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刚刚敲响钟声,一月份还没过半,

就已经有八位名人悄然离世,年纪最小的才3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赵赫享年60岁

1月10日,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赵赫去世,

众多央视主持人自发前往八宝山悼念,其中包括已经退休的敬一丹。

两人差不多同时期进入央视,赵赫今年刚刚六十岁,

他在去年六月才从央视办理退休,

原本应该颐享天年,或者开启另一番事业,

没想到竟然被癌症夺走了生命。

赵赫生前是央视经济频道的主持人,

同时他也担任着策划和编辑的工作,

他后来还成为了经典节目《经济半小时》的制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赵赫连续多年主持315晚会,

曝光了许多不良商家,将消费者权益拿到明面上来讨论。

正是在315晚会的带动下,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得到普及,

许多商家为了追求利益坑害消费者的行为也得到了严惩。

赵赫的主持风格沉稳冷静,言语真诚,对于经济问题洞察力极强,

作为主持人曾经拿下过金话筒最高奖项,

作为制片人他主导的系列专题节目《世纪的呼唤》《秋天的故事》,

以犀利的视角、真诚的讲述获得观众认可,还获得了一等奖。

赵赫也是同行主持人的榜样,张泽群在微博上怀念这位老师,

称赞他是一个业务扎实,但为人非常低调谦虚的人,

给予后辈很多指导和建议。

赵赫年仅六十岁就过世,央视特意发布讣文,

这位优秀的主持人虽然走得有点着急,

但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节目,也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

02金采风享年92岁

同样在1月10日离世的还有越剧大师金采风,

在越剧流派中,她自创金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风格,

在舞台上塑造了无数经典的戏剧形象。

金采风出生于1930年的上海滩,

16岁就考进了剧团训练班,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她最初成名是因为唱电台,很多听众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岁的时候,在一场重要的演出中,由于主角突然生病,

唱功扎实的金采风被临时推上去顶替主角,

从此唱出了名声,成为了上海滩的新角儿。

新中国成立后,金采风加入了华东戏曲研究院,

依旧是团里重点培养对象,也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

除了在国内慰问演出外,还跟随歌舞团经常赴国外表演。

金采风的足迹踏遍了五大洲,到处宣传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而且最早的很多电影都是由戏曲演员表演的,

金采风也曾经在黑白电影时代演出过众多经典文学作品,

其中最知名的便是越剧版的《红楼梦》,

她饰演泼辣的二奶奶王熙凤。

金采风唱了一辈子戏,09年79岁高龄的她还举办了专场演出,

那时的她虽然面容渐老,但嗓音依旧清亮,

精神非常矍铄,老艺术家的敬业精神让观众赞叹不已。

如今金采风老师在92岁高龄仙逝,感谢她留下的艺术作品。

03鲍勃·萨盖特享年65岁

1月9日,美国著名脱口秀演员鲍勃萨盖特因为巡演来到奥兰多,

并入住了当地的酒店,当晚保安发现他在房间内身亡,

警方已经介入调查,但死因尚不明确。

国内的网友对于鲍勃·萨盖特这个名字或许不太熟悉,

八零后应该听过美国一档综艺节目《家庭滑稽录像》,

鲍勃·萨盖特正是这档节目的主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档节目的片段大部分来自于观众投稿,

就好像如今搞笑博主的集合,至今网上还流传着许多片段,

那时的鲍勃萨盖特算得上是小鲜肉,

五官立体,笑起来非常迷人,他一连主持了七年。

近几年国内的脱口秀节目迎来了热潮,

脱口秀演员频频因为段子登上热搜,

‘每个人都能说五分钟的脱口秀’更是成为经典slogan,

但国内的脱口秀发展较晚,这股浪潮正是从美国传来的,

鲍勃·萨盖特也是非常知名的脱口秀大神。

除了脱口秀外,鲍勃萨盖特还出演了众多喜剧影视剧,

他将《欢乐满屋》做成了经典IP,2016年再次进行了翻拍。

鲍勃·萨盖特和很多欧美男星一样老得快,

没有维持年轻时帅气的形象,身材开始发福,

头发也出现了谢顶的迹象,而且还戴上了眼镜。

可能早年鲍勃·萨盖特走红靠颜值,

后来的长红靠的就是脱口秀的硬实力。

04彼得·博格达诺维奇享年82岁

1月6日,美国著名导演彼得·博格达诺维奇在家中去世,

他的作品经常入围国际电影节,曾经多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

他在红毯上经常穿着优雅的西装,戴着一条蝴蝶结领巾,

颇有雅痞的味道,也是典型的美国导演风格。

彼得·博格达诺维奇是一个从小就确定了电影梦的人,

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为一名小演员,经常在影视剧中跑龙套,

二十岁的时候就来到了著名的百老汇导演戏剧。

1972年,彼得·博格达诺维奇执导了经典影片《最后一场电影》,

并且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两项提名,

年仅33岁的他从此在好莱坞成名。

那一年他还拍摄了另一部经典电影《目标》,

惊悚的风格,大胆的拍摄手法已经体现了他在导演方面的天分。

之后彼得·博格达诺维奇一直活跃在好莱坞,

从黑白电影时代拍到了彩色电影时代,

导演了无数经典影片。

1973年的《纸月亮》还贡献了年龄最小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彼得·博格达诺维奇的高光时刻也都在七十年代,

之后他的作品虽然很多,却很少受到奖项的青睐,

反倒是他的私生活混乱频频和女星传出绯闻,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05张继青 83岁

