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前减量是一种常见的策略,不仅力量举和奥林匹克举重运动员会经常使用,在其他项目中也可以使用,比如铁人三项、田径、耐力比赛等,只要是在单天内进行的比赛都可以使用这种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赛前减量意味着使用减少训练容量的方法,来达到减少疲劳、提高潜力(强健度)的效果,而这个效果则会直接从运动表现中体现出来。赛前减量和之前谈到的减量非常相似,但是二者有不同的目的。

► 减量的目的通常是通过减少疲劳,来继续产生进步。

赛前减量的目的则是让运动员在比赛日时能达到最佳运动状态,这个过程也被称为 “冲刺”

赛前减量的方式

► 在离比赛大约还有1~4周的时候,开始赛前减量。赛前减量期的具体长度,应该根据超负荷周期的长度,以及你积累的疲劳程度决定。

► 在赛前减量期间,将训练容量至少减少13,最多减少23。

► 在赛前减量期间,训练强度保持不变,或者只小幅度降低(不超过10%的降幅)。或者,如果你采用更长时间的赛前减量期(3~4周)的话,则训练强度可以小幅增加,作为线性周期计划中“容量减少,强度增加”的一部分。

► 在快要比赛的时候,训练容量的减少也可以通过赛前1~3天直接休息的方式达到。

► 但是,有一些研究表明,在比赛前24~48个小时里进行一次比较轻松的“准备训练”,有可能对运动表现有进一步的帮助。因此,更好的做法可能是在比赛前的1~2天,进行一次容量极低、RPE极低的训练。

以上方式,是基于目前的科学研究而总结出的最有效的赛前减量的方式之一,可以让你在比赛日发挥出最大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面举一个例子,针对力量举运动员的简单赛前减量方案,假设这位运动员在距离比赛还有2周的时候开始减量。

赛前减量的参考示例

► 在离比赛还有2周的时候,开始将三大项安排在某些训练日里,并且尽量参照比赛顺序(深蹲、卧推和硬拉)。使用低次数(1~3次)的方式训练,但是强度保持在你平常做4~6次时使用的重量(即1RM的75%~85%)。这样做,可以让你保持训练强度但力量不下降,同时通过低RPE的方式加速恢复。另外,通过将三大项集中在同一天练习,也直接增加了每个主项动作的练习频率,这样不仅增加了对于比赛的专项性,还可以防止训练容量由于次数下降而降低过快。

► 在每组中都少做几次,让每周的主项动作容量减少50%~70%。

► 继续进行辅助动作,但是将所有动作的组数都减半。

RM:次数极限力量

► 在离比赛还有2周的那个小周期里,进行开把重量试举。这里的意思是,在比赛前的那个周六(假设你周六比赛,就是离比赛还有7天的时候),模拟比赛开把。这时的RPE一般会达到7.5~8.5。

► 比赛当周和比赛前一周进行同样内容的训练,但是在赛前1~2天进行最后一次训练,只需要把主项动作进行1次,达到4~5RPE就可以了,不要做包括辅助动作在内的其他任何动作。另外,本周的最后一个“训练日”就不存在了,因为这个训练日就是你的比赛日。

RPE:主观感受费力程度

最后,请不要忘了比赛中重量选择的重要性。如果你报把不理智,哪怕训练和赛前减量做得再好,也可能在比赛日“踩到雷”。

想了解更多高效健身的知识,可参阅《肌肉与力量全书:用严谨的科学构建关于健身的完整知识体系》。

以上内容来自《肌肉与力量全书:用严谨的科学构建关于健身的完整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