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的所有刑侦故事皆由汤姆三叔原创,由恩怨江湖发布,未经授权,不可转载和复制。

去年11月底,上海电视台的《东方110》栏目用了两期节目,报道了一起去年年初侦破的发生在20年前的悬案。因为节目是分两期播出的,在第一期节目播放完后,在网上引发了强烈的讨论,大家都在讨论这起案件的凶手到底是谁。今天三叔就将讲述这起案件,大家可以自己在心里先猜测一下,这起案件的真凶到底是谁?他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时间要先回到2001年的4月6日下午三点多,在职高上学的刘思佳同学突然随身带的手机响了。此时的小刘正在同学家玩电脑游戏玩得起劲呢,突然闯入的铃声让他不厌其烦,于是他接起了电话。电话那头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原来是自己的爸爸老刘。
老刘一听是小刘的声音,马上在电话里面说:“喂!是刘思佳吗?赶紧回家!你妈妈出事了!快回来!”
挂了电话,小刘在回家的路上心里一直在打鼓,妈妈出事了?会是什么事呢?
小刘的妈妈年近50,因为长期有病,已经在单位办理了病退,现在出事了,难道是病犯了?
当小刘来到自己家所在单元的楼下时才发现,这事情已经不是他所能想象的了。他家楼下围了一大圈人,警车和救护车也都停在楼下,邻居在他家楼下纷纷说着点什么。
小刘本来想进门问问发生什么事了,被家门口的邻居一把拉住。这名好心的邻居告诉他,他的母亲被坏人害死了,劝他还是不要进去看了,以免留下心理阴影。
此时的小刘家里,杨浦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的警察已经开始在现场进行勘查了。被害人,也就是小刘的母亲沈女士倒卧在床上,脖子上有明显的勒痕,已经死去多时。她的身旁放着两条领带,一条已经被人用力扯断,另一条后来经过鉴定就是凶手用来勒死沈女士的凶器,那么很显然前面一条断了的领带也是凶手当时用来行凶的工具。活生生勒断了一根领带,可见凶手当时下了多大的力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害人沈女士年近五十,一直病退在家

再看看案发现场。现场其实只有居家生活的痕迹,虽然有轻微翻动的痕迹但经核实未丢失任何财物,而现场也被凶手刻意打扫过,警方没有在现场提取到陌生人的指纹。
警方在现场勘查也并不是一无所获,有一个小收获,那便是在凶手进入刘家之前有邻居听到过凶手的声音。原来刘家的单元门需要按门铃才能打开,凶手按刘家门铃时正好被住一楼的邻居听到声音了。邻居形容这个凶手的声音,可以确定是个已经成年操着上海口音的男性,因为没有看见人,光从声音无法判断年纪,这条线索所提供的情报很有限。
后来,通过细致的勘查和分析,引起警方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大门没有用锁撬开的痕迹,很显然是沈女士主动开的门,这就说明凶手或者是熟人,或者是让沈女士放下戒备的人;二是现场的茶几上泡有一杯茶,是新的龙井茶。这茶是刘家用来招待客人的,不是自己家喝的,很显然沈女士是把来人当作了客人来招待。

