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儿子拉坑里头了……”

这是李保田在一档访谈节目中所说的话。

李保田谁都认识,但他的儿子李彧却很少有人注意。

不久前,知名演员李彧发布了一则视频。

视频里是他在一个超级大的别墅区里,提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另一只手拿着一瓶酒,摇摇晃晃的状态十分洒脱。

并配文:“如果无能为力,那就顺其自然,如果无心所待,那就随遇而安。”

本来是记录心情,但没想到评论区里大翻车。

大家纷纷表示,如果自己也有这么大的别墅那也能做到顺其自然。

还有人认为,李彧还不是因为有个好父亲,所以就算一事无成,日子也照样潇洒。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李保田作为公认“娱圈净土”,从不接广告,甚至宁愿为了拍戏被13家公司“封杀”,儿子却争议如此大。

其实实际上,就连李保田也对这个儿子有些恨铁不成钢。

李彧虽然是位星二代,但是却从未享受过星二代的便利,甚至曾为了300万的违约金“坑了”自己的父亲李保田。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李彧到底做了什么?

他和父亲李保田又有着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又为什么说他坑了自己的父亲呢?

01

1978年,李保田一共完成了人生两件大事。

在那个考大学都很难的年代,他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干部进修班。

同年,和妻子生下儿子,因为自己相貌平平,儿子刚生下来他就知道以后靠脸吃饭大概是不太可能了。

于是他便给儿子取名为“彧”[yù],希望他能做个谈吐文雅有修养的人,日后靠文采出人头地也不错。

但没想到,他高估了儿子的能力和天赋,李彧也并不想按照父亲的想法长大。

孩子一天天长大,李保田只想努力赚钱养家,但直到1983年时,才参演了人生的第一部电影《闯江湖》,此后依然一直在跑龙套。

这个时候的他已经37岁了,不过虽然事业停滞不前,李保田却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儿子的教育。

从6岁开始,李保田就开始教李彧画画,想要把他往画家的方向培养。

小小的李彧什么都不懂,只能随着父母的期望,努力和枯燥的石膏素描培养感情~

后来,李保田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奖项,第八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有了和张艺谋合作的

机会。

找到他的时候,张艺谋说:“我相信你是最能驾驭杨青天这个角色的人。”

但看完剧本后李保田便一口回绝了。

因为本来这个角色的设定是一个18岁出头的小年轻人,让他一个40多岁的大叔来演,实在不合适。

张艺谋找了一圈,最后把剧本从18岁的杨青天硬是改成了30多岁的光棍才说服了他来出演。

开拍那天,他穿上破破烂烂的衣服,两条胳膊瘦小又精干,往门框那一蹲,活脱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形象。

最后,靠着这部电影,巩俐和他双双获奖。

不久后,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播出,让李保田真正地走进了观众的视野,一举成名。

也终于让李彧有了见识到剧组的机会。

工作多了,对儿子就难免有些照顾不周,为了不让李彧放松,李保田就把他带在身边,在拍戏的空闲时间教他画画。

结果没想到,回来以后李彧居然向父亲提出了自己不想再学画画的想法。

因为他觉得,拍戏比画画可有意思多了,虽然在剧组时他手里握着的是画笔,但总是不自觉地对摄像机产生极大的兴趣。

慢慢的,就连志向也变了。

眼看到了考大学的年纪,他不想一辈子都和枯燥的线条素描打交道,于是抓住机会和父母说了自己的想法。

一开始,李保田很是恼火,但最终还是拗不过李彧,选择了尊重儿子的选择。

但这也注定了,李彧将来会一直活在父亲的阴影当中。

02

在儿子李彧眼里,能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人是梦想。

但在圈内人的眼里,李保田却是个让大家避之不及的人。

一次在片场,他看见导演准备只让20个群众演员来出演“全城百姓”,直接当场罢工。

还说只要群演不到位,就不开工!

导演最后没办法,硬是紧急联系临时找来60 个人这戏才开拍。

但还是让整个剧组和包括李保田在内的多位主演暴晒了4个小时。

大家都在暗地里嫌这个老头事多,耍大牌,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曾经有记者探班,问李保田为什么要操心这么多细节,他说:

“不是我爱挑毛病,既然要拍,就要拍得准确,不然也对不起观众。”

2003年时,《神医喜来乐》再次让他声名鹊起,这部剧也成了他最知名的作品之一,连获三项大奖。

结果,到了领奖的时候,他却举着奖杯破口大骂:

“把一部顶多20集的电视剧拉成26集,甚至把不能用的资料片也剪了进去;

这样的注水猪肉拿来获奖,简直就是对全国观众的不负责任!”

一般人领奖时都是一通感谢,但他却用一番话把制片人吓得连现场都不敢去。

对于这样的事,敢摆到明面上说的人大概也只有他了,关键是还不止这一次!

2006年,李保田主演电视剧《钦差大臣》,结果刚演完他就把投资方告上了法庭。

要问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注水”。

原定30集的剧情,最后却多出来3集。

和如今七八十集开外的电视剧比起来,多出3集,实在不值一提。

但李保田就是不依不饶,硬是不松口。

最后,法院判决他胜诉,获赔190万。

可结果是官司赢了,他在圈里的名声也彻底“臭了”。

这之后13家影视公司联合起来,要封杀李保田。

甚至有人提出:“奉劝圈里的朋友,都不要再用李保田。”

但任何时候,好演员都是不缺知己的,他的敬业依旧吸引了不少片约。

有了名气在身,无数广告厂商蜂拥而来,但却都被李保田拒之门外。

他硬是一个广告都不接。

一次参加访谈节目,有人问他:“广告拍摄时间短,来钱快,难道你就不为所动吗?”

