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漱溟在1953年9月与毛主席公开“唱反调”,后被群情激愤的人们当场怒轰下台的历史公案,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1953年梁漱溟当众责难毛主席,被群众愤怒轰下台,真相究竟如何?,是从毛主席与梁漱溟二人的历史交往来写。

今天这篇文章,同样是关于毛主席和梁漱溟的这桩历史公案,不过转换一下角度,从当事人梁漱溟事后,尤其是晚年的相关回忆,来重新评判当年那个著名的历史事件。

主要围绕的核心问题是,在这个公案中,梁漱溟究竟是不是被冤枉的?晚年他又是如何评价这件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漱溟

历史公案的始末

先简单回顾当年那桩著名公案。

简单说就是在1953年9月的一次中央会议上,当周总理阐述了关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后,梁漱溟因为持有不同意见,遂当众表达了不满,言辞显得十分迫切,甚至咄咄逼人。

比如他提出了著名的“九天九地”的言论,意思是工人在九天之上,而农民在九地之下,表面是同情农民的生活,实际却使人听起来是指责共产党执政后就对农民不管不顾。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毛主席和周总理听罢都对梁漱溟提出了非常严重的批评,毛主席称他是“以笔杀人的伪君子”,周总理称他是想“升官发财”,思想是“一贯反动”。

对于这样的架势,梁漱溟如临大敌,他事后回忆说当时“误以为领导要对我用高压手段”,于是在极其不理智的情绪下,作出了诸多不合适的举动,说出了诸多不合适的话语。

比如为了替自己争取发言的时间,他直接激化了与毛主席之间的矛盾,称就是要看一看毛主席有没有这个雅量(指给梁漱溟充足的发言时间),以及共产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究竟是不是真的。

隐含意思是,如果毛主席不给他发言的机会,那就是共产党不民主,就是毛主席不虚心纳谏。

不仅如此,他还义正严辞地要求毛主席向他道歉,因为他认为毛主席误解了他的本意,他之所以提出不同的看法,并不是真的反对“总路线”,而是在一贯特立独行风格下的正常言论,而身为老朋友的毛主席这样当众批判他,是非常不合适的。

很显然当时的情况是,梁漱溟不认为自己有错,甚至暗示毛主席可能是故意针对他,即便面对周总理的猛烈批评,依然坚持不肯下台,要求毛主席给他发言的机会。

对此毛主席一方面很气愤,另一方面却很民主,决定给梁漱溟最后一次发言机会。

结果就是梁漱溟还没讲十分钟,现场就立刻轩然大波,人声鼎沸,民怨沸腾,不少人甚至呼喊梁漱溟滚下台。

之后,在现场二百多人的公开举手投票下,梁漱溟真的被当众轰下了台,这样的闹剧在整个新中国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其中究竟有何原因呢?对此梁漱溟有自己的反思。

梁漱溟

梁漱溟的反思

当年那桩历史公案,梁漱溟究竟有没有被冤枉呢?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认为是被冤枉的,毛主席把他立为“反面教员”,当场进行了风刀霜剑的批判是有失公允的。

但与此同时,他更加承认在这件事上,他确实犯下了严重错误,究竟是什么错误?他自己其实有深刻的反思:从客观上看,是源于错误的阶级立场;从主观上看,是源于自高自大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漱溟

1958年5月在一次党内会议上,梁漱溟谈及5年前与毛主席的“唱反调”,他说:“其根源一句话就是我的阶级立场不对。”

他说其实自己从解放后就一直存在“反动思想”,自以为是在革命,但其实就是反革命,只是一直没有爆发出来,而1953年的争论,恰好就是被发觉了,这是迟早的事。

与此同时,他认为这场闹剧的发生,也和自己的性格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即自高自大,以反动为傲。

“自高自大是我的大病,一切错误悉由于此,深以为恨。”“现在明白自己受病所在,正在这一向以大心大愿自居,这个最害事,它恰恰遮蔽了真的大心大愿。”

梁漱溟直到晚年都说自己并不是一个学者,而是一个思想者,他不愿意受任何人的影响,始终保持表里如一地思考。

正是在这样有些倔强性格的影响下,在1953年他对毛主席说出了许多不合适的言论,最终导致了群情激愤。

于是在1960年,为了表示自己对当年错误的反省,他在自己的嫡孙出世后,专门给他取名叫“钦东”,寓意是钦佩毛泽东主席。

梁漱溟

梁漱溟对毛主席的钦佩,当然不只是事后他发现毛主席的决定是正确的,还有一方面是源于1953年的历史公案,虽然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但梁漱溟却事后并没有受到什么公开处分,这是他非常幸运的一点。

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多位民主人士的“求情”。比如何香凝在群情激愤的场面下依然尊称梁漱溟为“梁先生”,并婉言提醒在场所有人梁漱溟当年是坚决反对蒋介石的。