因为现场被打扫得很干净,提供的线索非常少

结合上面两点,再加上案发现场的财物没有遗失,沈女士也没有受到性侵,可以排除图财和图色杀人,那么正常情况下就是仇杀或者情杀,这就需要警方去调查刘家的社会关系,看看他家有没有得罪过什么人。
对于仇杀和情杀来说,这种案件对警方是最轻松的,只要调查出社会关系就一定能找到怀疑的对象。老刘是个建筑公司的小老板,收入颇丰,但是老刘为人谨慎,很少与人发生矛盾,也从来不会把自己的家庭地址告诉其他人,这样凶手直接找上门来这样的说法就讲不通。而死者沈女士病退在家,除了平时跳跳舞,逛逛街,根本不会去招惹什么仇家。
排除了仇杀,那么情杀呢?这些后来也被警方排除,因为刘氏夫妻俩感情并没有问题,虽然沈女士跳舞时有舞伴,但是她的所有男舞伴在沈女士出事当天下午都有不在场证明。就这样,在案发后的两个月时间,警方通过调查刘家相关的一百多人社会关系人之后,最后所有有可能的作案对象全部被警方排除了,案件的侦破又回到了起点。
那么凶手是谁呢?警方陷入了困境,警方又一次找到老刘父子,让他们帮忙再回忆案发前家里是否有什么异常现象。小刘回忆了很久,告诉了警方一个线索。他在案发前一天,即2001年的4月5日清明节当天,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电话接起来后,听筒那边就问:“你是刘思佳吗?”小刘回答是。接着对方又问:“你爸爸刘XX在家吗?”小刘回答说不在,你要他手机号码?对方说:“不用了,我有你爸爸的手机号,我会打电话联系他的。”但是清明节这天,他爸爸的手机一天都没有接到过任何一个电话,这个线索引起了警方的怀疑。
通过警方的调查,这个电话是从公用电话亭打出来的,这个人为什么会有小刘家的座机号码呢?要知道,老刘在工作中一般留的都是自己的手机号,极少留家里的座机号。而另一方面,这个人一开始就喊出了小刘的名字,也知道小刘爸爸的名字,知道这么详细的会是谁呢?他说去联系老刘而后来却没联系,是不是在打探小刘家里的情况呢?
这时警方开始转变思路,会不会是从小刘这边出的问题呢?小刘还是一名职高的学生,按说他的社会关系应该不复杂,再加上知道小刘的家庭地址,座机号,父母情况等等,让警方第一个怀疑到的就是小刘的老师。他的老师的确手上有一份表格,掌握着学生的家庭情况,但是他都是把这些东西锁在自己的办公桌内,从来没拿出来给别人看过。老师自己在案发时也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所以最终警方把老师的嫌疑也给排除了。
那么这个打电话的人到底是谁呢?因为迟迟找不到新的突破点,案件陷入了停滞。
在小刘家这起悲剧发生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因为失去亲人带来的巨大痛苦,让小刘和他爸爸之间也产生了嫌隙。有一度他们父子都开始互相猜忌,因为他们两人在沈女士遇害当天都有反常现象。
小刘这边,虽然和母亲在平时生活学习上有过争吵,但绝不可能因为这些争吵去杀害母亲。小刘在母亲遇害时正在同学家打游戏,这都是有人证明的。可是小刘的爸爸质问小刘为什么在母亲遇害当天,要把母亲的手机带走,平时出去都不带,为什么只有当天带走了。小刘辩解称因为当时2001年手机还是新潮的东西,带到同学家是为了显摆,这倒是很符合他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
而在老刘这边,他的异常点在于平时他都是下午不会回家的,但是在沈女士遇害的三点多,他居然回家了,并成了进入现场的第一人和报案人,这些都让小刘怀疑。另外一个让小刘怀疑的点就是在母亲去世一年之后,他的父亲就续了弦,这让他非常不满。其实警方当时也对老刘有过怀疑,但是最后嫌疑被排除,因为当天下午老刘回家是为了取钱急用的,他的生意伙伴和小区保安都能证明他没有作案时间。
就这样,沈女士的案子就一直悬在了那里,直到2002年的7月1日下午,上海警方再一次接到了一起报案。
这次报案的是一个母亲,她报案称自己的女儿高静在家里被歹徒杀害了。警方立刻去现场勘查,发现高静也是被人勒死在床上,现场被打扫整理过,财物没有丢失。而因为死者当时是在生理期,所以并没有遭到性侵。和前面的沈女士案一样,大门没有被破坏,很显然凶手是死者开门放进来的。
高静的母亲告诉警方,高静和前面小刘一样,都是职高毕业的,两人是同班同学。因为高静在毕业后准备参加成人自考,平时都是在自考班里上课,生活十分有规律。在案发当天,高静的姥爷在住院,高静母亲中午要去送饭,中午高静回家都是自己吃饭的。而在11点左右,正当高静母亲要走时,在家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个男人,说是要找高静。高静的母亲就说,高静马上就回家了,你等会再打电话她就在家了,自己马上要出去办事,你有事等会自己和她说。说完高静的母亲就挂了电话出门了,等到再回家的时候,自己的女儿已经变成了一具冰凉的尸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静遇害前,她母亲接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电话

