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魔王君。一个持续优质内容的创作者,专注底层逻辑看懂赚钱的本质真相。点击右上方“关注”,定期为大家分享有价值的干货、商业思维逻辑以及赚钱的那些事。

「信用资产」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用资产」是什么?

引入一个概念,「信用资产」,简单在这里来说,「信用资产」是指你仅凭个人信用无需做资产抵押能从银行借到多少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直白讲就是银行给予的授信额度。

好比银行给予了你一个钱包,往里面放了些钱,唯一不同的是,有些人的钱包大些,有些人的钱包小些,还有一部分人则是没有资格。

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还会出现有些人没有资格呢?

信用资产注重的是信用,也就是没有信用的人银行是不会借钱给他的,这里的「信用」包含两层意思,代表两种极端人群:一种是在银行毫无信用记录的人,简称「白户」;一种是在银行信用记录很差、有逾期或者借钱不还之人,简称「黑户」。

很多人不明白,在流量代名词中,「白户」就相当于新用户啊,是银行更应该争取的才对。怎么就会借不到钱呢?

在银行看来「白户」就代表着未知,而未知就意味着「风险」,银行对于风险是极度厌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户」这里还分两种,一种真正的小白,另一种则是隐藏的老手。银行拒绝的原因在于惧怕这个白户是个「老手」,因为老手摸透了银行的规则,但凡那些上征信的贷款,他一律不碰,所以银行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欠了多少钱,是不是来自己这里捞一把的。

「黑户」更不用说,银行借钱给他就是在做慈善,给他发工资了。

所以这里你要感谢吃你这只「螃蟹」的第一个银行,因为是他们承担了「未知」的风险。

「信用卡」是银行的一盘大棋

直白讲,信用卡是银行诸多业务中造血功能最强的一个,很多商业银行靠此弯道超车、业绩长虹。

信用卡的常规操作是靠「刷卡消费」来给银行贡献「手续费」,这操作什么都好,就是回报周期长,回报周期长就意味着要沉淀着大部分资金,这显然是小型商业银行所耗不起的。

现实困局是,市场存在竞争,商业银行要想生存就必需得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存与弯道超车的双重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不同资质的用户,商业银行在「信用卡」这一块大蛋糕上也动了心思,撕破了那块「遮羞布」,硬生生把用户拉到谈判桌上来。

大量发行信用卡避免不了「多头授信」的紧箍咒,银行是深知这一点的,但同样水至清则无鱼,在商业行为中只要市场存在竞争,就会有操作空间。

因此信用卡的发行除了扩展新用户的基本属性外,还与商家达成了合作协议,比如前几年,老卡友应该知道乐视电视吧,那个时候只要同意买乐视电视,基本都可以批某光银行卡,一台电视2000多,额度给个15000元。

后来的某发银行有样学样,更狠,让用户去购买3999元的新秀丽拉杠箱,就给批卡,就给额度调整。非常直白,只要你同意,就给你批卡,额度就给你调整。那个时候对于中介来说,就是一个春天,很多人靠这个发家致富了。

躲在暗处待解锁的「现金分期」

市场不是无限大,蛋糕也不是无限大,当跑马圈地的时代结束后,随着国家政策管控调整,很多人发现如今银行在批卡审核这一块日趋严格,而且额度上也越来越小家子气。

增量时代银行得跑马圈地,因此不得不用「放水」来争取用户;存量时代银行要生存,只能在「质量」上动手。

本身,银行就是靠做资金掮客的「贷款业务」来起家的,深谙此道的他们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弊。

银行利用「信用卡」本身是一种揽客行为,已经筛选掉大部分不符合资质或者资质差想贷款的用户,从「风险」角度来看已经规避了陌客的未知风险。

同时,信用卡还有天然的规避属性,针对央妈对「贷款」发放业务的监管,信用卡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缓冲带。

信用卡的「现金分期」贷款,额度从几千到几万不等,最高的可以达到30万。还款方式这一块更为便捷,直接抵扣信用卡的额度,这也是有些人信用卡账单会呈现出「负数」的原因,额度都被扣成负数了。

「现金分期」有哪些陷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额度内还是额度外?

最坑人的是额度内的「现金分期」,也就是拐弯让你来做分期,很多客服在致电的时候美名其曰:先对你的额度做了冻结,每个月还进去就会解冻部分额度。

这种玩文字游戏的,换脾气不好的卡友会直接叼飞,真把卡友当小白了。

额度外的现金分期额度,基本针对的是银行认定的优质客户才会解锁,基本都是「邀请制」。这种才是真正的现金分期。

二、现金分期明明是贷款,为什么说是免息只收取手续费?

首先,针对贷款,银行只有等额本金、等额本息、先息后本这三种常规还款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等额等息、手续费这又是什么操作?

这里,就是银行以及诸多贷款机构在玩的文字游戏,特别是以前的P2P这些民间的贷款机构,往往你如果特别留意它的贷款协议的话,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费用。同时,这也是为了规避政策监管,让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现今,国家规定的对贷款利率认定最高不得超过同期LRP利率的四倍,折算成年化率的话是15.4%。

实质上,大部分银行的贷款利率都会超过这个数,而他们就是利用「等额等息」、「手续费」来弱化大家对利息的这种概念,让人误以为利息低或者只有手续费。

简单举个例子,如你的分期手续费是0.8%每月,你认定年化率只有9.6%,而实际资金成本要高于这个数,大概是1.5倍的样子,如果期数达到24期或者36期,基本两三年下来,你给的利息都占到本金的40%以上。

而且你的资金使用率实际上是很低的,银行要不就拿着收回去的本金继续放贷给你,要不就是给到其他人那边去。

这也是为什么银行这么热衷贷款业务,毕竟它带来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三、信用卡存量时代,现金分期是精细化运营的影子。

信用卡存量时代,可以直言不讳地说,高额信用卡已经是臆想,也就是你很难再看到一个普通的卡友单卡能达到30万的高额度。

这在银行看来,这资金贡献率与风险等级极为不相称,主要原因也是银行也被「消费主义」吓到了,因为很多卡友的资金用途存在很大风险。

如今的现象就是,很多人把借钱的能力等同于赚钱的能力,落实到在行为层面上是一个月收入不到1万的人他可以一个月花个3、4万。

这就是很多人成为「卡奴」的核心原因,对风险的不敬畏导致出现债务危机。

与其这样风险不对称,银行的做法就是利用「现金分期」来增加持卡人的资金成本,起到一个「风险对冲」的局面。

基本上银行可以在3-5的用卡期限内,将从你身上赚取远高于你信用卡额度的利润,以此来规避债务违约产生坏账率的风险。

持卡人只有意识到,别人的钱始终是别人的,离场才是最终的宿命,这样才不会在泥潭中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