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本报记者 申东

□ 本报通讯员 韩健

1月10日腊八节这天,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公安局闽宁镇派出所原隆村警务室,社区民警刘艳与“和谐大叔”海国宝相约回访两天前调解的案件。

原隆村是永宁县最大的生态移民村,9600多名村民主要搬迁自固原的原州区和隆德县,少数民族居多、乡风淳朴和睦,2021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村”。因为民族团结、平安建设成绩突出,原隆村警务室成为银川市公安局首批授牌的“石榴籽”警务室。

2021年以来,银川市公安局立足民族地区特色,围绕“塞上枫桥”警务品牌创建,创新推出“石榴籽”警务室建设,辖区各民族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推动更高质量的平安银川、法治银川建设。怀远警务工作站、西夏分局朔方路派出所北方民族大学警务室等7个警务室被命名为全市首批“石榴籽”警务室。7个警务室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爱民拥警”等主题实践活动,在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品质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刘艳说,原隆村警务室能首批被命名为“石榴籽”警务室,离不开“和谐大叔”的功劳。原来,刘艳刚参加工作时,只能用普通话和乡亲们交流,乡亲们浓重的乡音让刘艳听起来很吃力,更别说宣传安全知识、化解矛盾纠纷了。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和谐大叔”这一综治品牌孕育而生。

村里第一位“和谐大叔”,正是和刘艳一起相约回访的海国宝。“当初刘警官找到我,提出要跟我学家乡话,还说我地熟、人熟,可以帮她一起化解村民纠纷。我想这是好事啊,就答应了。”海国宝回忆道。在海大叔的帮助下,4年时间,刘艳早已一口流利当地乡音,而“和谐大叔”也由1位变成5位。

这次,刘艳和海国宝要回访的正是他们两天前化解的一起家庭纠纷。当时,村民小马一家,因孩子学习成绩不佳,两口子闹矛盾,丈夫小马顺手就把妻子推倒在地,妻子哭着找到刘艳。刘艳和海国宝联合村干部,上门给小马讲明法律后果,用了一下午时间,让小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给妻子道歉,取得谅解。回访工作,就是要确认实际调解效果。

不仅拥有“和谐大叔”,原隆村警务室还组建了由当地村民组成的义警队伍“原隆红”,两支队伍推动乡贤共治、睦邻守望的乡风逐渐形成,各民族群众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北方民族大学警务室也是首批获命名的“石榴籽”警务室之一,趁着学校马上放寒假,校园里的“蓝衫反诈”联盟队员用家乡话向同学们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

“蓝衫反诈”联盟成立于2021年5月,是北方民族大学警务室推出的“石榴籽”警务工作项目。警务室联合校团委,针对学生群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易发的特点,组织学生志愿者运用本地区方言、本民族语言,向同学、老乡宣传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

“从‘蓝衫反诈’到义务巡逻,再到矛盾调解,越来越多的师生加入群防群治队伍中。很多少数民族师生发挥特长,与民警一起开展反诈宣传、排查安全隐患、提醒防火防盗,共同守护校园平安。”北方民族大学警务室民警马瑞说。

北京西路派出所所长谢立军介绍,怀远警务工作站联动社区街道、民族宗教、市场监管等部门,主动走访辖区来银川务工的各族群众,了解、研究、解决其务工、子女入学、就医等“急难愁盼”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塞上江南”的温暖,让“石榴籽”抱得更紧密。(申东 韩健)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