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很多人都听过一个故事吧,就是说某人在20多年前卖掉了北京的房子移民美国,奋斗了20年后发现倒买不回来了。这种事儿还真不是段子,我遇到好几个了。今天又结识了一位,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北京人,年近五十,美国名Andy,怎么听都觉得跟托尼老师是一伙儿的,还是叫老安吧。他在20多年前去的美国,花了不少钱。倒没卖房。不是说不想卖,主要是那会儿的公房不让卖,办不了手续。

老安说当时为去美国费了大劲了,因为非官方渠道基本都在南方,他颇费周折的才搭上了关系。开价8万美元,首付2万多,20万人民币,剩下的到了美国再分期付款。老安在美国受了不少罪,熬到今天也还算混的不错,该有的基本都有了,普通中产。

但他一直算不明白,当年他出国时北四环的房价都5000左右,20万首付买个三居没问题,现在价值至少千万以上吧。可他在美国这些年,攒下的家当也差不多这个数,这到底是算赚了还是赔了呢?

一、

这事儿也说不清,现在是站在过来人的角度上看当年,可当时谁知道中国发展这么好,北京的房价涨的这么猛呢?那个年代北京的平均工资也就是1000多块钱,到了美国哪怕是打黑工也是1000多美元,而且当时的汇率高,那就至少相差7/8倍,所以也不能说当时的选择是错误的。

但老安还是有些别扭,主要是刚到美国那几年受罪太多。想的是到了美国就能赚大钱,结果到那儿才发现,天下乌鸦不是一般黑,是一只更比一只黑。没有身份的黑工,只能受老板压榨。而且也没什么“北京人在纽约”,都是福建广东人居多,北方人不仅少还不抱团儿,很受欺负。

老安在美国算是混的不错的了,疫情前每年能收入10万美元左右,妥妥的中产。但换算成人民币也就是60万,放在现在的北京也不算太高的收入了。而且主要是消费力不一样,60万在北京能生活的相当好,在纽约也就那么回事儿,人工费太高了。而且这两年疫情闹的经济不行,留学生也减少,老安赚钱越来越难。

我问老安在美国这些年的感想是什么?他说最大的感想就是中国人不了解美国,尤其是抱着幻想到美国的年轻人,如果没有家族财力和个人的超强能力,基本上都梦碎美国。但这些话不能对留学生说,还指着他们赚钱呢。

老安很精明,绝不多说,只问我家孩子留学不?不去,犯不上去受罪。我爸说我爷爷当年倒想去留学来着,但学习太差,一所大学都没考上,也就算了。我毕业前也想留学来着,但家里既没那么多钱,又办不下手续,干脆也算了。现在除非是藤校,否则其他文凭也就那么回事儿,更无所谓让孩子去不去了。

从老安的聊天中也能听出来,这些年不仅赴美留学的少了,而且留在美国的也少多了。没别的原因,中国的发展更快机会更多,美国的吸引力减弱了。

二、

中国的留学潮是从80年代开始的,90年代达到高潮。那会儿甚至有句话是,不是出了国,就是在出国的路上。这就相当于小城市的年轻人来北京吧,意思差不多,都是向往更好的生活。

是邓公当年提出的派赴美留学生。当时很多人反对,怕出去了就不回来,毕竟当时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太大。但邓公力排众议,说:不要怕跑,只有一部分的人回来就行,中国会逐渐赶上去。伟人就是伟人,准确的预测了中国的发展趋势。

70年代末的美国总统是吉米卡特,据说他半夜被从中国打来的电话吵醒,正在和邓公谈判的人打来的。卡特总统还以为出什么大事儿了呢,结果对方说,邓公提出派中国人来美国留学行不行?卡特喜出望外,说当然行。但对方又说,但是人家要派5000人!卡特更高兴了,立刻让转告邓公,可以派十万人来,美国全部接纳。

这是美国一直坚持的策略,从中国晚清就开始的国策,说白了就是文化输出,用软实力来影响中国。都知道清华是用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建的吧?但这并不是美国人有多好心,更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没有什么真正的友谊。

之所以帮中国培养人才,就是为了美国自己好。人家的算盘打的很精,也很长远。能考入清华并交得起学费的,基本都是中产以上家庭的子弟。既然在美国出资的学校里上学,传授的也是有利于美国的知识,那毕业之后能说美国的坏话吗?这些毕业生必定也是中国的精英,影响力远超普通民众。这等于是拿着中国人的钱培育自己的亲美势力,何乐而不为呢。

包括赴美留学的也一样,第一个留学生是容闳,从香港被教会学校的校长带到美国的,毕业于耶鲁。之后就成了中国美系第一人,还成了大买办,帮美国挣了很多的钱。而且容闳还组织了赴美幼童留学班,最著名的学生就是詹天佑。其他的还有民国北洋总理唐绍仪,清华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天大(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都是亲美派领袖。直接间接的为美国在华利益帮了忙。

