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春到,淮河岸边的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曾经与天津结下过不解之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天津的语言学家面对天津方言“孤岛”的困惑,在一路向南的破解谜团中,于安徽宿县固镇一带,找到了天津方言的根。

当年,“燕王扫北”时,从长淮卫到天津卫,一大批淮河岸边的军民移驻天津卫。百十年前,随着津浦铁路的开通,淮河岸边的这座小城又和天津有了更为直接紧密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当地一位老人回忆,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天津当兵,那时候,老家蚌埠生产的“蚌埠白酒”在天津很畅销。

这是他收藏的一种叫“津浦”的香烟纸,这一切都联系着两个城市之间的时空故事。

前几年,天津卫视开了一档《寻根年夜饭》栏目,节目组在这年春节前,乘着京沪高铁来到固镇县,在这里拍摄一期《寻根年夜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有幸参与并记录了节目组一行,在固镇拍摄《寻根年夜饭》的故事。

为了节目拍摄的需要,找了固镇当地一户和天津有着联系的居民,请来了会做固镇当地特产的一位阿姨和儿媳妇一起,给节目组在家里展示这个花生糖、芝麻酥等的手工制作方法。

这样的手工花生糖,在以前淮河岸边的农家过年的时候是常有的。

因为当地处于淮北平原,以前老百姓过年,会用自家种的红薯熬糖,平时花生也是当地重要的油料作物,还有芝麻。

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那时候我家也有几亩地。

母亲会在我家的叫做“西北湖”和“稻改”的两块地头地脑的位置,撒上芝麻种子,中秋节前就可以收割了。

母亲会用村里人做的簸箕,把芝麻秸秆放在簸箕上晒干,然后敲打出芝麻粒,用簸箕再扬起几遍,这样的粒粒饱满的芝麻,会被母亲装在袋子里,除少部分用来留作来年的种子外,剩下的可以用来磨香油或者制作月饼。

小时候,母亲还会在过年的时候,把芝麻放在锅里清炒,不放油不放水,会撒上几粒毛盐,远远的都能闻到这锅里芝麻粒蹦出的那香味儿,暖了一个年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年了,我们这边,年三十的那顿年夜饭,家家户户都要有鱼的。

“年年有余”也就是取“鱼”这个谐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这顿年夜饭吃出年味儿,摄制组还赶赴固镇县的濠城镇。在这里,拍摄了当地的另一个具有地理文化和历史概念的美食,叫做“濠城绿豆饼儿”。

丁家的这位大哥,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十几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在家里学做手工绿豆饼了。后来娶了媳妇,也是带着媳妇一起做豆饼。

直到现在,他家的绿豆饼在当地的集市上,去晚了可就买不到了。

我问过他,不能多做一点吗?

他说,一天一晚上也就能做几十斤,多了也做不了。

而且,他坚持用这样的石磨手工制作,绿豆也是当地农田里自己种植的。不仅是逢年过节,就是在平时,他家的这手工绿豆饼,也是远近有名。

节目摄制中,很多具有天津和当地元素的地方、美食都被拍摄了。

这是在当地一个“津浍市场”,主要是菜市场,这个名字在固镇当地还有另一个耳熟能详的叫法,“大菜市”。只不过后来拆迁搬迁,现在建得更加有序,名字一直保留着。

之所以叫“津浍市场”,是因为固镇这里有一条浍河穿城而过。

浍河,是淮河的一条支流。

摄制组摄像在浍河二桥旁边拍摄浍河水流和浍河沿岸景观带的场景。

短暂的几天拍摄时间,也在天津和固镇之间,架起了一条影音影像传播的桥梁。

一代一代的两地人,其实,又何止是两地人,这么多年来,我们这片土地上,每一个同胞都连着一个根,追着一个梦。

小时候,就听过当地一位歌手唱的一首歌,叫做《中国娃》,一首歌也是道尽了我们的血脉联系。

有很多东西,比如春联,窗花,这些红色的节庆元素,都是我们这个民族最闪亮的精神文化传承,这是与血脉一样的文脉传承。

这档《寻根年夜饭》,虽然已经播出好几年,但是把归乡和年夜饭两个概念合二为一的主题策划,以探寻最早的天津人从何而来为主线,讲述天津和安徽之间从文化到美食,从方言到习俗的联系。以燕王扫北、津浦铁路、方言文化、家族变迁、文化传播几大主线展开故事,以人物的探访拨开层层迷雾,以两地人的交流沟通认亲话家常中体现天津卫和安徽千丝万缕的亲缘、血缘、方言、文化的共通融合,也很有意义。

在翻看过往的照片中,回忆并记录了这样的难忘的协拍故事,去迎接新年又一春。

本文是图说江淮独家原创图文作品,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侵权必究。

更多图集和深度人物故事,请点击关注图说江淮,带给你有温度的视觉人生,欢迎私信提供故事线索,讲述你的人生故事,温暖每一个前行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