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随着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的国际地位再次得到了显著提高。看得到的是蘑菇云,是氢弹几乎和太阳一样耀眼的光芒,而在看不到的角落里,是成百上千个中国科研人员的默默奉献。

要说对氢弹的研制工程贡献最大的,于敏先生绝对是第一人,为了研究氢弹,他隐姓埋名28年,甚至三次面临生命危险,这是怎么一回事?在这28年间,他身上还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往事呢?点个关注,马上开讲!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天津的一户普通人家,他的父亲是一名小职员,母亲则是一个普通妇女。于敏的整个小学和中学时代,都是在天津度过的,直到1944年才离开家乡,去往北京大学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年代,由于日寇的暴行,全中国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于敏的家乡天津,更是沦陷区之一,他的整个青少年时代,几乎都是在日寇的阴影下度过的。亡国奴般的屈辱生活并没有让于敏变得懦弱,而是让他深深地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因此他从小就坚定了投身科学,以科学的方式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决心。

由于时局动荡,于敏养成了内向的性格,虽有宏图之志,却一直认为自己比较适合从事小科学研究,不适合从事大科学研究,至于从事氢弹这种程度的工程研究工作,于敏更是从未想过。自二战以来,全世界都深刻意识到了核武器的威力,自美国之后,苏联和英国也相继造出了原子弹,面对来自其他国家的“核威胁”,毛主席说:

“中国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辱,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在毛主席看来,核武器不是决定战争的因素,但不得不承认,想要真正在国际上取得话语权,核武器是必不可少的,于是,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提上了日程。在一开始,苏联还派了专家帮助中国制造核武器,而到了1960年,苏联撤走了所有专家,并带走了所有图纸和资料,两弹一星工程的进展瞬间停滞不前,这个时候,钱三强找到了于敏,希望他能参与到氢弹的研究中来。

时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苏联又撤走了专家,中国同时面临了天灾和人祸,在这样的情况下,于敏临危受命,深知这件事的重要性,他说: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之中,我也就可以得到安慰了。”

就是这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让于敏几乎没有犹豫,就接受了这项沉重的使命,投身到了氢弹的制造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弹一星工程对新中国的意义非常重大,这项工程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最关键的是,这是一个完全保密的工程,参与研究的人员必须隐姓埋名,长年生活在研究院内。而1960年的时候,于敏已经是一位非常权威的物理学专家了,但他为了国家的利益,毅然放弃了原本光明的学术前途,于1961年,开始了“查无此人”的生活。

1946年,于敏从北京大学的工学院转向了理学院,三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后开始一边做助教,一边考研。两年后,于敏考研成功,就被调入了中科院工作,也就是说,于敏从未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这就导致他得从0开始学习。

苏联撤走专家的时候,还带走了所有的设备,导致研究所内只剩下了一台104电子管电子计算机。当时,原子弹和氢弹两个研究小组都在紧锣密鼓地研究中,一台计算机完全不够用,并且,为了保证原子弹的研究,氢弹研究组每个礼拜只能用十几个小时的计算机,大部分的数据都是科研人员们拿着算盘一下一下打出来的。

于敏带着手下的队员,人手一把计算尺,没日没夜地测量和计算,研究了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状态下的许多物理现象,包括各种能量的相互转换、热核材料的燃烧规律、各类波的产生和相互作用等。四年间,于敏带领团队交出了69篇报告,对氢弹的原理有了一定认识,对制造氢弹的方案,也有了一些头绪。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在欣喜的同时,中央立即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氢弹上。1965年,中央将原子能所的30多个研究人员调到了研究院,同时,任命邓稼先为理论部主任,于敏为副主任。

虽然有了计算机,但数量依旧远远不够,于敏几乎每天都加班加点,到了9月,于敏带着几名组员来到上海计算机研究所,初步算出了一批模型,可惜的是,这批模型重量过大,而威力却不够,没有达到预计的要求。

初次建模失败,于敏来不及失望,立即总结经验,反复尝试建模,终于,到了10月下旬,于敏基本完成了从理论到构型的基本设想,在许多关键性问题上都取得了明显突破。研究小组根据于敏的报告,再次计算了两个模型,这一次的试验非常成功,众人都高兴坏了。

研究终于有所突破了,研究人员趁热打铁,经过反复对比和讨论,终于利用原子弹的破坏因素,创造出了热核材料燃烧的条件。而这个时候,距离他们刚到上海,已经过去了一百天了。回忆起这段经历,于敏仍旧非常兴奋,他说:

“这是充满激情和艰辛的一段岁月,也是每一位参加这段工作的科研人员难以忘怀的岁月!”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间还需进行一段非常艰难的探索过程,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八年,英国用了4年,而中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速度之快让全世界为之侧目。

1967年6月17日,一名飞行员在罗布泊上空,投下了中国第一枚氢弹。氢弹在距离地面2900多米的高度时成功爆炸,强烈的光辐射将方圆400米内的钢板全部熔化,巨大的威力将距离爆心3公里处,重达54吨的火车吹出了18米。中国仅用两年零八个月,就突破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的重重阻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1年,于敏开始参与氢弹的研制工程,由于任务的保密性,他连妻子都没有告诉,并且他的文章也未能公开发表,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要说研究氢弹中遇到的艰辛,隐姓埋名只是其中之一,巨大的工作强度才是最要命的。

氢弹试爆成功后,于敏并没有功成身退,而是开始准备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试验,他不断往返于北京和大西南地区。早在氢弹的研究时期,于敏就经常废寝忘食地工作,由于这样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他患上了胃病。

1969年,在强大的精神压力和过度劳累下,于敏的胃病再次恶化,连走路都非常困难了,但他还是强打着精神,来到了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实验的现场。

同伴将身体虚弱的于敏扶到小山岗上,谁知就这几步路,他已经脸色惨白,气喘吁吁,支撑不住躺在了地上,同伴只能慢慢地给他喂水,才让他从休克中苏醒了过来,而这只是于敏遭遇的第一次生命危险。

1971年10月的一个晚上,于敏突觉胸闷气短,拖着最后一点力气喊醒妻子,随后便再次陷入了休克。妻子立即将他送往医院,经过抢救方才转危为安。这场危机让人不禁感到后怕,还好妻子在他身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于敏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他却依然不断奔波,1973年,于敏乘坐列车回北京,谁知在车上发生了便血现象。回到北京后,于敏再次被送往医院,就在输液的时候,他又一次陷入了休克。

由于身体原因,于敏不得不渐渐退出了研究领域,但他从未停止过对国家科研事业的关注。1999年9月18日,中央军委开展了科技专家大会,旨在表彰为“两弹一星工程”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于敏被第一个授予奖章,并作为代表发表了讲话。

2019年1月16日,于敏于北京逝世,享年93岁。虽然于敏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为中国作出的贡献,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仍然值得被每一个中国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