还有一个留学幼童叫温炳忠,也是大买办。他的小姨子嫁给了宋查理,生下了影响中国命运的宋氏三姐妹,还有宋子文三兄弟,成就了民国第一家族。宋氏家族在当时就代表了美英势力,蒋介石娶了宋美龄,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他被美国所认可,中美联姻(蒋中正+宋美龄)。

所以,当邓公提出派留学生的时候,美国总统才会如此高兴,如此的痛快。这说明美国势力将又一次影响中国,而且必定在中国精英阶层中培育出一大批亲美人士。

三、

当然,美国也不光是为了培养亲美人士,吸收全世界的精英来为美国所用也是主要目的。无论任何一个时代,人才的争夺永远存在于国家之间。二战之前美国就招纳了大量的犹太裔精英,典型的如爱因斯坦、费米(妻子是犹太人)、奥本海默,泰勒,还有冯卡门,听这名字就是德国人,老冯家的。二战之后更是拼命抢夺德国科学家,甚至总统特批了绝密的“回形针计划”,从德国运走了数百位顶级科研人员。

那邓公当时知不知道美国的这点儿小心思?当然知道,都是政治家,心里明镜似的。但当时的中国没办法,要想快速赶上先发国家就必须学习先进科技,那就只能派大量的留学生。可全世界当时能接受这么多学生的只有美国,其他国家容纳不了。而且美国代表了科技的前沿,要学习追赶当然要找最先进的了。

当时美国为了接收中国留学生确实做了不少准备,不仅是教学和生活方面,连这些人留在美国的去处都想好了。但是很遗憾,第一期没一个留下的,全部学成回国。面对着中国之间经济的如此落差,留学生竟然全部归来,这连美国也没想到,绝对是奇迹。

这也没什么好解释的,只能是说当时公派出国的人才都是经过挑选和教育的,是真的愿意学成之后报效祖国。而且毕竟是公派,费用上也做了约定,不按时回国是要追究补偿的。

但是,之后的公派生就有滞留美国不回的了,但是比例应该也不算高。因为中国在2008的时候曾经公布过一个数字,说是之前公派生的归国率是90%多,所以甭管怎么有留下的也不会太多。

这和很多人心目中的想法不一样。不对啊,应该是绝大多数没回来才对,否则美国哪儿来的那么多中国科研人才。而且在没回国的人当中,清华北大等顶级学府的还很多,甚至组成了各个校友会,这怎么解释?

好解释,上边说了,是“公派”的基本都回国了,留在美国的绝大多数都是“自费”的。既然是人家自己花钱,那就爱回不回吧,大国,得大方点儿。

但在那会儿,主要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前期,还是经常有各种消息传来,主要都是公费留学生留美不归。毕竟当时中国无论经济、科研还是生活环境,那比美国差的太远了。那段时期甭说是留学生了,连运动员、教授、科研人员、公务员、演员,只要是有出国机会的,几乎都有留在美国的可能。

所以在我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曾经几次教导:如果将来有机会去国外留学,不能被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所勾引,一定要回来报效祖国。但学生们对这些没概念,周边几乎没有能留学的亲友,也就搞不懂什么情况。

那会儿的公费生还是很少,自费生虽然名义上放开了,但审查的也比较严格。我同学就说他哥已经折腾好几年了,几次都快通过了,结果到最后也没走成。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常指责中国,说太封闭保守,阻碍了年轻人的学习通道。(记住这句话,后面会有反转)

从这点上说明什么?

说明在中国留学生这件事上,美国得到的利益会更大,所以他们才会这么积极主动。那既然他们占了便宜,就肯定是中国吃亏了,怎么办?

到了1993年,关键的转折点出现了,中国发布了十二字方针: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这代表着,中国完全放开了自费留学通道,审批环节的手续大幅减少。

之后没多久,各种留学机构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争先恐后的打广告拉客户。那会儿我已经毕业了,又犹豫过一阵儿是否出国。但我爸不支持,我自己又没钱,也搭着刚找的工作也挣的不算少,所以也就再一次算了。但听同学和学弟们说,当时几乎一半的大学生都想出去看看。

这一放开那出去的人就多了,太多了。而且自费生确实是归国比例真的曾经很低,非常的低。在公费生90%多归国率的同时,自费生归国率不过是15%,每7个人里头才有一个回来了。所以才会有为美国培养人才的说法,在那个阶段确实是事实。

