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 ON US

点击蓝字关注,一起做成长型父母

想必,你也会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吧:

“啊,已经1月份了啊,2021年怎么就这么过去了” “我其实也不想发脾气的,但当时就脱口而出了” “我都没买什么东西,钱就没了” “我每天都好忙啊,特别羡慕你们这些还有时间锻炼读书的”

似乎每天都在用一套默认设置来应对,变得浑浑噩噩,看似度过了一年365天,但其实只是每天重复地过着一样的生活。

我之前学习的育儿课程里就提到了这样一个类似的话题,叫Mindful Parenting,里面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提醒我们:在育儿时,一定要时刻带着觉察,不能总是随着自己思维惯性、行为惯性进行,滑到哪里是哪里。

这份觉察不仅对成人很重要,对孩子来说也非常重要。一个有觉察的孩子,可以更好地感知自己、他人、这个社会,从而就能更有助于自我情绪调节,更热爱生活,更积极正面,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觉察,听上去非常抽象,但其实有不少可以亲子互动的小游戏,让孩子从小学会这份觉察。掌握这份觉察越早的孩子,是越幸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察觉自己的呼吸

带着孩子一起习深呼吸是最简单的让觉察引入到生活的小方法。

带着孩子一起体会,从1数到5慢慢吸气是一种什么感觉,再从1数到5慢慢吐气又是什么感觉。

这是我教小D平静下来的一个小方法:“你现在很生气,我们需要让身体平静下来。跟着妈妈一起,吸气~呼气~慢慢地,让身体平静下来”。

这其实就是让孩子引入觉察,通过深呼吸去感受,自己到底怎么了

这个小游戏完全不占时间,从孩子一岁开始就可以进行。随着孩子慢慢掌握,还可以进行一些变形,比如,“你可以吸气三秒这么长吗?”;“我们一起试试看,谁吐气可以吐的慢”。

当一个人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呼吸”时,她就会开始留意,生活中那些我们已经太习以为常却常常忽略的事物,这就是觉察。

吸气,让身体平静;呼气,微笑并且放松

02

察觉自己的情绪

打造高情商的孩子第一点就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父母帮助孩子情绪命名就是在教孩子觉察自己的情绪。

有时对低幼年龄的孩子谈情绪本身也许挺抽象困难,这时不妨可以加入谈论身体如何反应,会有助于孩子更好理解。

比如,当孩子开心时,“我注意到,爸爸刚才表扬你时,你很开心,双手比划耶,你注意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了吗?”

比如,当孩子生气时,“我注意到姐姐把你的玩具拿走时,你很生气,你双手握拳了,你注意到你的手的变化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D3岁前,我一直有意识帮助她的情绪命名,所以她对自己常见情绪都是熟悉的。但有时如果太过于生气,她第一反应还是会出现哭叫打人等行动表达,然后再会用语言表达。

有了这样的铺垫(观察自己身体反应),大一点之后再通过她身体的反应和情绪做联系后,的确更加有助于她的情绪管理,这就好比她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生气发火的源头,会更容易按下暂停键。

很多父母容易脾气暴躁,也可以参考一下这个方式,看一下自己每次对孩子吼叫那个瞬间,身体是怎么反应的。

比如我就是声音会提高八度,语速变急,那下一次当我意识到这个身体变化后,我就会及时提醒自己,放慢语速,就能有效控制自己情绪了。

暂停键-停下、思考、感受、再行动

03

察觉自己的思维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觉察,人可以从固定思维中跳脱出来,最重要的就是要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什么,然后学会调整自己如何思考。这里面就有两个小技巧,分享给大家。

1、区分人和事

我们现在很多成人都会有一个倾向,一遇到自己做不好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全盘否定自我。明明就是今天孩子胃口不好没怎么吃你做的辅食,结果就变成了,“我这个人一点都没用,连带孩子都带不好。

从小学会区分人和事的思维觉察,可以受益一生。

一般从1岁开始,我们就会发现孩子容易出现沮丧,玩玩具玩不好都会发脾气,这时,一定记得给予孩子足够的语言提示,帮助她区分,“我做不好这件事”,而不是“我这个人不好”。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贴标签,同时用语言来引导孩子正向思维,“我看到你搭不好积木很沮丧,这的确很难,你可以继续努力,或者寻求帮助”。

我是个胖子。不,我只是有一点脂肪。我的体重不能定义我这个人

2、多运用因果关系的句式

很多成人在生活中总会出现要么思维混乱,想做一件事却不知道如何开始;要么行动力很差,想做一件事却一直拖延。教授说,这不仅仅是习惯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这个人缺乏思维觉察。

平时和孩子互动中,多使用因果关系的句式:

“当我想要做XXX时,我就XXX”,可以有助于孩子从小建立思维觉察。

我现在会帮助小D说出这样的话,“当小D想要出去玩时,就要放下手里的玩具,去门口把鞋子穿好”;

“当小D要吃饭时,就要去洗手,然后帮助妈妈摆放碗筷”。

千万不要小看这样的句式,这就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自己思维和行为的连接,只要从小有这样的觉察意识,长大后才能形成思维清晰的自然而然。

我不解决问题,我解决我的思维,然后问题自然就会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的真正目的从来和知识无关,而是教会孩子去生活,去思考,去感知。只有意识到生命中什么是最真实最重要的事,才不是被日复一日、无聊琐碎的生活所困住。

两条正值青春年少的鱼儿,肩并肩游着,遇到一条年长的鱼。

年长的鱼向他们点头打招呼,“早安啊,孩子们。水怎么样?”

这两条年轻的鱼继续往前游,其中一条终于忍不住,问道:“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这是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2005年在肯扬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水是什么?鱼也许不会理解。生命是什么?人也许不会理解。因为鱼在水中,我们在生命中,这让我们变得对习以为常的事物变得无意识。

华莱士的这段演讲就是在告诉我们,要真正做自己的主人,就不能被默认设置牵着鼻子走。在成人生活中,日复一日地保持生命的觉察与警醒,是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情。(原视频在)

一个值得过的一生,首先需要让我们有这份觉察去体会,记得时刻提醒自己和孩子,这是水!这是水!

最后附上这个视频,视频讲的内容远远大于我今天分享的,很值得一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不想让孩子今后过的浑浑噩噩,从1岁起就要唤醒这份觉察

相同主题文章:

望所有宝宝都能

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