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印第14轮军长级会谈的日子,为了和平解决边境争端,中方已经拿出了诚意,中印关系未来会是什么走向,决定权在印度手里。这次会谈是印度主动提议的,在会谈前,印度还主动“对华示好”,据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正在考虑放松对中资入场审查,吸引中企来印投资。

从爆料来看,“实益拥有权”低于10%的外企可以免于审查。由于疫情防控工作基本崩溃,印度经济急需新的增长动力,而中国有数百家公司在印度开展业务,来自中国的投资对印度来说非常重要,放宽对中国资本的限制,有可能是为了提升印度经济的发展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现在不能对印度放松警惕,因为莫迪政府曾经多次对中企卸磨杀驴。由于在边境冲突没有占到便宜,印度在与中国的竞争中不得不采取一些极端或者不入流的手段。前段时间小米公司因为所谓的偷税问题,被印度政府罚款5.58亿人民币,就被认为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算计。

莫迪政府上任之初,经过中印两国领导人的互访,印度一度对来自中国的投资表示了欢迎态度。短短几年时间,大量的中国公司进入印度市场,仅仅是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品牌就占据了46%的市场份额。但随后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边境纠纷激化,并且最终引发冲突,印度政府开始把黑手伸向中国企业。

2021年年初,印度政府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借口,宣布禁用43款有中国背景APP;而在12月份,印度政府又以所谓的假账、逃税为借口,对中国智能手机生产商进行突击搜查。所以不排除印度政府故伎重施,给中企故意下套。

从过去发生的事情可以看出,印度政府似乎在执行一个针对中国公司的长期计划,那就是先做出一些姿态,欢迎中国企业进入,待中国企业加大投资之后,便找借口对中国企业进行突然袭击,逼迫他们缴纳各种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是其他国家,中国公司或许不会有这样的疑虑,但这是一个营商环境极差、法律意识淡薄的国家,各种奇葩丑闻一大堆,因此印度政府如果真有这样的心思,也不足为奇。中印关系在这几年经历了很多波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印度在面对中国时那不切实际的追求与幻想。

军事、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印度全面落于下风,疫情防控工作更是天壤之别,在这种情况下,与中国硬碰硬是极不明智的。然而印度政府太想与中国一较高低,他们又需要对外转移矛盾了,因此才会硬着头皮与中国对抗。

然而不管怎么样,印度都不可能脱离中国而存在。2020年,在中印边境冲突、新冠疫情爆发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干扰下,中印双边贸易额仍然达到了777亿美元,中国也从此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这样的经济合作关系,不是几个印度政客叫嚣几句“与中国脱钩”就能改变的。

事实上,如果印度政客们脑子清醒的话,中印之间是可以成为优质合作伙伴的。中国对喜马拉雅山另一侧的印度毫无野心,也不会刻意去干扰印度在南亚建立霸权;印度经济发展急需技术输入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都是中国的拿手好戏。除了边界争端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之外,印度与中国并没有什么一定成为敌人的理由。

在1962年中印冲突之前,印度与中国同为第三世界的领袖,但尼赫鲁的激进政策导致中印关系变冷,随后在军事上的失败更是给印度留下了解不开的心结。如果与中国合作,印度将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如果持续与中国对抗,甚至玩这种对中国企业“打土豪”的下流手段,那么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