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获得了高达9000万的浏览量,“农村大学生为什么大多数都混得不好?”

不少网友现身说法,分享了一个又一个曲折的故事,无一不在验证着这个命题的真实性。

仔细阅读问题后面的回答,很多人的故事中都充满了对家庭出身的无奈和抱怨,读来令人心头一紧,这和之前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论调是何其相似呢。

混得不好,究竟是什么含义?

当我们在说“农村大学生大多数都混不好”的时候,其实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所谓的混不好,究竟是什么意思?

是没有年入百万,出入豪车吗?或是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法儿保障?亦或是没有能力赡养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上宣扬农村大学生混不好的言论很多,但在这些言论背后,我们是否真的有停下来思考过,这句话真的成立吗?还是说一拍脑袋用屁股做决定,不管不顾地跟随所谓的网络呼声,任由自己的思想被别人带着跑呢。

如果你把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和富二代大学生对比,比较二者今后事业的发展,这根本没有可比性,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家庭环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的比较。

退一万步,如果真的要比较,那也是比较同样是富二代出身的两个人,或者同样是农村大学生的两个人,他们的事业发展轨迹,如此比较才是建立在相同的前提条件。

所谓比较,必然是两者具有某种共同点,有一些共同的基础,比较才能继续下去。

所以,如果下次再有人告诉你,农村大学生混的不好,请你认真地反问它,混的不好究竟有哪些具体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自我生长的环境进行纵向比较

在知乎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故事:

农村孩子小李因为自卑,表现得畏畏缩缩,从而在大学班级里受到同学嘲笑,自尊心受挫。后来该同学毕业后去了一家上市企业,工资可人,但仍然时常觉得不自信。

作为产品经理的小陈决定辞职创业,因为家境贫寒,拿不出启动资金,无奈之下只好找银行贷款,后来创业失败,亏了一大笔钱。父亲拿出积蓄替他还清债务后,小陈找了一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月入10k。

这样的生活算混得差吗?

要评价一个农村大学生究竟混得好不好,其标准不应该是外部的,也不应该是通过和其他人比较得出,真正的比较应该是和自我生长的环境进行纵向比较。

在上面的故事里,小李和小陈都是所谓的农村大学生,小李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来事业有成,小陈虽然创业失败但最终也找到了月入一万的工作。

不能否认的是,在两人的成长经历中,农村的大环境下,家庭背景和教育水平给他们带去了一些困扰,但是他们依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过上了超越祖辈的生活。

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山村走出来的大学生,通过读书在当地的县城扎根落户,甚至在外面的一个三四线城市工作打拼,即使只是小小的职员,一颗螺丝钉,一个打工人,这样的结果我们能说它混的不好吗?

扪心自问,已经很棒了。这群大学生成功走出了自己狭窄的生长环境,通过读书来到了更大的平台,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他们超越了祖辈,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这样的结果难道不值得肯定和称赞吗?

停止对比和焦虑

在当下的社会里,舆论和媒体似乎格外喜欢引导对立,农村大学生就是一种制造对立的叫法,大学生就是大学生,非要用农村两个字把大学生进行分类,试图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区分开来,制造无用的焦虑,其心可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结合目前的舆论环境,大家对普通人的生活似乎存在着诸多误解,甚至出现了一种奇怪的论调,普通人=混得差。

大家似乎都希望看到农村大学生逆袭成一方权贵的故事,所以对于他们只是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大肆渲染,将其评价为混得不好。那农村大学生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过得好?

月入过万吗?出入豪车吗?创业致富吗?当个小领导吗?每个人的心中对于好的定义千千万万,一昧地追求外部认定的好,那岂不是要把农村大学生累惨了。

归根究底,农村大学生混得好不好,和自己比才知道。一旦落入和别人比较的境地,那你将面临永无止境的焦虑感和愤愤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