬优良学风,普及科学知识,起表率作用;积极培养人才,推动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参加院士会议,承担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任务;积极推动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国家科学技术重大问题的决策有建议权;对院士候选人和外籍院士候选人有推荐权;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其实,不光颜宁没评上国内院士,还有很多神级大牛都没评上国内院士。

比如屠呦呦研究员,人家都拿诺奖了,还是没评上院士。

比如谢有畅教授,发明了工业化分离CO气体的催化剂,产生了巨大的工业价值,解决了长期困扰科学界工业界的难题,获得国内外的高度赞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外汇极为匮乏时期能为国家出口创汇。最后也没评上院士。科研水平人品口碑双一流的饶毅教授,也没评上。

东方不亮西方亮。老谢没评上,但小谢评上了(上图右一为小谢,谢晓亮,右二为老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从学校的角度去看,你又会发现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某位知友分享了自己的母校重庆大学的例子:

1.李晓红在重庆大学的时候死活评不上院士,去了武汉大学评上了。

2.院士多的学校,院士越来越多,院士少的学校院士一般越来越少,评选上的就更少,重庆大学,院士一直减少到两个。来了周绪红,引进了两位院士,才恢复到五个。

3.重庆大学有五个院士先后加盟后,依旧一个没当选,但是李晓红校长去了工程院当老大后就一年入选了两个。

4.重庆大学七个院士全部是工程院的,科学院一个都没有。而院士评选是采用的评选制度,那么那些动不动二三十个院士的高校自然有优势。结合重庆大学的评选院士的经历就应该知道一些点了。

那么颜宁教授在国内没评院士又是什么情况呢?

@知友唐均:

原因肯定跟学术问题无关——其他的学术落选者也不是学术未达标。或者说,学术不达标的,在第一轮也刷得差不多的了(理论)。那么中国的评选规则是啥呢?具体的,有人专门说过,就不提了。默认颜宁达到院士水平。就以普通人的理解说说这个过程。

首先,颜宁的学科方向类别,就是学术风口,不一定被所有人看好,这是大的学科争端,她和老师施一公,明显是失败了,我们普通人无法评价对错,只能中立。所以,大局在这。

既然学术争失败了,国家和学术界,分配科学院院士的时候,颜宁和施一公就不在第一批里。因此有施一公11年第一次院士落选,两年后13年才选上。也就是说,13年之前,这个方向的资源流入都在施一公那里,考虑到风口排名,一个院士配他们这个小山头,也可以了。再多,就要更大的投入,更激烈的争夺,还要改善风口排名。

13年--17年之间,颜宁和施一公,并没有改善大局,自然,17年这一次,必然是陪跑,她自己都有预料,学术水平上,她比不上施一公,资历上,也比不上。施一公自己都陪跑一次,她何得何能一次就中?假设大局没有变化,她只有比施一公花更多的时间,更强的人脉,多陪跑几次争取同情分,然后某一年拿到院士·····这才是正常发展。

何况我们知道,颜宁不只是学术比施一公差,人情往来上,培养后备弟子上,乃至为国牺牲上,都比不上,按照我的估计,颜宁呆在国内,正常发展,起码十几年,才能评上院士。这对于她本人来说,其实是个远期目标,呆在国内开始陪跑,就是才开始发力。

@知友涣焕:

颜宁水平有了,但火候还不到。或者说中科院院士的稀缺程度,在知乎被严重低估了吧?

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的中科院院士,全国总共147人。其中具有结构生物学相关背景的院士有9人,分别是:

常文瑞,高福,梁栋材,饶子和,施一公,施蕴渝,隋森芳,王大成,张明杰。

其中最年轻的是施一公,现在52岁。上院士时年龄最小的是张明杰,45岁评上院士。颜宁实力很强,但还没有超越以上各位。她最终或许可以上院士,但不会是2017年那次。

其实,依中洪君所见,取得公认的一流成绩与评上院士没有必然联系。评院士的影响因素太多了,此处不表。颜宁教授现在没有评上国内院士,不代表以后就不会评上院士。

你们怎么看?

本文来源:本文由中洪博元医学实验帮综合整理自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