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先生这句名言,历来受世人推崇,成了许多立志投身社会,报效人民的有志之士的座右铭。同样指引着他们人生前进的方向。

残疾农民夫妻对待“敌人”决不屈服的精神,一只手两条腿为4名孩子撑起一片蓝天。23年后,亭亭玉立的女儿甘为“孺子牛”以及做父母的“屋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顺东李国秀夫妇

儿时眼中的父母

我叫张光琼,父母是一级残疾人。自我记事起母亲(李国秀)就没有手,父亲(张顺东)只有左手,后来父亲又失去了两条腿。

幼时不懂事的我,曾嫌弃父母是残疾人。我很羡慕父母身体健全的孩子,他们可以尽情地躺在母亲怀里;他们出去玩时左手拉着父亲,右手牵着母亲玩“飞机起飞”的游戏。

而我跟父母出去,一只手拉着父亲的独手,另一只手只能扬在空中。母亲投来愧疚的目光,走路歪歪扭扭的父亲突然蹲下来,露出大门牙对我说:

“闺女,我们来玩金鸡独立的游戏,谁输了要被弹脑瓜崩。”

“脑子灵”的父亲,让母亲露出幸福微笑,但每次玩金鸡独立的游戏都是父亲被弹脑瓜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顺东夫妇在医院

有着“天南铜都”美称的中国-东川是我的家乡。东川,素以资源枯竭和多发的泥石流为外界所知,曾是昆明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区。

从东川城区出发跨过三山两河,翻过一片山岭,一眼望去就是山洼里的乌龙镇,顺着“之”字型山路往上爬,再拐下一个大坡,“芭蕉箐”村到了。

听长辈说我才知道:原来母亲生下来就没有手,只有两条腿。父亲六岁时误抓高压线失去右臂,两个脚后跟也受伤严重,只能用前脚掌支撑走路,看起来就歪歪扭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乐观的张顺东夫妇

父母奇迹般地组建家庭

在村乡看来,我父母极不适合组建家庭。“一只手、两条腿,日子如何过下去?”

父亲小时候,亲戚常常和他开玩笑:“等你长大成人,我给你找个镇上的姑娘做媳妇。”大伯和母亲(李国秀)初中时同在一个学校,父亲私底下曾问大伯:“李国秀长得咋样啊?”

也许是缘分!

1993年,父亲和大伯去卖烟叶,他和母亲一见钟情:“个子不高,但眉清目秀”。

母亲同样对父亲心生好感:“一双白鞋子,结实的身板,有点小帅”。

父亲追求母亲却遇到了阻力,女方长辈担忧:“两个残疾人结合在一起,往后的日子该如何过啊?”

张顺东夫妇

村乡习惯叫父亲“张老东”:虽然“张老东”少了一只手,但背松毛、背谷子和挖地等不弱于人。

朴实能干的“张老东”一有空就往李国秀家里跑,帮着干这干那。勤快的小伙终于获得女方长辈认可:

“总不能棒打鸳鸯吧,看小伙子的表现,俩人在一起想必不会饿肚子。”

同年,父母结了婚,成婚后夫妻俩更默契了。春天到了,农忙开始。白天干不完的农活晚上得加班加点干,错过节令就会影响粮食的收成。

漆黑的夜晚,夫妻俩的身影出现在田里,妻子用头和肩膀夹住手电筒,为打田埂的丈夫照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里找菜

进入冬天,家里养着几头猪以红薯为食。每次去地里挖红薯,父亲扛着锄头背着背篓走在前面,母亲亦步亦趋跟在后。

到了红薯地,父亲放下背篓单手用力举起锄头,从泥土里刨出红薯。母亲脱掉鞋子,先用脚去除红薯表面的泥巴,才用脚夹起扔在背篓里。

村乡回忆说:小山坳的土地上,常常能见到一对形影不离的夫妻。

丈夫对妻子说:“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脚。”妻子回应:“你是我的手,我是你的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花浇水

