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苏式进攻手榴弹,壳体轻薄,没有预制破片

通常来说人们印象里进攻代表威力大,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因为进攻往往意味着对于机动性等方面的要求,这会在体积、重量、以至于威力上都有所限制。

防御性的武器,往往有着固定架设、对体积、重量、威力、物资消耗都相对宽松的限制,反而更注重威力射程等方面的指标——进攻手榴弹和防御手榴弹之间的差异就符合这个规律。

进攻手榴弹内部往往没有预制破片,只有少量炸药和外面的只能形成很少数量、单个体积细小、破片质量很轻的单薄壳体。

这样就使手榴弹的杀伤范围较小,主要依靠冲击波的作用;士兵可以在较近的距离上、与目标之间只有较为薄弱的障碍掩体时也能使用。

他们甚至可以在向远处投出手榴弹以后,不需要趴倒或者躲入掩体后方,而是继续持枪向敌方发起冲击。

图:铸铁外壳的防御手榴弹,爆炸时会沿着这些沟槽形成大块的破片

而防御手榴弹则相反。早期型号常常用一体式的铸铁外壳降低成本,比如著名的“菠萝弹”样式;在爆炸以后,壳体会沿着薄弱的纵横沟槽而裂开,那些凸起的铁块就成为主要破片到处飞散。

这些破片个大、沉重,能够保持高杀伤力飞出很远。因为这种杀伤能力上的差异,经常有人只把进攻型手榴弹叫“手榴弹”,而防御型手榴弹则被叫为“手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出于简化制造和装配等因素,很多防御手榴弹的破片不是钢珠,而且上图中的半预制钢丝破片——它按照均匀的间隔在钢丝上压制出深槽,爆炸以后钢丝就沿着这些槽碎成一段一段的破片

而新一代防御手榴弹为了减小重量和体积,更易于携带,则在设计中将主要杀伤破片改为钢珠等设计。防御型手榴弹投出以后,士兵就得立刻隐蔽好,以防自己也被破片杀伤——这种要求显然是更不适合于进攻,但是对于防守作战却很有利。

图:RGD-33手榴弹就是一种早期的攻防两用设计,右侧是手柄,装上中间的基本战斗部就是进攻手榴弹,再套上左边的破片外套就是防御手榴弹

出于后勤管理供应和作战方便的考虑,一直有很多国家都尝试将进攻和防御手榴弹合为一体,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攻防两用手榴弹。

这其中既有通过调整破片重量、阻力、数量,控制杀伤范围,在安全性和杀伤性能上进行妥协的型号。此外也有积木式结构的设计——以进攻型手榴弹为本体,用装满预制破片的外套作为配件,当手榴弹插上这个外套以后就变身为防御手榴弹,虽然管理和使用上稍微麻烦一些,但更能兼顾安全性和杀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