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的陈旻是一位设计师,他设计了一把用竹子做的“杭州凳”,由此征服了全世界,引起了各国人民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关注。

世界级的杂志称他为“最懂得手工艺的设计师”,他的作品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和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收藏展览。

本期的子牙童趣恰同学少年就带你们认识这样一位天才设计师,陈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旻出生在1980年,是个典型的八零后。他外公的爸爸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中医,写得一手好书法,只要是他开的方子,都会被人收藏起来,因为上面写的字实在是太好看了。

受到父亲的影响,陈旻的外公在书画方面的造诣也非常深,是一位著名的版画家。版画可能是绘画中最接近设计的一种了,因为要在各种板材上作画,石板、木板、铜板,不同的材质,特点也不一样。

外公还学习了西方艺术,他把那些和中国画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而陈旻的两个舅舅,一个是建筑师,一个是工业设计师,陈旻从小就受到了外公和两位舅舅的影响,非常喜欢这些。

高考结束之后,因为物理成绩不是很理想,陈旻没有信心去报考建筑专业。但在两个舅舅的建议下,他选择了工业设计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运用的范围非常的广,几乎涵盖了生活里的方方面面,可以发挥的空间比学建筑更大。陈旻没有选错,他也从此找到了他人生的方向。

然而,真正改变陈旻的,却是他在大学时。当时学校里请来了两位德国教授来给他们讲课,陈旻被请过去,给他们的讲座当翻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一次简单的翻译工作,让他的人生轨迹产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讲座中,一位教授随手拿了一支马克笔问陈旻,你觉得这支笔设计得怎么样?

当时还有些懵懂的陈旻对塑料这种材质完全不了解,更不知道应该从何讲起,只能从他手握的感觉,还有在家看舅舅们画图时的状态来谈,随心所欲地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没有想到,就是这一次简短的谈话,竟然让提问的德国教授觉得陈旻非常有设计天赋,回国之后,便联系到他,希望他不要浪费天赋,可以去德国学设计。

2001年的时候,陈旻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准备去往德国。当时,有很多因私出国的留学生,但是却没有什么人去国外学设计。

当时去办签证的时候,陈旻的心里十分的忐忑,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并没有想到一定会通过。可没有想到,仅仅凭借着这一封来自德国的推荐信,他顺利地拿到了签证。

手里捧着签证的陈旻这才意识到,这一切都是真的,他马上就要去德国实现他的梦想了。

在去德国学习了两年之后,他又去了荷兰的埃因霍芬学院,那是荷兰设计业的最高学府,而陈旻则是第一个入学埃因霍芬的中国学生。

在荷兰,他学到了很多不同的设计理念,那是他在中国没接触过的。比如,陈旻发现自己的室友会在周末的时候,利用假期时间把自己的电动车全部拆开,上千个零件都摆在地上,拍好相片,再组装回去。

陈旻当时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他们一个学平面设计的学生为什么要做机修工才做的事情?在中国,可能很多学汽车设计专业的人都做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知道了自己与同学的差距之后,陈旻开始拼命努力 ,每一个项目都亲力亲为。他知道,只有了解到工艺流程,才能够明白应该创新的点在哪里。

陈旻在荷兰呆了三年半的时间,这段时间让他的基本功打得十分扎实。后来,他又跑去米兰读了研究生。

读完研之后的他,又去做了一年左右时间的老师。回国的时候,他已经三十岁了。

早在2008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旻去一家家具公司实习。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在一个乡下别墅里,和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设计师一起,用纸张来做各种设计。

一会是柜子,一会又是沙发。当时,陈旻选择做一把凳子。可如何才能够增加凳子的舒适性呢?他完全没有头绪。直到他回国之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竹子。

那是在浙江临安的一个竹子加工厂里,那里面加工的所有东西都是用竹子做的。在中国文化中,竹子所占据的分量实在是太大了,它几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大到一张床,小到厨房里的一双筷子,都能用竹子做得实用又精美。

在加工厂里,竹子会被加工成薄片,最薄的甚至只有一毫米,而且纤维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却非常的有韧性,弹性十足,而且不易折断。

陈旻立即就想到了当时自己在意大利时设计的凳子,他决定用竹皮来试试看。他自己动手,细心地将一张张竹皮的两端都粘合起来。在做的过程中,他就已经想好了名字。

因为德国著名的乌尔姆凳子就是在乌尔姆这座城市被设计出来的,那他的这把凳子是在杭州做出来的,不如就把他的这把凳子就取名为“杭州凳”。

当时杭州凳一共制作了三把,这么多年来,不断地有收藏家想要高价收购,但是都被陈旻拒绝了,直到篷皮杜艺术中心的负责人来征询,这才给了他们一把。

因为蓬皮杜对陈旻的意义不一样,他每一次去往巴黎,都要去蓬皮杜艺术馆。它对全世界的设计师来说,都是个重要的膜拜之地。陈旻觉得自己的作品可以在那里展览收藏,是他莫大的荣幸。

另外两张杭州凳,一张在陈旻的工作室,还有一张目前在法国里尔展出。2018年,“杭州凳”入围了罗意威基金会手工大奖。

陈旻觉得有些意外,因为其它入围者都是在业内鼎鼎有名的大腕,让他实在是有些受宠若惊。

他的老师也对他说,如果以后他还要做杭州凳的话,不论价格多少,他也要收一张来珍藏。对陈旻来说,这一句话就已经是最好的褒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旻一直很想在自己的设计里弘扬中国文化,他想要形成有特色的设计语言。杭州凳只是他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尝试,而他现在正在努力想要尝试把汉字融入家具里。

中国的文字本来就是象形文字,有着很深刻的涵义,他很想把这些蕴涵着中国人智慧的东西融入进自己的作品里。

陈旻先后设计出了“MU衣架”、“GONG茶几”、“东”等作品。期中“东”是他根据甲骨文设计的一个中间可以装东西的家具,很有他的个人特色。

走进陈旻的工作室,放眼所及都是他自己设计的东西,古色古香又充满了设计的独特魅力。他每天早上九点就会来到工作室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始一天的工作。

在这里,他最想要做的就是艺术的融合与创造。

他相信未来需要的是集工艺、设计、艺术为一体的全面融合性的作品。如何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便捷是他们设计师的责任,也是他每天都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那么你们看完陈旻的故事,觉得有什么想要对他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点赞留言。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作品的动力。

END

二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