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你是否存在这样的困惑:明明非常渴望亲近某个人,或者做成某件事,但有时候却又十分排斥、抗拒这个人、这件事,因而就陷入到强烈的心理冲突状态中。这种强烈的心理冲突,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耗和身心痛苦,然而,我们面对心理冲突似乎无计可施,似乎只能在这种心理冲突中不断地挣扎。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类一切的心理问题和矛盾冲突,均源自于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本能。那么,人类真实的精神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弗洛伊德的经典著作《自我与本我》或许能够为我们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精神病医师,不仅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更留下了众多经典著作。其中,《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以及《自我与本我》这三篇著论,完成于弗洛伊德晚年时期,被认为是弗洛伊德成熟理论的代表性作品,论述了精神分析学的学说精髓。这三篇著论被收录于《自我与本我》一书,而这部书也可视为弗洛伊德晚年对人类精神世界进行的哲学分析。

精神分析学派作为欧美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派别,对其他人文学科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但它更重要的作用,还是体现在心理剖析方面。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层面。在《自我与本我》这本书中,弗洛伊德对人类的精神世界进行拆解,他揭示出人类真实精神世界的复杂性,也坦言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

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永远存在着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斗争。假如我们留心观察便不难发现这种冲突与斗争。比如说,我们眼前站着一个人,嘴里却脱口而出另一个人的名字。再比如,我们书面回答某个问题时,写下的答案与自己心中所想的截然相反。其实,这些所谓的“口误”、“笔误”反而更能反映出我们真实的精神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们越是深入领会《自我与本我》这本书中对于精神世界的分析,我们便越是会对这个领域着迷——因为它与我们这一生的命运紧密相关。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本我是一种处于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这也是我们生而为人最原始的本能冲动,比如饥饿和愤怒便属于本我欲望。自我则是从本我中逐步分化出的心理组成部分,它相当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为的就是调整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它就像一个道德审判者,凡事都要力求完美,追求至善的人格境界。

如果我们读懂了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层面对我们心灵世界的影响,那么我们也就能够从现实的困惑中走出来,并且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等加以矫正,而不是凭借着本能冲动来行事。如果我们知晓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便可以利用精神分析法来剖析自己的心灵问题,从而找寻到一条适合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心灵之路。

就像开头时我们提到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渴望亲近某个人或者做成某件事时,却又开始对这个人、这件事充满了抗拒和排斥。从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学说出发,我们通过层层分析,便可能得到部分答案。

我们之所以出现这种强烈的心理冲突现象,那是因为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相互作用:超我抑制本我的冲动,自我则为了平衡超我与本我而寻找合理的方式、适当的机会,以满足本我的需求。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出现的口误、笔误,便是自我在满足本我。通过这些所谓的口误、笔误甚至梦境,我们看到的是那些被抑制的欲望和需求,这些始终处于被抑制中的欲望和需求,才是我们的真实本性。通过这样的剖析,我们将会更加接近自己那真实的精神世界。

所以你看,假如我们不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常识,我们就难以认识我们的真正需求,更难以随时调整我们的心理状态。弗洛伊德的这部《自我与本我》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读起来会感觉内容艰深、难以理解。但是,假如我们将书中的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特别是我们自己的经历相结合,那么就会发现,心理学果然大有用途,我们也就更加认同弗洛伊德的那句话——人类真实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