在往后的岁月里,高静的母亲总是后悔自己不该在电话里多说了一句,自己马上要出去办事了。因为这句话等于给凶手一个提醒,家里没有其他人了,给了凶手以可乘之机。这个血淋淋的案件也给后来人一个警示,遇到陌生人的电话,无论说什么都需要十分谨慎。
再看警方这边的侦破过程。在得到高静母亲接到不明电话这个线索之后,马上就通过通话记录找到了这个电话的来源——一家位于杨浦区的小卖部公用电话。于是警方赶忙过去询问小卖部老板娘,打这个电话的人,你还有没有印象。这个老板娘对这个人还真有一点印象,因为当时是中午,人本来就少,还下着小雨,有个约40岁上下的男人就来这里打电话。只见他打完电话转身就要走,老板娘看见他没给电话费赶忙喊住了他,这时候他才回头从腰间掏出了五毛钱。就是这个回头,让老板娘记住了这个男人的模样,皮肤黝黑,脸型瘦长,戴着一副眼镜,有点斯文书生的样子,但是从他的眼镜片中露出一双凶眼。后来,警方根据老板娘的描述找到上海铁路公安的著名模拟画像专家张欣,帮忙画了一张模拟画像。

老板娘对这个没付电话费的人印象深刻

虽然模拟画像是有了,但是凶手到底是谁,和死者到底是什么关系,警方还是没有头绪。这次案件的死者高静和一年前同样是在家里被勒死的沈女士,两人的死亡方式和凶手的作案手法十分相似,这让警方不得不将两起案件拿到一起来比较。沈女士的儿子小刘和高静都是读同一所职高,两人还是同班同学,又同时吸引来了凶手来家里作案,作案前凶手又都给他们家里打过电话,这样诸多的巧合放在一起,那就不再是巧合了,这两起案件就是一个人所为。
明确了凶手是同一个人之后,说明这个凶手只能通过那所职高来了解被害人详细的家庭情况,那么凶手或者是职高的老师或职工,或者就是学生家长。家长又是如何了解其他学生的家庭情况呢?小刘告诉警方,他们班所有同学每人手上都有一本毕业纪念册,上面详细记载了每个同学的家庭地址和电话,便于毕业后相互联系。如果某个学生家长有歹心,完全可以通过这本毕业纪念册找到作案对象。
明确了凶手的这两种可能之后,警方马上展开调查。因为手上有模拟画像,在学校方面非常容易查,很快就将所有嫌疑排查完毕,问题不出在学校。

模拟画像专家张欣为本案凶手画的模拟画像

那是不是那本毕业纪念册惹的祸呢?在高静遇害不久,警方召集了小刘的全体同学,在公安局虹口分局开了一次特殊的班会。在会上,所有的同学都把自己手上的毕业纪念册交给了警方,没有人有遗失,也没有人说把它给外人看了。现在看来,这两起案件的凶手只能出在这50名同学的身边了。于是,警方让每一名同学将自己的父母详细情况都写下来,便于日后查询,同时又把模拟画像在同学中传阅,想让他们帮忙辨认。
就在这时,一名叫梁笑的女同学提供给警方一个重要的线索,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还是半年前的事情,即2001年12月的某一天。这天上午的八点多,梁笑同学的母亲一个人正在做家务。突然她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个男人的声音,那个男人说:“你好,你是梁笑的母亲吗?”
梁母说:“是啊,请问你是谁?”
电话那头很有礼貌地说:“你好,我是梁笑在职高的老师。是这样一回事,本来今天上午,我和梁笑的班主任王老师是准备去你家做一次就业家访的,但是不巧今天王老师身体不舒服,请了假,现在就只能我一个人来家访了。你家里现在还有其他人吗?梁笑在吗?我来方不方便?”
梁母一听是女儿的老师来家访,也没多想就说:“老师啊,你来就是了,方便啊!怎么不方便呢?我家地址你知道吧!”
电话另一头的人说:“那好我等会就来,你家地址我知道的。”
两个小时之后,梁笑家果然来了一个40多岁的男人,这个男人戴着个眼镜,看上去文绉绉的,里面穿着鸡心领的羊毛衫,外面穿的是蟹壳青色的西装。这个自称是“职高老师”的男人,一敲门就让梁母感觉有些不对劲,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梁笑家的房子是他父亲所在单位分的,一开始他们住在602室,但是因为这个房子空间太小,后来他父亲申请让单位把隔壁601室也分了过来。于是,梁家就把601室和602室从中间打通了,做了一个隔断,只从中间开了一道门。而梁笑一家平时进出都是从601室的大门,家里来客人也是走601室,602室的大门虽然说没有关闭,但是不常用。但是梁笑同学有个习惯,因为住惯了,她每次给同学写信都会把自己家写成602室,于是她在毕业纪念册上写的也是602室。
很显然这个“职高老师”就是通过梁笑写的地址找到他们家的,他直接敲的就是602室的大门。梁母很客气地招待了他,这个“老师”自称是来就业家访的,但是他对梁笑同学的情况并不关心,而是对梁家这个住家环境非常喜欢,不停地称赞梁家的房子好。“老师”在房子里转了转,看了看,盯上了房子中间那道隔断门,随手就想打开看看,却被梁母阻止住了。见到梁母阻止自己开那道门,“老师”感觉情况有点不太对头,于是就问梁母:“原来你家还有其他人在家啊!”梁母笑笑,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老师你坐,喝喝水。”
这个“老师”并没有坐下来的意思,对梁母说:“梁笑同学也不在,看来今天我来的不是时候,改天我和王老师一起再来拜访吧。”说完他就走出了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母当时不知道进门的这个人是一名杀人犯