1月6日,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继青去世,

她是江苏昆剧院名誉院长,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她的离世是昆曲艺术的一大损失。

1939年,张继青出生在上海,正是兵荒马乱的年代,

她从小就嗓音嘹亮,小时候跟着祖父跑码头卖艺,

学了一些戏曲皮毛混口饭吃。

14岁的时候,张继青去投奔自己在苏剧团工作的姑妈,

一边在剧团打杂一边跑场当小演员。

那时的剧团博采众长,聚集着昆曲界众多大师,

张继青虚心好学常常向前辈们请教,

她天资过人,嗓音条件好,再加上用功刻苦,

虽然从来没有正式拜师学艺,却在各位大师的调教下成了角儿。

18岁时,张继青第一次作为主角登台,

搭档的是昆剧大师俞振飞,正是这次演出让张继青广受赞誉,

得到了同行众多前辈的认可。

而张继青真正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唱出自己的风格是在改革开放后,

她将昆曲传统作品《牡丹亭-惊梦》等重新演绎,

保留了昆曲中经典的味道,还融入了自己的味道,

也让自己的唱法成为了昆曲的经典之一。

此外张继青还为昆曲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

她多次将昆曲带向世界舞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她还教出了众多优秀弟子,

如今许多活跃在昆剧舞台上的名家都曾受过她的指点。

张继青算得上新中国培养出来的昆曲艺术家,

见证了昆曲的传承并注入了新血脉,但愿后继的艺术家们继续发扬光大。

06朱子聪享年70岁

1月1日,香港著名配音演员朱子聪去世,

作为香港电影的幕后英雄,这个名字出现在众多经典影片中。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香港电影井喷的时代,

剧组遍地开工,演员的行程排到24小时连轴转,

根本没有时间完成后期配音,只能由配音演员来补录。

朱子聪原本是TVB的配音演员,因为不断有外部电影找到他,

于是便辞职成为自由身,从而也在配制不同电影的过程中,

将自己的配音技巧练到了极致,在行业内非常出名。

当年李连杰在《黄飞鸿》系列中的配音演员就是指定朱子聪来完成的,

那时香港电影功夫片居多,朱子聪开始研究功夫演员的说话气口,

他配音的影片能做到严丝合缝。

最初朱子聪给李小龙配音,后来成为李连杰的御用配音,

之后陆续给成龙、元彪、刘德华等明星配音。

只可惜香港电影从2000年之后不断走下坡路,

不复曾经的辉煌,朱子聪的配音工作也一度从电影转到电视剧,

还曾经参与过收视率很高的《败犬女王》《痞子英雄》。

朱子聪一生配音了几百部影视作品,

用声音演绎了上千个角色,只是往往鲜花和掌声都给了荧幕上的演员,

这位专业的幕后英雄却鲜为人知。

07金美秀 31岁

1月4日,年仅31岁的韩国演员金美秀去世,

她出演的电视剧《雪滴花》正在热播,

因为剧情在韩国本土引发了巨大争议,

一面收获了超高收视率,一面遭到网友讨伐,

这部剧因为超人气偶像组合的出演也从韩国火到中国。

金美秀在剧中以短发造型亮相,是女主的朋友,

虽然戏份不多但角色非常讨喜,也收获了很多关注。

原本这是金美秀的事业高峰,她却突然去世,

而且死因并没有被公布,显得非常离奇。

金美秀近两年作品很多,仅仅去年就有四部剧上映,

除了这部《雪滴花》还有惊悚剧《地狱公使》,

以及政治搞笑剧《出师表》以及《你好妈妈,再见》。

而且金美秀去世时还在参与电视剧《第六感之吻》的拍摄,

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粉丝群,长相偏中性很有辨识度,

在女演员中资源和条件都还算不错。

金美秀的突然离世让粉丝和剧组都非常震惊,

更加惊讶的还是不管是警方还是家属都没有交代她的死因,

只是匆匆举行了葬礼,没有公开更多信息。

在韩国娱乐圈的压榨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女演员的处境更是堪忧,自杀的女星不在少数,

甚至有很多当红女星选择自杀。

她们自杀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残酷的行业内幕,

比如当年引发巨大争议的张紫妍,虽然留下了血淋淋的遗书,

也闹上了法庭公开审理,但依旧改变不了娱乐圈的现状,

或许金美秀又是一个娱乐圈的牺牲品。

08赵葆华 77岁

1月2日,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赵葆华去世,

他从七十年代就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是知名的编剧、作家。

2005年上映的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

15年的《因为谷桂花》以及17年的《你若安好》都是他编剧的作品。

赵葆华创作孜孜不倦,发表了多本自己的文集和诗集,

创作风格多样,涵盖各种题材,

他的作品也曾多次获得华表、飞天等奖项的提名。

赵葆华同时还是《中国电影报》的创刊人,

后来又担任了杂志《电影通讯》的主编,

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杂志改名为《电影》。

可以说赵葆华见证了国内电影的发展,从那个黑白电影时代,

一直到如今成为世界第一电影市场,每年为影坛贡献百亿票房。

赵葆华还曾经多次担任华鼎奖、华表奖、金鸡奖的评委,

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华鼎奖发文沉重哀悼,

并补发了一个终身荣誉称号来表彰他对这个行业的特殊贡献。

近两年演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高收入和演技频频引发争议,

由此也让一批影评人走红,观众对电影的要求越来越高。

去年演技比拼的综艺已经变成了导演比拼,

对于电影的关注从演员转移到更多的维度,

导演、编剧都值得被发掘。

这是电影市场可喜的变化,这背后也离不开赵葆华这样老一辈电影人的努力,

希望越来越多的幕后电影人被看到。

文|Nancy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