四、

写到这儿才反应过来,本来是想说移民和房子的,但说着说着都是留学生了。那就顺着写吧。

在9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一段时间,20年左右,从自费生留在美国这点上来说,美国的战略目标达到了。那中国怎么应对?根本就没在乎,之后还几次发布了教育发展计划,都再次重申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但来去自由”的十二字方针。也就是随你的便,学成归来欢迎,不回来也不谴责。

这既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风度,也有其中的远期愿景。中国是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同化能力世界第一,但被同化是非常难的。无论是否留在海外,无论多少代人,绝大多数都有着一个中国心,这就是中国的文化,是融入血液基因的信仰。

留学生们留在美国,只要他们知道自己曾经是中国人就行了,只要他们的后代知道自己是华裔也就够了。留在美国的中国人和华裔越多,势力同样也就越大。虽然这么多年还是一直受到歧视,但这影响力也一直在逐步加强。

而且,就在自费留学生大量留在美国的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受到影响。就在2010年,中国的GDP超越日本,成了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在这种发展速度下,再回来几个人才当然更好,不回来也无所谓了。

可他们逐渐的回来了。从2008年之后,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的崛起,自费生归国的比例越来越高。哪怕仅仅统计到这次疫情之前,自费生归国率也已经达到了90%,美国的月亮显得不圆了,空气也并不那么香甜。

五、

中国的一部分人,尤其是网民们,之所以总觉得留学生出去了就不回来,主要就是因为信息滞后,还停留在十多年之前的信息孤岛上。而且,一旦在脑子种下了信息锚点,也就不愿意轻易改变。

这也说明,在很多人,尤其是底层屌丝心中,美国确实很美好。总觉得是个人去了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发大财,怎么都比国内要强。

而现实中呢,美国并不对所有人友好,留学生归国比例在近十多年是一直上升的。也就是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但回国的更多。真正留在美国的就是当初那批人居多,他们已经人到中年,在美国混的不上不下还可以。如果现在回国,那就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未必还能得到美国的生活。

而近些年出国的都是年轻人,没有这些负担,那随时可以回来。在中国经济超过美国发展速度的背景下,回国比例必将进一步上升。

开头儿说的那个老安就看的很明白。他在美国就是主要做留学生的生意的,什么都干。当年曾经很挣钱,但这几年不好干了。一是竞争多了,二是准备留着美国的越来越少,增量不足。他就属于留在美国别扭,但回国发展又不太敢的,两边儿都犹豫。

六、

老安这种人还算是好的,哪怕是回国发展也没有心理负担。因为他当时是纯粹为了挣钱去的,和换个城市打工一样,挣完钱是要叶落归根的。他们对祖国并没有怨恨,出国之后也没有参加各种反华组织,更没做过对不起祖国的事情。

而有些人就不同了,比如说美国空气香甜的那个,还有凤姐什么的,以及一些在国外的公知,他们几乎无法回国了。因为这些人当年之所以出国,就是从心底里觉得中国要完蛋了,怕覆巢之下没有完卵的赶紧跑。

这些人出国之后,为了留在美国,也为了坚定自己的信念,所以更加激烈的反华,要不然生怕得不到美国的接纳,也过不了心底的那道坎儿。

像老安说他的一种客户,各个时期去美国的都有,共同点是都是抱着逃难的心态去的。到了美国之后,天天盼着的就是中国出大事儿倒大霉,这样才能证明他们的选择正确。

结果没想到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经济总量已经快超越美国了。之后这种人的思维行为很分裂,处在一种既想挣中国的钱,又想砸中国的锅的心态里。就腻歪看到中国强大的新闻,与现实严重的背离了。这种人其实在华裔中是很少数,只不过是活动频繁,所以显得较多罢了。

有一句话说的挺对,只有到了国外才会更爱国!这其实在国内也可以体会一下,只有离开了家乡才有思乡情怀,回不去家的时候才更想家。我上学时老师说的对,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上学的时候天天骂,毕业后却听不得别人说一句不好的地方。

国家也是如此,在国内的时候会抱怨各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出国之后却怀念的都是祖国的好,期盼的是祖国的强大,也只有祖国强大才能让海外游子得到最大的支撑。所以说爱国是一种基本情怀,是人之常情,只有那些心态极度扭曲的人才会到了他乡还仇恨自己的故土,辱骂自己的父母同胞。这些人也真的回不来了。

七、

最后也得说一点,为什么当年的留学生滞美不归,现在却纷纷回国。这就是因为中国的逐步强大,生活与环境在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留学生们没必要在国外忍受歧视的生存了。

这不能太过分的指责当年的留学生,应该理解他们。向往更好的生活是也是人之常情,是所有人类和动物的追求。否则人类也就不会从东非大裂谷走遍全球了,都是为了生存而已。只要是没有做对不起祖国的事情,那就没必要受到什么指责。

