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氏中医儿科温馨提示,2022年1月5日,小寒节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寒既有冬天的寒湿,又有早春阳气的萌动。此时如果孩子调理不当就很容易生病。

小寒节气,孩子要注意保暖,又要注重冬天补肾,还要兼顾着为来年春天的升发做准备。

所以固肾、健脾、暖心,哪个都不能少。

固肾+健脾+暖心

肾是先天之本,主水、藏精、纳气、生髓,冬天对应肾脏,本就是该调理肾脏的季节。

小寒是全年寒湿最重的,这时固肾,是给肾全方位的保护。就像补漏风的房子,把破的地方补好,寒风就不再吹进来。是对肾的保护,也是对体质的保护。

脾是后天之本,主运化、统血、升清。

古代都是长夏健脾,因为那时没有空调、没有滥用抗生素、没有那么多过度喂养。孩子天生脾常不足。后天喂养不当、生活环境、习惯问题,造成现在90%的孩子脾虚,四季健脾早就该摆上日程。

脾统血,心主血,健脾暖心,才能暖气血,孩子才不会时常怕冷,手脚冰凉。

在小寒做好固肾、健脾、暖心,既是为冬天防寒保暖排湿气,也是为孩子春天的升发打底子。

如何固肾,暖心脾?

孩子的体质调理离不开饮食,所以选对吃的是第一步。

山药、莲子、红薯、茯苓、糯米、红豆、胡萝卜等,都有健脾功效;黑米、黑豆、板栗、黑芝麻都可以补肾,这些都是给孩子做菜、做汤、熬粥的好食材。

糯米红豆饭

准备

红小豆100g、糯米100g,油、盐、芝麻少许;

做法

1、红小豆加清水入锅,煮开后10分钟关火。

2、炒锅内放油,烧热后放少许盐,放生糯米用小火不停翻炒。

3、炒到糯米微微发黄,把红豆连汤一起倒入锅中,小火焖熟。

4、芝麻放锅内(不放油)小火炒香后,撒在焖好的糯米红豆饭上即可。

注意

1、适用于1岁以上孩子和大人;

2、要选红豆,不要选赤小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糯米性温,能温肾、补虚、补血、补脾肺,但比较黏腻难消化,脾虚积食的孩子本是不能多吃的。但炒到焦香后再焖熟,糯米就会变得很容易消化,脾虚较弱的孩子也可以吃,而且炒过的糯米还有健胃的效果。

红豆性平,既能祛湿,又能养心益血,而且还能“泻”的作用。糯米相对黏腻难消化,配上红豆的“泻”,就正好平衡。

日常生活要规律

运动

动则生阳,运动可以帮助孩子生出阳气。

但冬天主藏,运动到微微出汗就好,大汗淋漓反而会让孩子丢失大量津液,还容易感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睡觉

很多家长不知道,睡觉也是帮助养阳的一种方法。

冬天储存的阳气越足,孩子升发的劲儿就越大。晚上9点半前睡觉,第二天7点后起来,养护阳气又不错过生长激素的分泌。

利用穴位

足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首穴。

睡前泡脚也能帮助孩子行气血,扶阳气。穴位贴贴在涌泉穴,也能帮孩子引火下行,引水上行,帮助孩子达到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