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文中的第一个“道”是名词,只是一种称呼,一种代号,是指宇宙的本源的那个东西,也可以说是宇宙的运行的法则、原理、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是说出、表述的意思。宇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人类对无限宇宙的认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道德经》是记录了老子对宇宙的认知一种理解,孔子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本来,人们对宇宙的认知就很有限,简单的文字更是无法表达先贤对宇宙认知的理解。所以说老子说的这个宇宙的“道”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老子的这种说法是很高明的,因为老子没有告诉我们宇宙的这个“道”具体是什么,只告诉我们这个道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去探索和感悟,每个人的认知和感悟也都是不一样的,老子是让我们不能局限在文字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文中的第一“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是说明的意思。这里老子还是告诉我们,不能局限于语言和文字,所谓的“道”,只是老子暂时这样去称呼,只是一个代号,我也可以说是“太极”,也可以说是“1、2、3、……”,甚至叫“阿猫”、“阿狗”都可以,只是一种代号,用来代表宇宙运行的规律,或者是法则,这个“宇宙,规律,法则”也只是一个代号,我们读道德经的时候千万不能着相,要突破我们的思维限制,大胆的去想象。众妙之门是指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源头——“道”的门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话大意是:能够说出来的道,那不是正真的道,只是一种表象。能够说出名字来的,也只是一种代号。“无”用以称述天地之原始;“有”用以称述万物之根本。所以,应该从万物永恒的原始状态中去观察“道”的奥妙;从万物不变的根本之处去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同出一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称得上是深远莫测的。从有形的广阔世界到达无形的深远境界,这就是通向一切神秘奥妙的终极之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章是老子对《道德经》的概括,也为后面的文章埋下伏笔,告诉后来读者:《道德经》讲的“道”不是浅显的道理,只是一种认识宇宙大道的一种方法,看似很有道理,其实,是通过一种现象,告诉我们认识宇宙大道的一种方法。每段话都只是对宇宙万象的“一点点”认知,通过这一点点的认知,引导我们去认识和感悟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孔子说得非常好。我对道德经的感悟很多,有很多自己的见解,但又觉得所有的语言文字又是那么的单一,那么苍白。但有一点,请大家一定要注意:那就是《道德经》只是引导我们认知宇宙的一种工具,切不可认为《道德经》就是宇宙大道,《道德经》中有对道的描述,是希望通过这些道启发我们,这就是老子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