这个“老师”走后梁母越想越不对劲,这个人到家后的种种细节根本就不像是来家访的老师,于是她翻找出女儿职校王老师的电话并拨了过去,王老师告诉梁母自己并没有得病,也根本就没就业家访这回事。梁母这才确信刚才来的这个人就是个骗子,但是他来到家里的目的是什么呢?梁母在女儿和丈夫回家后把事情告诉了他们,他们也感到事情十分蹊跷,但是好在这个假老师在自己家里也没做什么,他们一家思索再三没有选择报案,事情就过去了。
现在梁笑在参加这场特殊班会时,看到警方提供的模拟画像就想起来了母亲遇到的这个假老师。警方在得到梁笑提供的这个情况之后,马上就去她家找到了梁母,梁母一看模拟画像马上就确认,来自己家的那个“老师”就是画像上的这个男人。
至此,警方算是确认了这两起凶杀案的真凶,摸清了凶手大致的作案过程,也知道了凶手就是从这本毕业纪念册上找作案对象的。现在警方就要从谁能接触到这本毕业纪念册入手,去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警方将能接触到毕业纪念册的52多名学生家长中的男性亲属,加上前面学校里调查的老师和职工,列了一个421人的调查名单。有了这个调查名单后警方对其进行逐一排查,通过模拟画像的筛查和作案时间上的排查,希望从中能找到真凶,但是让警方感到遗憾的是,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排查,这些调查对象全部被排除了作案可能。至此,案件的调查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这本毕业纪念册正是凶手寻找目标的工具