双脚把我抱大

母亲常为一件事落泪: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对孩子最大的亏欠是,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拥抱。

别人的孩子是用手抱大的,而我的孩子是用脚抱大的。

1994年,我来到这个世界后,父母的担子更重了,天蒙蒙亮他们就出门。种玉米时,父亲刨坑母亲播种;收玉米时,母亲背着背篓父亲单手掰玉米。

母亲嫁过来前从未切过菜,嫁过来后看着辛苦忙碌的父亲,她开始训练用脚切菜。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脚能切菜了,后来更是能用脚穿针绣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默契掰玉米

撑起一片蓝天

弟弟出生后,父母的担子更是一天比一天重。父亲说咬咬牙总会过去的,可后来发生了一连串祸事,差点压垮不堪重负的家。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福祸。

大伯生病去世后,伯母又意外不在了,留下两个可怜的姐妹,抚养大伯两个孩子的重担落在了父母亲身上。

生活很苦很累,尤其是对于残疾父母来说,但他们没有被“敌人”打倒,反而为我们姐弟4人撑起一片蓝天。

李国秀洗菜

2013年,我读高三那年,是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父母为凑够我参加艺考的费用,除自有土地外又另租几亩土地耕种,养猪数量增加到十几头。

除吃饭睡觉外他们都在不停干活,父亲原本就有病痛的脚跟发炎了,脚肿得碗口大。有时鞋内会留下血迹,晚上洗脚水都是红的。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父母高兴地捧着通知书:“流汗流血很值得。”父亲发炎的脚越来越严重,已经到截肢的地步。

我哭求父亲赶紧去医院治疗,但他笑着说:“治病要2万多元,如果拿去治病了,你还如何上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顺东开三轮车

“书我不读了,我可以去打工。”我哭泣着。

父亲最终说服了我去上大学,而他强忍脚跟疼痛拖延治疗。在这里我要感谢国家好政策,同年我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原先2万余元的费用,如今1000元不到帮父亲成功截肢治疗。

我永远会记得:“我读大学,是父亲用脚换来的!”

“铁人”父亲截肢一个月后就装上了义肢,别人都是术后恢复一年半载再装。

失去一只脚的父亲买了辆机动三轮车,他把三轮车当做新的腿,周一、周四、周五街天用它赶集卖包谷种挣钱。这小生意一般人瞧不上眼,但父母一干就是十几年,虽然挣钱少却能贴补家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卖包谷种

每当到街天,天还不亮,他们就出门了。母亲说:“种地讲时令,卖包谷种也要赶早,等天亮了再走,好摊位没了,还耽误生意”,坐在机动三轮车斗里的她,两条空荡荡的袖管摇来摇去。

后来父亲又做了几次截肢手术,又失去了一条腿,苦难日子熬着熬着总算过去了。

家庭的原因,从小我就知道读书不易。渐渐地我喜欢上教师这个职业,想当一名教师,我想把“孺子牛”的精神带给更多人,身残意坚的父母为我提供了力量源泉。

2017年,我从师范学院毕业去到嵩明教书。在学校我是一年级大队辅导员,负责上美术和数学两门课。

小时候父母是我的天,现在长大工作了我要做父母的屋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顺东家庭荣誉

结语

用汗水血水浇灌,梦想总会开花。张顺东一家,在2018年至2021年间,荣获过省道德模范称号、全国道德模范称呼、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全国文明家庭”和“全国最美家庭”。

身残志坚的张顺东夫妻俩打倒了无数的“敌人”,争气的大女儿成为了一名教师,她将为更多人带去“孺子牛”的精神。

张顺东夫妇用实际行动证明:“心中有光,何惧前路;一颗草顶个露水珠,每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会像小草一样幸福。”

小时候父母是孩子的天,长大后孩子是父母的屋檐。

感谢阅读,关注@花豆老舒,听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