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丧气。——爱迪生

对于现在的企业和应聘者来说,招人和找工作成为了棘手的难题。

明明我国人口超过十四亿,却还是有很多企业的很多岗位年年空缺,出现了用工荒,而明明有的企业年年确认,那些“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以及因为“中年危机”下岗的中年人还是比比皆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底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

如果将视线对焦在制造业领域,看看工厂里出现的“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工厂不愿意用年纪大的”情形,或许就能够对招工难的背后所暴露出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探索了。

一、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难题。

这个说法果真不错。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工厂毫无疑问是一块香饽饽,家里有一个人在工厂,全家人都能跟着沾光。

倘若谁家的孩子能够进入工厂工作,那更是件值得全家人庆幸的大好事。

可是谁能想到,当时间飞快过去,制造业不复当年的辉煌之后,竟然连招人都这么难了呢?

中国人口有十四亿之多,需要工作的人更是不在少数,工厂怎么就会出现招工难的问题?

这个疑问可是困扰了许多人。

当然,这“许多人”中不包括工厂的老板们,因为他们对这一问题心知肚明。

他们所说的“招工”,可不像原来那样来者不拒,他们需要的是头脑好、转得快,懂得新事物的“工”。

仔细想想,这样的“工”不就是年轻人嘛。

正是这些要求,让工厂彻底陷入了“招工难”的境地,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们,根本就不愿意进工厂!

有些工厂为了吸引年轻人来,特意宣称自己提高了工资标准。可是高能高到哪去呢?

国家统计局曾提供过有关制造业平均工资的数据,上面显示平均工资为四千八百元。

这样的工资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根本不值得去工厂走一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很多年轻人都是90后,在之前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之下,他们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尽万千宠爱,在父母亲戚的成倍关怀下长大,一丁点苦头都没吃过。

试问,这样长大的年轻人又怎么会进工厂里,用日复一日的体力劳动和加不完的班来换那四五千块钱呢。

而且,说是四五千,其实并没有这么多。

想要达到这样的工资标准,是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

这也就是说,每个月没完没了地加班,牺牲更多的时间,才能达到这一工资水平。

很多人知道了以后不禁感慨:“这还不如去送快递,虽然也很辛苦,但最起码赚得多啊。”

可是,这样说的话,很多快递小哥也会忍不住出声反驳了:“说谁挣得多,你来挣一个看看啊!”

有一个快递小哥就曾经给网友们算过一笔账,假设一单能够拿到五块钱,那么想要月入过万的话,每一天最起码要跑八十单。如果平均十分钟送一单,那么每天就要跑上十四个小时。

这十四个小时可不像是坐在办公室加班,而是实实在在地在外面风吹日晒,忍受春夏秋冬中出现的各种极端天气,吃各种想象不到的苦。

诚然,有的人会说,快递、外卖行业虽苦,但只要肯吃苦,就能拿到更高的回报。

不信你看工厂,同样都是在吃苦,工厂就找不到年轻人,而快递小哥、外卖小哥,放眼望去,可全都是年轻人。

有人认为,这样的比较就代表着年轻人不是不肯吃苦,只是因为工厂的工资低,让他们觉得这份苦不值得吃。

同样是吃苦的行业,年轻人们在面对快递、外卖这样高付出高回报的工作时,还是愿意去吃点苦头的。

这样想的人,只能说他们光看到了年轻人在选择工作时对金钱的追求,而没有看到他们其他层次的要求。

那些进入快递和外卖行业的年轻人,看中的可不是他们的工资,而是在有收入之余,他们可以拥有的较高的自由度。

毕竟,工厂都是流水线作业,每天工作八到十小时都是常态,而且这样的工作一做就是一整天,其中枯燥不难想象,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又怎么能忍受呢?

反观快递员和外卖员就不一样了,年轻人们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努力程度来决定自己每个月的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干就干,想不干就不干,还能在辖区之内来回跑,不用被粘在凳子上,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也不是所有年轻人都对自由高度向往的,有些年轻人在毕业之后就会选择去普通的企业当一个普通的文员,每天工作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处理一些琐事的工作,他们的工资也未必有工厂的高,甚至还有可能低个一两千块。

这就和当代年轻人的观念有关了。

首先,还是那句年轻人们多为独生子,家庭条件不会太差,不差这一两千块。

其次,他们已经过了当初“体力劳动”占主导的时代,更愿意付出脑力劳动来换取报酬。

即使赚得可能不如在工厂里那么多,他们也并不在乎。

总而言之,就是年轻人们刚步入社会,人生还有无限种可能性,像工厂这样,枯燥、累、工资水平又没有什么太大的竞争力的工作,并不会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所以即使每年毕业生千千万,工厂也始终招不到人。

