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杜虎

1月13日,西安卫健委以“延误急危患者抢救和诊治,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社会影响恶劣”为由,对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处以停业整顿三个月内的行政处罚。

突如其来的医院停摆,导致国际医学中心医院117名小耳畸形患儿无法动手术,主治医生郭树忠教授在微博上发声,14日,他被特批可以动手术。

郭教授透露西安市卫健委和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领导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同意我为这些患儿手术”——“作为这些患儿的主治医生,我由衷的为他们和他们的父母高兴,也感谢上级领导能够体谅到孩子们的疾苦。”

对医生、患儿及其家庭来说,这次特批确实解决了大问题。

按照郭教授的陈述,这一百多名患儿“绝大多数是孩子,一期扩张器植入并注水大多超过三个多月了,因为之前我身体不适,加上疫情的原因,已经耽误一段时间,无论如何都该做二期手术了,否则风险会增加。”

因为这样的一个插曲,很多人对于停诊的处罚有所质疑。

两家医院此前不是已经处理过相关责任人了吗,为何现在又二度处罚?

停诊处罚有没有想好预案,为什么会出现117名患儿无法手术的情况?

除了这些患儿之外,其他患者如何安置呢?

实际上,西安卫健委在停诊处罚的同时,也制定了《高新区两所医院停诊期间保障群众正常就医工作方案》,指定9家西安市属三级医院对口支援高新区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下派内科、外科、妇产科医务人员驻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由西安急救中心在高新区安排10个急救车组,负责高新区急危重患者的急救工作。

对长期固定在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就诊的婴幼儿、孕产妇、血液透析、肿瘤等特殊患者合理分流至其他医院就诊,并就近确定西安医学院一附院作为高新区群众就医的三级甲等综合保障医院,向高新区就医群众开通就医便捷通道。

分流方案实际考虑得比较全面,但是在执行过程当中依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从一些渠道反馈的情况看,有重症患者打不通分流医院电话,出现转院难。

更关键的是,原有医院的医生熟悉病人病情,现在到陌生医院重新开始,病人很不安,这些因素显然未被关停医院的处罚决定纳入考虑。

特别是还有类似这11名小耳畸形患儿这样的,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医疗活动,很多时候患者看重的不仅仅是医院本身,还有主治医生的能力。

有很强烈的医患信任基础,并不是换一家医院,换一个医生就可以的。郭树忠教授声名显赫,是治疗小儿畸形领域的医学权威,这样的权威医生,即便分流方案再细致,恐怕也很难让患者及其家属愿意接受别的医生。

对于这样的特殊病患,特批手术固然是一种特事特办的好方法,但是不是可以将工作做在前面?

对于医院的停业整顿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一些手术患者以及危重病人可以继续接受治疗,日常的门诊以及慢性病诊疗活动分流到其他医院呢?

西安卫健委关停医院时,理由是:医院未能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彻落实到医疗救治工作中,责任意识淡薄,未能履行救死扶伤职责,未落实首诊负责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等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

但是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当中的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之前,擅自执业的才会被处以停业的处罚。

限制直至关停医院,不管在哪里、在任何时候都是关系千万家庭、关系社会稳定的重大决策。即使此前有因为疫情原因暂停门诊,也多是在落实防疫管控后很快重开。

医疗机构不是街边随便的一家小餐馆、小卖部,这家停业了还有另外一家,医疗机构停业整顿实际关系了周边千千万万的患者利益,一刀切地全部关停还是值得商榷的。

至少也应该给一些特殊病患,以及急诊病人一点绿色通道,确保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无论如何,处罚医院也不能影响病人看病,要更好地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