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论语·雍也》中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想成功首先要让别人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共同组成儒家的道德准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重在“立己”。这里的“立”,意为仁德。在浩瀚的中华文明史上,许多儒雅志士都推崇“仁德”思想,这也成为自古以来治理国家、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宝”。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君子之道的核心内容是仁、智、勇,以“仁”居首。“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克己复礼为仁”等名言,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由此可见“仁”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性。

西汉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戴圣在《礼记》中讲“仁者莫大于爱人”,呼吁去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强调要善待人、友爱人。

三国时期的儒家学者王肃在《孔子家语·王言》中提出了“故曰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的观点,向我们诠释了“仁德聚天下,圣明举天下”的题中之义。

宋代理学家朱熹更是发出了“仁者,以天下为己责也”的感慨,这与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一脉相承,凸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爱精神。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贵于“达人”。“达”即为“和”,也就是和睦、和顺、和谐。“和”是东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主张开创了中国“和”文化的先驱;《左传》“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勾勒出了和谐社会的图景;《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描绘了一个“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

不仅如此,古人对“不和”带来的影响也有很深的见地。《尚书·多方》中“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尔室不睦,尔惟和哉。尔邑克明,尔惟克勤乃事”,意在警示后人,身不和则心不静,家不和则事不顺,邑不和则政不宁。

张载《正蒙·太和篇》中指出:“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揭示了“和”与“仇”的因果关系。《明儒学案》中则提出了“天下之事,行之以和则行,不和则不行,故和为天下行事之达道”的至深哲理。这些思想虽然带有阶级色彩,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由此可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实质就是“仁”与“和”,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仁爱”与“礼和”,二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就主张以人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德行上,提倡仁爱,崇尚礼仪,推崇道德;在人际关系上,倡导“和为贵”,以信取人,与人和谐共处。后来,不同历史时期对“仁”“和”都赋予新的不同的涵义,但基本上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延续与传承。

汉代哲学家董仲舒强调“仁在爱人,义在正我”,认为“仁”的对象是他人,“义”的对象是自己;“仁”的重心在爱人,“义”的重心在正己。也就是只有严格地要求自己,宽容地对待他人,才能不断地磨砺自己的个人品质,从而保持身心的平衡,与他人、社会相和谐。

宋代朱熹的“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与欧阳修的“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异曲同工,都道出了以“仁”“和”为交友处世的准则,才能达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界。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