二、工厂不愿意用年纪大的

当然,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招人,都是一个不断调整自己预期的过程。

既然找不到合适的年轻员工,那将条件放宽一些,将70后、80后纳进来就好了。

身为外行的人都能考虑到这一点,工厂又怎么可能没想过呢?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再用年纪大的,当然是有着自己的考量。

如果将工厂所说的“年纪大的人”定位在四十岁以上,那么就能总结出这些人普遍的特点。

首先,他们都上有老下有小,是家中的顶梁柱。

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不仅需要照顾老人孩子,照顾家里,还要格外注重自己的身体,要是身体出问题,那一家老小的天可就塌了。

可是,工厂的工作显然不符合这一点,其大多数时间都需要加班、上夜班、白班夜班来回倒。

这样的睡眠状况很多年轻人都扛不住,更别说这些中年人了。

中年人们为了多赚钱,愿意留在工厂,但工厂可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所以,他们宁愿顶着招不到人的风险,也不想再让中年人进来了。

此外,除了身体状况这方面的原因外,中年人在工厂眼里还有很多其他的短板。

例如说,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与年轻人相比差很多,无论是脑子还是体力,他们的反应能力都不如年轻人。

或许有人会反驳说,虽然中年人能力上比不过年轻人,但是他们经验丰富啊,经验难道不比那些能力更重要吗?

对工厂而言,经验确实重要,但是别忘了,经验也是靠时间累积起来的,而年轻人们吸取经验的时间比中年人快了数倍,那些他们在日积月累当中形成的经验,年轻人们或许几个月就能追赶上。

因此,工厂不愿意再用中年人,甚至于只要他们招到年轻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把有的岗位上的中年人换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很多有能力的年轻人一来就能进入管理层,而倘若原本的管理层以中年人居多。

那么这样的新旧观念交锋,会产生许多诸如沟通不便、意见不合等问题,给工厂的整体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招工难

工厂不愿意用年纪大的人,而年轻人又不愿意进入工厂,这让工厂陷入了一个十分困难的境地,那就是招工难。

有的工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惜大幅度提升工资,来吸引年轻人。

效果在短时间内是好的,确实有几个年轻人愿意来,但是他们一看到工厂里的环境,再一接触自己平日里的工作内容,没待两天就把老板给“炒”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苦心想要留住人的老板显得异常“卑微”,有老板表示,为了让员工们感受到温暖,他三天两头在工作群里发祝福、逢年过节发红包,对每个员工都笑脸相迎,就怕哪天一不留神,就有员工撂挑子不干。

这样做虽然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效果也不大。

因为工厂最终的目的是赚钱,如果一味留人而不考虑利润,那留下这些员工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的年轻人确实肯吃苦,能够留下来多呆一段时间,但是他们之前根本就没干过这种体力活,效率大幅下降。

假设一个人原本一天能生产一千件,到他这里被打了个对折,只能生产五百件。

老板花高薪挖来个年轻人不说,还要承担这个人所带来的隐形损失,里外里都吃了亏,又有多少利润可赚呢?

所以说,工厂如果想解决这种困境,不能一味地继续这种模式,而是必须提升自己在招聘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自身的升级来招揽到满意的人才。

例如说,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自动化的水平,用机器工作,用人来引导机器。

这样的话无论招来的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只要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懂得如何操作机器,那么工厂的正常运行就能得到维持,根本不用再担心年轻人和中年人带来的差异了。

当然,工厂的转型升级不是说成功就能成功的,所以在此之前,工厂还可以通过提升待遇、增加福利的角度出发来提升竞争力。

注意!这里的“提升”和之前所说的“四五千块工资”可是不一样的,而是实打实的好处和福利。

工作在一线的员工们,每月工资最起码要在五千元以上,并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实现月薪一万不是梦。

此外,工厂还有规范完整的升职体系,能够让年轻的员工们产生斗志,愿意在这里拼搏。甚至于有的企业还能做到,给干满几年的员工解决子女教育甚至是住房等问题。

如果工厂能够做到这样,那么想必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未尝不是一份好的工作了。

总而言之,既然工厂对于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愿意用年纪大的人,那么他们就要面对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这种情况,想办法解决招工难的问题。

毕竟,还有很多行业,比如保姆、月嫂等许多领域,也在绞尽脑汁地吸引年轻劳动力的加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