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教育厅开通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有问必答”咨询平台后,广大群众高度认可,纷纷登录平台点赞。也有群众提出了比较关心的问题,经过认真梳理汇总,现推出“政策解读”专栏,面向公众答疑释惑。

1.什么是“三科统编教材”?

三科统编教材是指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是由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查、统一使用,是新时代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重大部署。三科统编教材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教材。

2.党中央、国务院是如何部署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的?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有关文件中提出,加大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的统一使用力度,力争在3年时间内实现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

▲2019年,国家教材委提出要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分别于2020年、2022年秋季学期起,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全部使用三科统编教材。

▲2019年12月,教育部教材局印发的《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推进实施方案》中提出,巩固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使用面,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薄弱地区开好三科、用好教材;制定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使用推进计划,在2022年前实现教材投入使用;到2025年实现全国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

3.如何理解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的重大意义?

▲教材建设反映人民重大关切,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先进成果,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和教育目标实现。

▲国家统编教材是国家级、高水平、权威性的教材。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有利于让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享受更加公平、更加有质量的教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现实意义。

▲三科统编教材贯穿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编写原则,帮助广大青少年从小种下“爱我中华、爱我祖国”种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做出新贡献。

▲三科统编教材按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要求,既体现内容代代相传,又体现时代性,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还具有前瞻性和国际视野,使学生成为有世界眼光的人。

4.学好三科统编教材对学生有哪些好处?

▲教材遵循青少年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贴近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精选基本学习内容,既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又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着力发展核心素养,提升综合素质,促进终身发展。

▲使用三科统编教材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很多少数民族群众因为不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而限制了个人发展。因此,从小学习统编教材,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就业、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融入社会都有利。

▲三科统编教材是集中全国著名专家学者、一线骨干教师编写的,总结吸纳了三科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教材内容除了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之外,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理想信念。学好三科统编教材,有利于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意志品格和道德素质,树立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四个自信”和“五个认同”。

▲三科统编教材具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育人功能,有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主线贯穿、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格局。

5. 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后,民族语言授课学校2023年初中毕业生中考、2025年高中毕业生高考三科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卷,对考生录取会有影响吗?

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初、高中毕业生在2023年中考、2025年高考时三科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卷,中考录取时依然是所在盟市同一类型考生排名录取,高考录取时也是全区同类型考生排名录取。

1.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修正)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施行)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第四条规定:“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教学用语用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年修正)第十二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

2.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政策规定主要有哪些?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指出,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到202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社会基本普及,全国范围内语言交际障碍基本消除。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达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要求,完成义务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有关文件指出,全面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依据法律,遵循规律,结合实际,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020年10月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学习交流的基础,要旗帜鲜明地巩固和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主体地位,要坚持把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阵地。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有关文件对各学段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出明确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求,“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

3.如何理解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全中国全社会共同的语言文字,是56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纽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传承和发展的宝贵财富。

▲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民族的共同责任,各族群众应首先学好、用好。

▲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有利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促进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各族群众享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促进各族学生走向全国,充分就业,促进各民族走向现代化。

1.如何提升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三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建立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教研指导机制,多措并举分级分类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包括三科教师全员培训、“种子”教师培训、卓越教师培训、骨干班主任培训、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及教师学历进修等。培训内容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通识性课程,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等。

▲教育厅已经组织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区外14所师范院校与我区6所师范院校,分东、中、西三个片区包联全区12个盟市,对全区现有三科教师分批分类开展全员培训。1月中旬,培训工作已相继开班。

▲从全区现有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三科教师中,遴选了300名种子教师,开展示范培训,培训期2年。各地区、学校将依托种子教师开展常态化校本培训、教学指导、教学研究,为提升三科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对经培训后仍无法胜任三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有什么政策?

▲为体现对教师的关心关爱,保证教师有充足的培训提升时间,并统筹考虑小学6年和中学6年学制安排,原则上设置了6年过渡期。过渡期内,教师身份、现聘职务等级、工资待遇保持不变。

▲经过各种培训后仍难以胜任教学岗位的,各盟市制定转岗办法,根据教师意愿和本地实际,按照“人岗相适”原则在教育系统内调剂。对患有重大疾病或接近退休年龄的,结合地区实际,制定特殊政策,给予妥善安置。

3.对三科教师参加学历提升或进修有什么支持政策?

三科教师参加学历提升或对口专业学历进修期间,原有在岗待遇不变,学费、课程资源费、教材费通过就读学校减免、学校和个人按比例分担等方式解决。

4.如何通过线上同步课程资源强化教师自主学习能力?

我区组织200多名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录制完成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国家统编教材小学、初中语文起始年级同步课程资源、线上教学法讲座等,并整合国家同步课程资源,教师、学生可通过国家统编教材同步课程资源平台:(网址:http:t.pep.com.cn/ssmzyw)、内蒙古教育云平台(网址:http://www.nmgjyyun.cn/)、蒙古文资源网使用。各盟市教研室开发了不同年级段地方性辅助教学工具。

内容来源:内蒙古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