这就像来大城市打拼的人们,并非是他们不爱自己的家乡,而是时代的发展与个人的无奈,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中国古代还有诸侯国林立的时候呢,春秋就有103个诸侯国,那到其他国家去谋生也无可厚非。连孔子都曾经周游列国,但不能说他老人家不爱鲁国,只是在鲁国得不到更好的发展而已。

像我的一个师兄就在去年回国了,原因是国内有了适合他的实验室和研究条件。而他当年去美国确实是因为无奈,国内没有这个环境,超前的领域无法施展所学才华,只好背井离乡。这就相当于各个前沿学科毕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小县城是找不到工作的,只能来到京沪深大城市。什么时候家乡也有了这个条件和待遇,那自然愿意回家建设。

去美国谋生比从小城市到北京更难,要受到更多更大的歧视。中国人在美国基本爬到中层就差不多了,硅谷很少有像陆奇那样能升到高层的。美国的普通大众并不一定是反华,而是歧视,是看不起。中国人又不像印度人那样能肆无忌惮的拉帮结派互相提携,所以发展很困难。

多说一句,美国反华势力主要是在高层,是特朗普这些人,其背后是政客与军工集团在故意制造矛盾,为的是选票和切实的利益。而在百姓阶层则无所谓,连能确切说清楚中国在地球什么位置的都不多,谈不上什么真正反华,只是歧视。

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更是只在高层,普通百姓是无感的。国际上虽然公认历史上有三个扩张型帝国:罗马、沙俄与中国,但中国在近代史上根本没有打到过欧洲美国,所以在他们百姓心目中并不觉得中国是真正威胁。

这就跟咱们一说起日本总会感觉到威胁似的,因为曾经侵略过中国。但如果说韩国越南和印度菲律宾呢,基本都觉得无所谓,挑衅就挑衅了,没觉得真有威慑力,自古就没怎么着过。

不过即便如此,美国也并不是一个真正包容的国家。这从他们的传统就能看出来,五月花号送来的都是清教徒,是极度排外而有着精神病偏执狂气质的极端宗教主义分子,他们一直是美国的主流wasp。圣公会相对好一些,但他们追求的是等级森严,对于外来者那全是奴隶,所以才成了农场主。贵格会分子相对包容,但既然是被排挤的宗教,也自然属于执拗的范畴。至于边区人、德裔则不太算主流,平民居多。至于老墨、黑人则基本都是下层,只注重眼前利益,没什么所谓的理念,天天想的就是别再有人抢我的饭碗。

所以美国虽然说很包容,但实际上就相当于一锅乱炖,看上去搅合在一起,但茄子土豆跟粉条还都是分得清楚的,并没有变也互不融合。那在这种环境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华裔自然受到歧视。

在没有其他更好的去处的时候,留学生们只好在美国忍着。但现在中国已经崛起,环境也在越来越好,那就没必要在美国受罪了,回家吃老妈做的炸酱面好不好?

从2008年可以作为节点,之后的中国不光是科研院所等国有机构的待遇在提高,更重要的是私有企业加入了研发。国有单位一般能提供的是基础保障和荣誉,在待遇上不可能做到太高。而企业则是利润推动型的,只要有收益那就更舍得给工资。

所以,以华为作为代表,其他大厂都纷纷加入研发。这也是发展的必然,之前中国太落后,所以只能是追赶。而追赶不需要太多的创新,模仿跟随就是了。可发展到现在已经快和美欧持平,甚至是超越了,那创新也就成了重中之重,自然无论官方还是企业,都需要科研创新人才,也就能提供更高的待遇了。

八、

所以,有时候看到网上那些嘲讽留学生的帖子总感觉可笑。当年中国一穷二白的时候都不怕他们不回来,而且照样发展到了今天的规模成绩。如今的中国早已经能让美国当成最重要竞争对手了,那还担心什么留学生不归国啊?只能说邓公就是伟人,早在40年前就设计好了中国的发展路线,而普通百姓至今都看不明白,小家子气。

前文说过,在8/90年代,美国总指责中国封闭保守,不放开留学通道。那今天呢,美国已经开始限制中国留学生了。不仅拒签了500多人,还要遣返几千人。而这些留学生,都是前沿的理工科人才。

这说明什么?

说明当年的中国是人才输出国,让美国占了便宜。而现在的中国呢,已经是人才引入国了,美国觉得买卖不划算,吃亏了。大量的前沿科技人才在学成之后不再为美国效力,而是必定返回中国发展,如此多的人才逆转,换做是谁当美国领导人都会顾忌吧?

按照老安的说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从留学生逆转的趋势来看,中国才是真正的高处了,而且连肥水也都不再留往美国。他这快50的人也打算回国了,叶落归根,更是追求更好的生活。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