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男永远都是不可选择的对象,然而在婚前,其实是比较难发现对方的真面目,男人为了能成功把媳妇娶回家,也是能演能骗,他知道暴力会吓跑对方,便在婚前收敛自己的行为。一旦步入了婚姻,男人完成了娶妻的任务,便暴露出了本性,又因为不少人有着“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的思想,还劝着被打的妻子,要包容,感化丈夫,以后会好的。

不过家暴致死案发生了一桩又一桩,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重视起家暴,不再将家庭暴力认定为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芳(化名)于1984年出生在湖北的一处偏僻山村,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偏僻山村与外面的世界建立起了联系,小芳心有憧憬,但由于一些旧思想的残留,小芳并不能获得与男性一样的机会,比如小芳的父母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女儿应该早点嫁人,没必要读太多的书。

但小芳实在太不甘心了,她想要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因此铆足了劲考上了武汉的一所专科院校,毕业后,小芳前往了广东打工,其实比起其他竞争者,小芳并没有占到多大的优势,不过小芳的心中始终有股劲,想过得好,她并不怕苦也不怕累,肯脚踏实地,一点点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广东到浙江,从年纪轻轻到尴尬的三十岁,小芳略有积蓄,却也到了该解决终身大事的年纪,尽管小芳有自己的想法,很想挣脱那道无形的束缚,事实上,与村子里的其他同龄人相比,小芳也的确太不一样了,在外面敢拼敢闯,到了三十岁也还没有结婚。

不过村里人才不在乎小芳在外面到底赚了多少钱,她三十岁还没结婚就落人口舌,父母催婚的电话也是打了一通又一通,并且认为小芳三十岁还没嫁人是没有男人要,现在他们只希望小芳能够嫁人,有人要就不错了。

小芳撑不住压力,回到了老家,接受了相亲,而余某给予小芳的第一印象不错,且余某也愿意娶小芳,再加上父母、媒婆等人的劝说,小芳答应了下来,迅速与余某步入了婚姻。

如果小芳能够提前预知自己的结局,那么她宁肯单身一辈子,也不会嫁给余某。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小芳成了余某的妻子,进入到了余某家,却发现婚姻并不是自己努力、懂得忍耐就能够变好的。

余某的家庭氛围有很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余某自然也不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丈夫,小芳先后生下了两个女儿,可想而知她在婆家的处境,公公婆婆以及丈夫对她的意见很大,丈夫对其拳脚相向,公公婆婆即使知道,也不会劝说、阻止儿子。

但小芳也是母亲怀胎十月生下来的,虽然在农村里广泛流传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父母看到小芳身上大片的瘀伤,终究还是于心不忍,把小芳接了回去,之后,余某又苦苦挽留,向小芳道歉,保证自己不会再犯,让小芳看到孩子的份上原谅他。

看到余某这样,小芳的父母以及邻居都认为余某已经真心悔过,也帮着劝,因此小芳回去了。可是什么都没有改变,余某依然会对小芳使用暴力,然后又低声下气的道歉,但下一次却只会打得更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小芳有过没法忍受的时候,可大家被余某的表象所蒙蔽,而且拳头又没有落在他们的身上,所以很多人都劝小芳不要离婚,余某会改变的。如此过了五年,小芳已经到了极限,于2020年9月在一次家暴后向法院提起了诉讼离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小芳与余某已经是必然的了,只是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还存在些问题,2021年1月8日,法院和鉴定人员跟着芳芳去到了两人的房子做评估鉴定,做完评估后,法官和鉴定人员走了,但由于要换锁,因此锁匠还和与小芳待在一起,结果却遇上了拿着斧头的余某。

小芳连忙喊锁匠去报警,其实这样的一幕早已在小芳的脑中设想过很多次,她觉得余某会杀了她,所以早早写了遗书,交代了一切:如我遭遇不测,将我葬于阚家冲水库山顶,越高越深越好。

婚姻生活让小芳感到绝望无比,本来以为这次能和余某离婚成功,自己将开启一段新的人生,还规划过一个人抚养两个女儿的未来,但这一切都不会再有了。

警方赶到时,小芳已经被砍成重伤,即使送往了医院,最终还是经抢救无效后死亡。经法医鉴定,小芳被砍了21刀。

余某随后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捕,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综合案件的全部情况,余某杀害小芳的行为已经不单单是家暴,主观恶性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10条、第16条则明确了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是从严和从宽的重要依据,在适用刑罚时必须充分考虑。

目前该案还在审理中,相信法律会给出一个公正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