而凶手仿佛也是被警方的这一系列调查动作给吓到了,从杀害高静以后他就仿佛人间蒸发了,后面再也没有类似的案件发生了。但是对警方来说,一日不将其绳之以法,一日就不甘心,后面的调查虽然没有新的线索,但是警方一直都惦记着这起案件,每次有类似年纪的犯罪分子出现,警方都要将其与这两起悬案的凶手进行比较,以求找到新的突破。
时间来到2007年7月22日,这天晚上上海普陀公安分局在公路上查获了一辆黑车,本来这应该是运管处去处理的,但是这辆黑车上警方搜到了一把自制手枪,这就不是开黑车这种罚罚款就能解决的小问题了。于是警方开始调查这个开黑车的司机,司机名字叫王强,年纪40多岁,个头在1米7上下,也戴着一副眼镜。王强对开黑车这事是认的,但是对这把枪的来历就说是以前的乘客掉的,自己从车上捡来的,为了防身没有上交。
对于王强的说法,警方没有多问,开始从档案库里调查王强这个人,想看看他以前有没有什么犯罪记录。这一查不要紧,发现他居然在五年前高静遇害案后面列出的421人调查名单里,原来他就是遇害人高静在职高的一个同学家长。当年警方就调查过他,但是最后发现没有作案时间,将其排除了嫌疑,现在他持有一把自制手枪去开黑车,算是撞到了警方的枪口上,于是这个王强开始重新走进警察的视野。
警方请来见过犯罪嫌疑人的两个人——小卖部老板娘和梁笑的母亲,让她俩辨认这个王强是不是曾经她们见过的那个戴眼镜的男人。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这两人对当年的那个戴眼镜的男人印象都很模糊了,至于是不是王强,两个人都不能肯定,这让警方陷入了两难。于是警方只能重新调查这个王强的犯罪可能性,从家庭开始调查,再到案发时的不在场证据,一连调查了好几个月,最后还是将王强的犯罪可能给排除了。
至此,这两起凶杀案算是正式成为了一起未破的悬案,同时也成了负责调查此案的杨浦区警方的一块心病。在往后的时间里,虽然警局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这起未破的悬案却一直被杨浦区警方记挂着,因为所有参与过侦破此案的警察都感到不甘,他们始终认为这个与之搏斗十几年的犯罪分子是个并没有什么犯罪经验,手段很拙劣的人,这种人肯定迟早会现出原形。
而与此同时,两名受害人的家属也因为案件的迟迟未破备受煎熬。沈女士的丈夫老刘在2015年突发疾病逝世,杀害自己妻子的犯罪分子未能伏法是他生前最大的遗憾。高静家就更加悲惨,她的爸爸在2016年撒手人寰,她的母亲因为受不了女儿的突然离世,在往后的十几年间常年因病卧床,精神已经不正常了。这两起悬而未破的案件留给两家的是无尽的痛苦,和永远也解不开的心结。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名手上沾有两条人命的犯罪分子会一直逍遥法外吗?答案是否定的。
虽然本案中凶手在两个犯罪现场都没有留下指纹,但是他在作案时是用绳子勒死两名受害人的,那这现场遗留的绳子上是否能检测出凶手留下的DNA呢?以前的刑侦技术的确不行,但是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的DNA检测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现代的刑侦技术已经发展到通过检查物证上犯罪分子不经意间留下的微小痕迹,进行微量物证的鉴定,从中就可以确认犯罪分子的身份。
2020年底,杨浦区警方再次将当年捆绑沈女士手的一根绳子送去刑科所生物物证室进行检查,果然在上面提取到一名男性DNA生物物证,这可是个重大突破,现在只要核查出这段DNA的身份基本上就能确认凶手是谁了。
警方首先将这段DNA生物物证与自己公安内部已有的DNA档案库进行比对,想从已知的犯罪分子中找到真凶,但是发现不匹配。然后警方再次拿出当年确定的421人调查名单,想在这421人中找到真凶,于是就分别通知他们来采血取证,最后发现还是不匹配,真凶也不在这421个人中。
那这真凶到底是在哪呢?
负责调查的警方并不放弃,他们再次将毕业纪念册拿出来,准备把纪念册上所有同学的家庭情况再次摸排一下,看看有什么遗漏的。皇天不负天下人,果然他们在摸排过程中发现一名叫韩乐的女孩,她的父亲并没有列到那421人的名单中。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韩乐父亲老韩在80年代初和韩乐母亲冯敏结婚,1982年韩乐诞生,但是一年后的“严打”老韩因为犯罪被抓了进去,被法院判了十年有期徒刑。在老韩服刑期间,冯敏在外面和其他人好上了,老韩自然也知道,出狱后两人又将婚姻维持了两年,后来实在是维持不下去了就离了婚。离婚后,老韩就出国去了新加坡打工,这一去就是很多年,包括两起案件发生的2001年和2002年。案发时,老韩根本就不在国内,那自然就没有将其列入调查名单的必要,所以当年没有把他列进去。
警方一查老韩的档案才知道,现在老韩已经回国了,早已经重新组建了家庭,现在人就在上海。虽然说他的确与本案无关,但是为了走个程序,办案的民警还是打电话让老韩来警察局采个血。老韩非常不情愿,一到了警察局就对办案民警抱怨说,自己和这事根本就是无关的,你们找我为什么不去找那个男人啊!
“哪个男人?”办案民警非常疑惑地问老韩。
“就那个男人啊!”老韩也是不解,他认为警方早就知道了,于是补充说:“就是冯敏后来找的那个男人啊!韩乐的养父——杨建国!你们还不知道他啊!”
杨建国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办案民警视野中,这起案件发生了20年了,这个名字是第一次听见。于是办案民警就让老韩好好说说这个人。
老韩对这个杨建国评价似乎不高,毕竟是拐跑了自己老婆的人。老韩告诉警察,自己在监狱服刑期间,因为妻子冯敏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很艰难,她有个初中同学叫杨建国,大概是可怜这母女俩,时不时就来看她们,接济她们一下,时间一长杨建国和冯敏就走到了一起。自己出狱后也知道了这个情况,于是干脆离了婚成全了他们,后来杨建国果然住进了冯敏家,至于他俩现在怎么样了,这自己就不清楚了。