他也,如实说道:“心动啊,怎么不心动,但是我不喝酒,我不能瞎说那酒好,我没病,更不能说那药有用!”

儿子李彧粗略算了一下,父亲这些年拒绝的广告费用,按照90年代的物价,能有2000多万!

但儿子也拿老爹没有办法,毕竟在父亲这里,他从来都没什么发言权~

就这样,李保田正直低调、眼里不容沙子的性格在圈内流传已久。

但作为“戏霸”的儿子,李彧各方面的表现却有些差强人意。

甚至还因为自己的野心和父亲闹得不可开交。

03

1981年时,李保田从中戏导演干部进修班毕业后,就一直留校工作,后来又成了颇有声望的教授。

李彧16岁那年,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的考试。

按理说父亲是中戏的老师,帮儿子考学不是难事,不说走后门找关系,在家给儿子辅导补习也是应该的。

可李彧去考中戏,一次落榜、两次落榜、三次还是落榜……整整考了六年才考进!

李彧备受折磨,甚至都开始后悔选了演员这条路。

但李保田倒是挺高兴,觉得是中戏是伟大的学院,是它让我的孩子变得自食其力。

虽然在上大学时,李保田没给李彧太大的帮助,但从1995年开始,他便将儿子带在身边,将自己多年来的心得倾囊相授。

然而,这却让李彧备受煎熬,因为父亲经常把他骂得下不来台。

“一个戏一百天,我管它叫炼狱一百天。”

也许是父亲的光环太过耀眼,所以李彧一直想做出点成绩给父亲瞧瞧。

1999年时,李彧想当导演,他和一位好友说了自己的想法,对方立马动起了歪心思,当即决定给李彧投资,但前提是要签一个协议。

对方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这部剧每一集都需要李保田来客串一下。

李彧想着,自己的第一部戏,父亲怎么说也会支持一下的。

而且只是客串而已,所以他压根没想过父亲会拒绝。

很快,合同签完后李彧就拿到了剧本,他迫不及待的回家要给父亲分享自己激动的心情。

可李保国一看,差点把李彧揍了一顿,因为这部剧实在太差了!

李保国是国家一级演员,深知一个好剧本对演员的重要性。

入行多年来,每次接戏他都会认真地查看,如果剧本不好,多少钱都不会接。

但李保田的坚持却让李彧犯了难,因为如果违约的话300万的违约金可全都要自己出!

这可是他的全部身家,车子房子都抵押了出去,血本无归不说,说不定日后的演艺之路都要泡汤了。

李彧把事情经过告诉父亲之后,李保田是又气又恨。

多年后参加节目,还忍不住吐槽说:“我被儿子拉坑里头了。”

最后,作为一名父亲他还是舍不得看儿子吃官司,还是忍着恶心接了。

结果李保田刚一点头,那边投资方就起了新的念头。

他们又拿着协议找到了张丰毅,对他说,李保田都参演了,您务必要来。

张丰毅相信老前辈的人品,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可等后来看到剧本,他也傻眼了,立马致电李保田,一问才知道事情原委,但最终还是碍于面子没有辞演。

开拍前,李保田决绝地撂给儿子一句话:“拍了这部戏,咱们就断绝父子关系!”

本以为是气话,结果整整4年的时间里,李保田硬是没主动跟儿子联系过。

这部名为《生死两周半》的戏,也一直被他当做一辈子的耻辱。

不过,有了这次的教训之后,李彧也开始反思自己,不再想着一鸣惊人,而是应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磨练自己。

为了避免别人说他是沾父亲的光,他推掉了很多和父亲合作的戏。

考虑到自己的身高和长相原因,想要演高富帅做主角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于是李彧便从小人物做起。

2000年时,23岁的李彧再次努力,考入了中戏导演系,成功走上了梦寐以求的导演道路,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取得和父亲一样的成就。

不过如今,他已经坦然接受这个事实,就连社交平台上的名字都是“李保田儿子。”

虽然在事业上没能如愿以偿,但在感情上李彧却是个十足的赢家。

据了解,李彧的妻子陈燕琳是四川人,也是一名演员,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专业。

长相出众身材高挑,还参加过“中韩选秀”活动。

两个人认识的时候陈燕琳才二十出头,比李彧小16岁,但是却因为一部《隋朝来客》将两个人凑到了一起。

陈燕琳觉得李彧很会照顾人,而且没有一点大明星的架子,李彧也觉得她知书达理,落落大方,互相心生好感。

在剧组的撮合下,两个人很快相爱。

据了解,陈燕琳在家里深受公公的喜欢,李保田多次在公开场合夸她:“嘴甜,也很乖巧。”

如今,李彧和陈燕琳已经携手走过12年,两人拥有一双儿女十分可爱,令人羡慕。

不过最后,还是希望日后有朝一日,李彧的前缀不再是“李保田儿子”而是“演员李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