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没有错,错的只是父母。

这话真的没毛病,作为一个孩子,他更多时候只是学习、模仿父母的做法,所以只要是父母的言行出现了问题,那么它一定会“影射”到孩子身上。

所以,每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都站着一对不称职的父母。

大家一定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

说得是一个母亲带着孩子在城里读初中,而父亲在外地打工,偶尔才给他们打电话。

因为他们租不起学区房,所以只能住离学校较远的地方,所以上下学很不方便。

因为父母想给孩子创造更好一点的条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存一点钱,下学期就给孩子换个学区房。

就为了这“梦中”的学区房,父亲打两份工,所以孩子几乎见不到父亲。

而母亲也打两份零工,平时只有在晚上孩子放学以后才能和孩子见一面,简单交谈几句就累极睡着了。

但母亲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寄托着他们所有希望的宝贝儿子,居然会翻出家里所有的存款,那是他们准备下学期用来租学区房的几万块钱,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赏给了一个个主播。

在得到孩子的确认后,过度劳累的母亲,一下子就哭晕在他们简陋的架子床上:“孩子,你为什么要把我们辛辛苦苦挣下的血汗钱,送给你一点儿也不认识的人呢?”

孩子丝毫没有内疚的感觉,只是轻飘飘地说:“因为那些漂亮姐姐会陪我说话、陪我玩儿呀,因为那漂亮姐姐会夸我聪明,夸我很勇敢,你,你们会吗?”

看到这里,不知道作为父母的你会怎么想?一个初中的孩子,难道真的没有是非观吗?难道他们真的分不清虚拟和现实吗?

不,不是,那是因为正在成长、叛逆期的他们,急需来自父母和亲人的肯定和陪伴,可是那些一心只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条件”的父母们,却一直“缺席”或者“貌似缺席”孩子的成长,他们从来就不曾真正陪伴过孩子,哪怕是和孩子说说话。

所以心灵孤单的孩子,才会沉溺于网络,才会以打赏那些网红为乐,因为那些网红最擅长的就是讨巧和俘虏粉丝了。

2

一天,一女孩告诉我,她的女儿才读三年级,可是她的成绩却只有40、50分,做作业根本不认真,每次做作业就像受刑一样,必须要女孩拿着鞭子在旁边守着,才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着。

女孩还问我,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

我问她:“那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呀?”

其实,我不用问也知道,大宝在做作业的时候,女孩不是抱着二宝看电视,就是看手机,看到大宝不认真了,才会抬起头来喊几句。

这样,能管用吗?

我想,也许大宝想的是:“凭什么,妈妈你可以看电视,玩手机,我就要做作业?”

但我没有点破,我就是告诉女孩:大宝做作业的时候,你可以在旁边陪着她,看看书,哪怕是翻翻她的书,了解一下大宝的学习内容也好啊。

女孩马上告诉我:“其实,现在她的作业我都不会做。”

这下轮到我无语了:哪个清华、北大的学生,又是父母“教”出来的呢?

我随手,就把以下这个例子发给她看。

一位勤劳朴实的妈妈,似乎只有小学文化,她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但她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为了能让孩子走出大山,她付出了太多太多。为了言传身教,她常年不看电视,手机是老人机……

只要孩子放假在家,她就放下所有农活儿,一心一意陪孩子学习,检查写字是否工整,对照答案,判选择题、判断题,直到零时!

妈妈这样陪伴,哪个孩子还能偷懒?

孩子考进县城尖子班,这位妈妈更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苦心经营了20多的家、农田、果树……边打工边陪孩子读书。

小伙子也真是好样的,考出了全校第17名的好成绩,放假回家又带了很多书,干劲儿十足!

最后,我告诉那女孩:你自己对照一下人家。

我没说的是,你能做到像这个母亲一样吗?你能如此付出吗?如果不能,你就不能怪孩子成绩不好,你就别动不动就说孩子不自觉。

因为孩子时刻都在参照你的做法:你爱睡懒觉,孩子一定经常迟到;你没有时间观念,孩子一定做事拖拖拉拉;你爱玩游戏,孩子一定玩得比你更溜。

因为父母是母板,而孩子是父母的复制板,所以在开口责怪孩子之前,请父母们一定扪心自问一下: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你自己做到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朋友圈里经常会出现这两个“妈妈”:

“我现在真的觉得我妈是个没有用处的人。

她从来不好好做饭,洗个衣服都要抱怨半天,每天都在家里睡觉、吃饭、化妆、玩手机,只有在我成绩发下来诉说我几句。

她天天说别人的小孩有多好,却不说别人家的妈妈有多好。

我恨不得把她连她的手机扔出我家的大门,她真是个无用的中年妇女!”

“我有一个好妈妈,可漂亮了。

我妈妈很能干,上午天天跑步,下午天天游泳,晚上天天不吃饭,苗条地像一根树枝。

我妈妈也很爱学习,天天都学英语,她的书法字比老师写的还好。

我爱我的好妈妈,妈妈请您放心,相信我一定会减肥成功。”

亲,你是哪个妈妈,你又想做哪个妈妈呢?我相信,如果可以选择,谁也希望是“好妈妈”对吧?

但这个“好妈妈”,不是想做就可以做到的,她需要妈妈们付出时间,付出精力,并持之以恒,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强大的毅力,来排除一切绊脚石。

正是因为好妈妈浑身充满正能量,始终不忘自身的成长,所以她能够引领孩子不断向上、向善,从而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当然,做父母从来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父母不断学习,不断摸索,和孩子一起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个孩子这么说,“我今年8岁了,我的妈妈也只有8岁。所以我原谅8岁的妈妈所有的不好,因为8岁的妈妈和我一样,也是第一次当妈妈。”

所以,第一次当父母的我们,一定要多点耐心,再多点耐心,一旦孩子出现问题了,请先反思自己的言行,而不是责怪孩子,更不能一言不合就开打。

也许,孩子犯错的根源,就是在你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本身。

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一种缘分,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