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救护车疾驰驶入医院大门。很快,伤者就被送到了急诊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医院各相关科室都就位了。因为,刚刚从120获悉:伤者可能伤得很重,可能需要手术。

有可能涉及手术,自然少不了麻醉科。

提前得到消息的麻醉科,也派值班的李医生下来查看情况。毕竟,这种大抢救,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另外,如果涉及手术,提前了解伤情也是必要的。

看到伤者的时候,大家都很震惊:伤者后背插了一根钢管!

看断面,似乎被截断了。至于怎么伤的,听说是拉铁管出了车祸。

听到这里,大家一下觉得老人言“穷不拉管、饿不拉卷”是那么有道理。意思是,大车司机无论多么缺钱,都不要运送铁管或者成卷的货物。

必要的一些检查完善后,伤者立即被送往手术室。

到了手术室,第一个难题就出现了:患者无法平躺,麻醉怎么上?

早已准备好的外科医生,此时也带着疑虑看向李医生。

确定患者不能平躺后,李医生几乎没有停顿。就在大家还在质疑侧卧位怎么上全麻的时候,李医生已经在可视插管设备辅助下完成了气管插管。

有了这根保证生命的气管导管,所有人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

然而,手术中的一个大问题来了:患者的呼吸动作,导致医生无法缝合破裂的膈肌。也就是说,必须让呼吸停下来,外科医生才能进行缝合。

外科医生试探地问:能不能停一下呼吸机?

需要停多久?麻醉科李医生问道。

可能要3~5分钟。

到底需要多久?能不能在3分钟内搞定?

我们争取在3分钟内。实在不行,中间停一下。

一番“谈判”后,手术继续在掐表中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前,为了确保患者不缺氧、不出现二氧化碳蓄积,李医生加查了一次血气。

手术中,李医生紧紧盯着监护仪上的各项数据。

此时,由于呼吸暂停,各种数据都要重新辨别:如果出现缺氧,脉氧可能会下降,心率和(或)血压会上升;至于,呼气末二氧化碳,早已因为停机控而噼里啪啦窒息报警。

感觉还好,李医生就抽空看一下手术区进展。趁外科抬起针的时候,他就悄悄为患者输送一点儿氧气。

当外科完全处理好关键步骤后,让李医生赶紧恢复呼吸。

那时,他们还在想:人居然可以这么久不呼吸!

其实,这是李医生悄悄做好了一切准备:得知可能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停止呼吸动作后,他提前手动控制呼吸,只为进一步提升患者氧储备。另外,术中悄悄地几次输氧,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看到不紧不慢用手控为患者恢复呼吸的时候,外科医生心急火燎地说:快点儿呀!

李医生说:不能着急。这期间,虽然血氧没掉下来,但不能排除有二氧化碳蓄积的情况。一旦快速排出二氧化碳,可能会导致心脏或者脑血管的痉挛。那样的话,很有可能增加心脑血管意外事件。

过了几分钟后,监护仪上的数据都恢复了正常。为了确保患者内环境的正常,李医生再次为患者复查了血气。

半小时后,手术完成、患者苏醒了。

醒来后第一句话:我还活着吧?

说着、说着,不由自主地哭泣起来。见状,大家赶紧安慰他:不能哭,影响刀口愈合。

其实,哭不哭与刀口愈合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样善意的欺骗,只是让他安静下来。这时候的情绪激动,可能扰乱李医生观察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

手术室门口,患者家属感恩戴德感谢外科救命之恩,而麻醉科则继续上路、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解密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