本案的真凶——杨建国

得到了这个情报之后,警方马上开始查杨建国这个人。杨建国,1954年出生,上海奉贤四团镇人,他并不是个老实人,有过犯罪记录。他一共坐过三次牢,两次盗窃,一次诈骗,但是每次坐牢的时间都不长。1987年刑满释放之后,杨建国没有正当的职业,除了做做小生意打打零工,一直都是吃低保过日子。他和冯敏应该是在他坐牢出来之后才在一起的,但是让警方意外的是两人事后并没有领结婚证。
此时的警方并没有意识到杨建国这条线索的重大意义,就是想通过去冯敏家找到杨建国,把血液样本给采集了,把这个程序给完成了。到了冯敏家之后,警方扑了个空,杨建国现在已经不住在这里了。冯敏告诉警方,杨建国老了之后脾气大得很,和自己三天两头吵架,说要搬出去住,自己也管不了他,就随他去了。而至于韩乐当年为什么不把养父杨建国资料提交上去,韩乐是这样解释的,她认为杨建国和自己母亲是属于未婚同居,当着同班同学的面,说出去非常不光彩的,所以在提供父母资料的时候,她没有把养父杨建国的资料填上去。
警方因为在冯敏家没见到杨建国真人,警方就问冯敏要了一张杨建国90年代拍的照片,然后把这张照片拿给小卖部老板娘和梁母去看,她俩一致认为照片上的这个人和自己见过的那名犯罪嫌疑人非常相似,这下杨建国的作案嫌疑大增。

模拟画像和真凶的比对

2021年3月14日,警方通过查户籍资料找到了杨建国现在在奉贤区某小区的住处,但当警方敲门时却发现里面没人回应,这个杨建国去哪了呢?警方从物业那里调取监控发现,在3月13日下午杨建国从外面回到家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现在他一定还在那里。于是,3月15日凌晨,警方强行撬开门锁,却发现杨建国家里一条血迹,杨建国躺倒在床上,已经割腕自杀多时了。
警方马上提取杨建国的血液样本,拿去和物证中提取的生物样本进行比对,最后发现两者完全一致,杨建国就是让警方苦苦追寻了20年的真凶。只可惜,虽然真凶已经浮出水面,但是却让他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让人感到遗憾。
事后警方发现杨建国割腕的伤口非常深,这是平常人不能做到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他察觉到自己已经被警方发现了吗?其实并不是,经过调查警方发现杨建国已经是胃癌晚期,自己时日无多,可能不想再受病痛折磨于是选择了自杀。

监控中杨建国留下最后的影像

虽然真凶自杀了,但是他却留给了警方一个巨大的谜团——他的作案动机是什么?在后面的调查中,冯敏告诉警方,这个杨建国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却早早就买了影碟机,平时会买一些色情光盘回来看。
后来警方结合后续调查分析,在2000年左右,冯敏曾经生过一场病,可能是杨建国觉得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于是就偷偷翻看了养女韩乐的毕业纪念册,把目标放在了这上面。他第一次之所以选择去刘思佳家,可能看名字认为刘思佳是个女生,当他发现只有沈女士一人在家时就准备对她下手,但是没有施暴的原因,可能是他第一次作案太紧张或是沈女士言语上对他有激怒,于是杨建国就勒死了她。而后面一起高静案也很好解释,因为当天被害人是生理期,杨建国又没有得逞。
或许警方的这个解释不是最完美的,但是现在真凶已经死去,他真正的作案动机或许再也没有人能够知道了。
最后可能会有人有疑问,杨建国的养女韩乐会不会是他的帮凶呢?警方通过调查排除了这种可能,因为当年韩乐时常会去梁笑家里玩,平时都是走她家的601室大门,而杨建国当天去梁家却是敲得602室大门。如果韩乐是他的帮凶一定会告诉他,去梁家直接敲601室大门就行了,杨建国去敲602室大门说明他是按照毕业纪念册上的地址去的梁家。
但在这里,三叔提出一个疑问,在虹口公安分局那场特殊的班会上,当韩乐看到那张模拟画像时,她难道没有认出那张画像像自己养父吗?这些或许只有她自己知道,当年她在看到画像电光火石之间的一个决定,的确是让杨建国又多活了十几年,但是她未来会不会活在愧疚中,这就不清楚了。
至此,这起由一本毕业纪念册所引发的悬案,算是依托着最新的刑侦技术完美告破,也算是告慰了两名死者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