比如张澜和李济深身为梁漱溟的旧友,事后虽然没有上门开导梁漱溟,却私下联名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称“以老友的身份介绍梁漱溟的性格和为人,希望毛主席能看到梁这个人独特的坦率、耿直的一面,宽容梁漱溟的过错。”

何香凝、张澜和李济深都是国内分量很重的发言人,他们的求情无疑是很有用的。

其二是毛主席一直以来对党外民主人士都是“宽严并济”,梁漱溟虽然说了一些反动的话,但并未造成什么实际影响。对于梁漱溟的性格,毛主席其实早在1938年就领教过了,当时针对中国革命是走改良还是革命,两人曾经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因而,最终梁漱溟的这桩公案,虽然闹得轩然大波,但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梁漱溟非但没有受到更大规模的批判,反而他的全国政协委员还照当不误,生活待遇也照发不误,并未受到任何组织处理,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体现了毛泽东主席的意思。”

从这角度看,梁漱溟是十分幸运的,虽然受了一些“委屈”(他本人多次强调自己当时并不是反对总路线),但也落到了一个不屈风骨的好名声。

不过这件事还远没有结束,梁漱溟晚年直到临终前,对这件事依然还是念念不忘。

梁漱溟

晚年回忆

梁漱溟一生活到了95岁,十足的高寿,在上世纪80年代,曾多次接受了一位名叫艾恺的美国学者的专访,后者根据这些采访记录在21世纪初出版了《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受到广大读者好评。

通过这本书,我们得以重新了解到当年公案的始末,以及梁漱溟晚年对此案件的最后评判。

当艾恺问梁漱溟是否有什么伤心的事,梁漱溟回答好像没什么伤心的事,不过倒是有一些做错的事,对此,他只指出了一个例子,就是1953年的那个公案,他直到九十岁依然念念不忘。

“比如说,说到错误吧,那个就是1953年9月,那个就是自己的一个错误,就是自己气太盛,气太高,所以就跟毛公就抵触了,那个事情后来我自己想,不应当那样的,应当我多尊重他一些,不应当跟他闹翻。”

“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的话有些与事实不大符合,正像我的发言也有与事实不符之处,这些都是难免的,可理解的,没有什么。他们故去十年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

梁漱溟这里的“他们”,当然也包括周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漱溟

当艾恺谈到毛主席的时候,梁漱溟非常认真地评价说:“毛主席这个人呢,我跟他接触很多,他是雄才大略,那是很了不起,并且他没有什么凭借,他不是原来就有势力的一个人,他都是单身一个人。他的家乡韶山,我去过两次,他进修的地方,我都去看,他读书的地方,他家乡的人,我们都见到。他十五六岁还在乡里种地,这么样一个光身一人,居然创造一个新中国,实在是了不起,实在是了不起。”

对于毛主席的伟大成就,梁漱溟说是“整个地创造了共产党,没有毛泽东不能有共产党,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这个是百分之百的事实。”

当年那件公案中,不仅毛主席批判他,周总理也曾给予了他非常重的批判,梁漱溟对此并没有在意,他非常钦佩周总理,认为不能因为这一件事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梁漱溟直呼周总理是一个“完人”,即完全的人,你几乎找不出他的不好的、做错的事情,几乎没有,“他是天生的第二把手,天生的给毛主席做助手的一个人,论人可是最好了,周恩来人最好了,最好。”

梁漱溟晚年谈及毛主席和1953年的公案,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反思,和对伟人的怀念。

梁漱溟

死后的一些争议

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累了,我要休息。”

梁漱溟死后,追悼会照例要开的,不过在关于梁漱溟生平的记述上,梁漱溟亲属却与统战部发生了一些冲突。

当然,争论的焦点还是关于1953年9月的公案。当时统战部给出的第一稿,写的是梁漱溟“受到了不实事求是的批判”,暗含梁漱溟并不是真心反对总路线。

对此梁漱溟亲属表示了同意,毕竟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上白纸黑纸写的就是《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

但之后文稿却将“批判”改成了“批评”,相当于删去了上述隐含意思,对此梁漱溟亲属提出了强烈抗议,因为他们认为梁漱溟生前一直强调自己当年并不是真的反对总路线,说白了梁漱溟与毛主席的争论,其实是个人自傲性格使然,事后梁漱溟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梁漱溟亲属认为,虽然梁漱溟已经过世,但家属没有权利替他接受这个说法,因而一度提出如果不改变说法, 将不能出席梁漱溟的遗体告别仪式。对此,双方一度陷入僵局。

最后,因为始终僵持不下,在1988年7月8日新华社刊发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梁漱溟走完百年人生旅程》文章中,关于梁漱溟1953年9月的这段生平是完全空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