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丘吉尔就已经被踹下了神坛。

这其实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因为大家都知道,在第2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三巨头,那三巨头分别是谁呢?

分别是英国的负责人丘吉尔,苏联的负责人斯大林,以及美国的负责人罗斯福。

按理来说,丘吉尔不能称之为英国的救星,但最起码在英国的威望地位以及身份几乎无人能及。

准确地说丘吉尔就是英国的风向标,而且其雷厉风行的手腕在二战时的精准站位给英国也带来了数不清的利润,最起码受二战波及影响并没有想的那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为什么第2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呢,英国人民就急不可耐地把丘吉尔踹下去呢?

这件事情绝不简单,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1点:丘吉尔的惨败

大家都知道英国如果想要当首相的话是需要经过大选的,所谓的大选中间有很多复杂的逻辑,我就不多讲了,咱们用最简单的逻辑通俗的来讲,就是投票。

有多少人支持你,有多少人支持你的竞争对手,如果支持你的人超过了50%,哪怕比你的竞争只多1%,那你就是下一任英国首相。

按理来说,丘吉尔对于第2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如此的大,极大地提高了英国在当时的国际地位。

甚至当时世界都用三巨头来形容,就意味着英国虽然跌落神坛,但仍然是世界上排行老三的人物,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了,所以丘吉尔对于此次大选压根就没有多做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说可能有点夸张了,但是对于丘吉尔来说,这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吗?

可是没有想到,最终结果出现的时候,包括但不限于丘吉尔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执政官员都惊呆了,因为这不符合常理,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丘吉尔在大选当中只获得了36.2%的选票。

只说选票的话,大家可能很难理解,就这样说吧,丘吉尔所代表的势力连对方的1/2都不到。

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个诡异的局面,丘吉尔带领英国打赢了这场战争,而英国人民却丝毫不领情,直接把丘吉尔给投了下去,为什么呢?

在此之前我也难以理解,但是看一下最近几年英国的骚操作,比如英国脱欧投票,就莫名其妙,甚至之前有一个采访问小姑娘,你为什么支持英国脱欧呢?

那个被采访的人说我并不支持,我只是投了同意的选票而已。

当然,如果我们真正把事情追本溯源来看一下,第2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英国的此次大选就不难发现,丘吉尔被投下去其实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而且跟英国脱欧相比,好像并没有那么无厘头,只不过外人很难接受罢了。

第2点:英国贵族代表的权利

丘吉尔之所以在此次大选当中落败,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人对他不满意。

而只要这部分人慢慢地占据国内的大多数,那么丘吉尔就算有再光辉的形象,也无法继续连任。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在第2次世界大战时,以丘吉尔为首的人为了避免国内因为贫富差距过大,以及某些原因导致在最底层的普通百姓进行反叛再带来内乱,所以当时丘吉尔采取了极其严苛的规定。

这些严苛规定,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英国在第2次世界大战时,能以一个相对稳定的秩序运行,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食物的固定分配,以及对于某些贵族的轻微打压。

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保证在第2次世界大战时,英国能占据主动地位,丘吉尔为首的人在民间四处寻找能人异士,让他们为国家效力。

原本来说问题不大,但是这一举动无疑动了贵族的奶酪,因为在此之前这些事情只能由当时的英国贵族来做。

相当于原本一块蛋糕只够100个人吃,现在丘吉尔把那些特别能吃但是不太能干活的人扒拉到一边去,然后带了一大堆的穷小子大姑娘们来一块吃蛋糕,原本的贵族就不满意了。

原本按照丘吉尔的设想,这只是战时决策而已,在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咱们该怎样怎样。

但是丘吉尔还没有来得及说这句话呢,就直接被一大堆的选民直接给投了出去。

第3点:丘吉尔要对英国负直接责任

大家都知道在第2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英国和美国的关系相对暧昧,基本就是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关系。

但是在第2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英国的国际地位急速下滑,尤其是在丘吉尔统治的那一段时间里面。

其实大家也都可以理解,毕竟第2次世界大战又没有波及到美国。

美国趁机发一些战争财,对于英国来说国际地位下滑是自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第2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几乎形成了英国与美国之间的地位交接,更重要的是横空出世的苏联,也把英国给踹了下去。

相当于之前的老大哥现在变成了老三,甚至连老三都不如了。

以至于在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连英国还必须得拉拢法国,以此来强大欧洲的话语权。否则单纯地凭借英国,已经根本没有办法来抗衡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老大哥了。

换句话来说,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逐步下滑,而英国的普通老百姓也都看在眼里面。

他们对于英国国际地位的下滑非常不满意,那么英国是在谁统治时间阶段里面国际地位下滑的呢?

答案是丘吉尔。

第4点:英国几乎放弃了海外殖民地的利益

从1940年开始,德国攻占了法国,英国就慌了。

因为整个欧洲就这么屁大点的地方,法国一旦没了,那么对于英国来说几乎是三面围剿的态势。

如果德国真的和英国死磕,那最终带来的后果谁都无法想象。

所以此时的英国迫切地需要美国出手,但美国老大哥在一旁表示,不急不急,咱们再等一等。

可以说美国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第2次世界大战最开始的时候一直处在一个模糊的状态。

它既没有表示自己支持英国也没有表示自己支持德国,只是哪边有需要买武器,美国就会第一时间来到他的身边,积极且热情的把武器卖给人家。

直到1941年8月,美国和英国签署了大西洋宪章。

该项条约的签订直接表明英国与美国的联盟关系,同时美国也会对英国反抗德国入侵提供巨大保障,甚至美国都会直接参与到战争中来。

那有人就说了,这则条约的签订究竟代表着什么,或者这则条约里面究竟有什么内容?

如果单独拿出来的话,恐怕得讲三天三夜,这里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相对来说,英国可能会放弃部分海外殖民地的利益。

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英国在战胜德国之后,要放弃继续维持英帝国的意图。

要知道当时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占地面积有多大,整整达到了3,000万平方公里。

这个占地面积,就算是苏联老大哥看到了估计都会有点发怵。

没有办法,美国提出来的这个条约是英国无法拒绝且不能拒绝的,毕竟英国的实力在这摆着,如果拒绝的话只会遭受更大的损失,本土也必然会遭受到更多的饱和攻击。

所以在第2次世界大战没有结束之前,美国参与到哪一方向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美国真的跟德国走在一起了,对于英国来说则意味着灭顶之灾。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独立浪潮席卷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要求独立,其实和这一条宣言有着密切联系。

当我们把这些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不难发现,一旦英国失去了海外殖民地的保障,就意味着英国在全世界薅羊毛的情况将会极大受损,英国的普通平民的利益也会受损。

再加上丘吉尔的种种骚操作,虽然挽回了大英帝国的尊严,但是大英帝国的实力的确是降落了不少,而且是在丘吉尔统治阶段里面。

再加上丘吉尔又动了贵族的奶酪,引起了贵族的警惕和不满意。

种种原因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导致丘吉尔被投票下去的主要原因。

当然其中也不排除一部分特殊原因,比如丘吉尔的小自信,自认为做得非常不错,能够得到大部分英国民众的投票,所以对于选举这件事情没有怎么上心。

但从当时的状态来看,英国似乎已经不太需要丘吉尔了。

虽然这件事情有点可悲,尤其是对于丘吉尔本人而言,但没有办法,这就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