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结束,这场以40万赵军为代价的惨烈战役,不仅对当时的春秋战国产生巨大影响,即便是到了今天,也令我们印象深刻。

《史记》记载,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主将廉颇,最终导致了赵国大败。那挥墨君不禁在想,若主将不是赵括,赵国能否赢得这场攸关国运的长平之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党之重,赵不能舍

长平,大致就是今天的山西晋城高平市,而秦赵两国之所以交战,都源于上党(今长治市)之地。

上党在当时,属于韩国土地。公元前262年,秦国攻韩,切断了上党郡和韩国本土的联系,紧接着,便是兵指荥阳。韩王惊恐,命使者入秦,割上党求和,没曾想上党守冯亭不愿归降,于是将上党献给赵国。

想法很简单,联合赵国,抗击秦国。

对赵国而言,上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毗邻太行山,而太行山正是赵国都城的屏障,如果赵国放任秦国接收上党,势必陷入被动,因此,当时的赵国选择了接收上党,得罪秦国。

毕竟“秦有吞天下之心,使赵不受上党而秦得之,亦必据上党而攻赵”,所以对于赵国而言,接收上党,占据主动,有利于提高胜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战不利,已落下乘

接收上党后,赵国犯了致命错误,便是轻视秦国,没有加派驻守,所以得知赵国接收上党后,左庶长王龁立即率军进攻上党,结果导致上党落入秦军之手,赵国受地俨然沦为闹剧。

为了夺回上党,赵国命廉颇驰援,于是秦赵两国战事迅速升温,长平之战也成为了一场影响国运的战役。

当时的秦赵两国军队可谓旗鼓相当。赵军身体素质过硬,擅用铁器,又有“一骑当步卒八人”的骑兵。反观秦军,兵器虽是青铜器,但秦军善战,不畏生死,“秦之俗,大抵尚气概、显勇力,忘死轻生”。

因此,两军交手,自然是强者胜。很可惜,在秦赵的初次交战中,赵国失利,连续折损数名高级武官,此时紧急担任赵军统帅的廉颇,只能被迫退守丹河,与秦军对峙。

后勤补给,重中之重

秦军初战告捷,而赵军在短短三个月内,连丢两道防线,折损一将六尉,十分惨重。此时留给赵国的选择,除了主动出击,就是撤退和对峙防御。

野战方面,秦军明显强于赵军,因此赵国不会主动出击,可若是撤退,秦国很可能继续追击,到时丢的可能不止是上党一郡,而且撤退会严重动摇军心,一个不慎,便是全军覆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思来想去,廉颇选择了对峙防御,这样一来,比拼的便是双方的后勤补给。赵国虽较秦国距离长平更近,但赵国农业不及秦国,这是先天不足。

秦国占据关中、四川等地,粮食充沛,其粮食储备远胜赵国,这一点,《史记》也提过,“秦富十倍天下”。

国力上,赵国已败,因此“赵无食,请粟于齐”,结果此时的齐国已无雄心壮志,选择了见死不救。此消彼长,后勤不足的赵国,自然会败。

结语

后勤不足以支撑,外援又无望,赵国已经无力支撑这场持久性的战争,因此主动出击成了赵国的一线生机。廉颇经验丰富,深知出击的后果,因此固守防御,加之赵国喜好用宗室为将,赵括既是宗室,又是名将之子。

最重要的是,秦国释放信号,“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使得赵王下定决心,临阵换将。之后大家都很清楚了,赵括上任,主动出击,最终导致赵军全军覆没。

野战不如秦国,后勤不如秦国,这场战役归根结底,在赵军缺少后勤补给的那一刻,已经昭示了最终的结局。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挥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