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中生造“无人自行车”获丘成桐奖,或将实现高考“加分”。

很多人小的时候都当发明家的想法,只不过,一些学生随着课业的紧张就将自己的那些“小想法”抛之脑后,但是也有学生坚持不懈,在学习之余也不忘自己科学发明的“小目标”,杭州九中的高三学生时沐朗,就是这样一位学生。

近期,时沐郎凭借“辅助驾驶自平衡自行车”项目,荣获2021丘成桐中学科学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时沐朗自小学三年级开始对信息技术感兴趣,五年级做了一个能实现人机对话的机器人,高二时发明了“会写诗的机器人”。他喜欢捣鼓相关技术,爱看国际期刊论文。在造车的近一年时间里,时沐朗编写代码、做仿真实验、不断调试系统,最终顺利发明出这辆自行车。

这辆自行车可以通过车把手的“眼睛”和坐垫的激光雷达,把数据实时传回到后轮上方的“中央大脑”,在保持平衡的同时按最优路径行驶。时沐朗凭借着自己的技术和想法,发明出无人驾驶自行车,堪称自行车版的“特斯拉”,成功斩获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也算是荣耀之至。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于2013年正式设立,下设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和丘成桐中学物理奖。

自2012年起,清华“拔尖计划”便面向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获奖学生,金银铜奖学生可直接获得学科专业面试机会,优胜奖学生还可参加自主招生笔试。2014年起,清华大学为“丘成桐中学物理奖”的获奖学生,提供入选清华“拔尖计划”的机会。获得“丘成桐中学物理奖”的学生,通过“拔尖计划”笔试后,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认定,在高考录取中,将享受最高降至一本线的录取优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时沐朗将爱好变成努力的动力,为自己的高考,实现了“加分”。

笔者以为,时沐朗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下高中生的风采,其实他的成功虽说不可复制,但是也能够引发很多人的思考,想要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学生,除了自身的天赋之外,家长的引导与支持也很重要,所以说在多方努力之下才能够让学生有所成长和进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学生更是如此。生活中总有些父母在对待孩子的爱好时候,往往觉得影响学习,强迫学生暂时放一放。这样的要求在面临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尤其明显。实际上,当家长发现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时候,家长应该试着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一成不变,学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家长也应该与时俱进,对于学生的爱好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支持,会让学生激发学习的动力。

而孩子们,在兴趣的引导之下也许会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来。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孩子的培养,要转变“听话”就是“好孩子”的观念。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应该学会尊重那些敢于打破常规的孩子,而且对于做错题的孩子报之以宽容之心。教育应该回归到育人之上,而非一味追求成绩,更应该看重孩子思考的过程,而非结果。

同时要重视孩子的“天赋”,在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也要给拥有特别“天赋”的孩子成长的空间,减少扼杀孩子“天赋”的机会,避免出现削峰填谷的教育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强则国强,中国科研的腾飞,必然先是科研人才的腾飞。科研人才的培养,也必然要从这样的优秀学子开始!

而沐朗身上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虚心求教的学习精神,都是当代学生应该效仿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学生,用自己的学识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