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全境管控居家抗疫期间,3位“铁人”种子选手上演花式逃避防疫之铁人三项。

分别是铁人游泳、铁人自行车与铁人越野,他们为什么逃避?逃避的真相又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号选手——铁人游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西安周至渭河大桥封闭时,这位选手为了回去周至老家,在这严冬之际,冒着冰寒趟过渭河,在渭河南岸涉水过河时被困河道滩地,6个小时。

幸好防疫人员及时发现并赶来救援。后得群众调侃外号“渭河冬泳浪白条”。

2号选手——铁人自行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选手在得知西安即将封控的消息后,当晚直接骑了一辆共享单车,从西安莲湖区出发夜行10个小时近100公里,沿途躲避疫情防控检查,最后丢弃共享单车步行进入淳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个人也曾经也尝试过做一名骑行者,一天在平坦的柏油路上骑几公里都会觉得腰酸背疼小腿抽筋,但这位铁人更狠,起的还是共享单车,而且是连夜,重点突出这个‘夜’字。半夜乌漆麻黑的环境、没有灯光视野极差、零下几度下着雪、沿途还有几十公里上坡、车子还没有变速器。

从晚上8点,骑到次日6点,还是共享单车,这是什么毅力?什么身体素质?什么质量的自行车?

连骑车带走路共10个小时,里程数是80公里,放在古代都快赶上骑马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了。

古有关云长千里走单骑,今有淳化硬汉骑车百里,后得群众调侃外号“淳化夜行单车侠”。

3号选手——铁人越野。

这位选手从咸阳机场出发,从鄠邑区步行进入秦岭山区,用了整整八天八夜回到安康,都不知道沿途食宿水电问题是怎么克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男子为躲避疫情管控,还多次躲避沿途镇、村疫情监测卡点防疫人员检查。

全程118公里,就算全程高速也需要近2个小时的车程,而可怕的是,这位选手走的不是直线,也不是高速,而是跋山涉水,翻阅秦岭主脊,所爬的最高高度接近了2100米,要说走路的体力就已经高人一等,爬山大家都知道,200米的山一般人都气喘吁吁累虚脱了,2100米是什么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现在秦岭的温度是零下几度,下着大雪,方圆二十里无人区,在这种恶劣环境之下,他走了8天8夜,没有迷路就算了,竟也没有出现饥寒交迫的后遗症。

难道是野外生存的高手?而且还是反侦察的高手,毕竟他同时还躲过了很多检查站。

不得不说,这种雪岭极限求生,这种惊人的耐力,贝爷都可以大呼牛逼,特种部队都要表示佩服。后得群众调侃外号“秦岭八日步行僧”。

胡闹的背后,或许并不是胡闹

很多人看到他们搞笑的一面之余,还狠批了他们不负责任,到处乱跑有可能给病毒的可乘之机,坑了乡亲父老。

但我看到了他们三个人身上的共同点,他们似乎没有车开、没有多房多金、他们走得如此慌慌张张,归根结底还不是隔离并非毫无代价,碎银几两有时候真的可以难倒英雄汉,也会让男子汉走上一条保留自己最后一丝尊严的极端行为,虽然那种行为不是坑人、害人,还确是苦了自己。

几千块钱对某些富裕的人来说,不过就是一次购物的钱,或许还是一些没有负担的败家子打一次游戏充值的钱,但对他们来说,或者说对大多数底层人来说,可能是一年下来抛去养家糊口仅剩的一点积蓄,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轻松,现如今,不背着负债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笔钱本来就是生活的唯一动力和家里人的救命稻草也说不定,我从来不再吃饱穿暖的时候去质疑会否有人会如此贫瘠,我的经历告诉我,我饿的吃不上饭的时候也怕别人这么想我,因为别人一猜就真的准,人生低谷,大家都经历过,没必要取笑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群体,不同社层的人永远是两不交的世界,能理解还是好的,怕的就是还会有人说风凉话。或许今年的春晚会有个小品,描述的是封城之后主角骑着共享单车准备逃离,被交警拦住然后教育一番,拉回西安住下。然后看节目的人或许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和家里人热热乎乎地吃着蒸好的饺子,但主角的世界,是没人能懂的。

我其实也不可能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但这个物质追求很大、攀比心很强的时代,如果一个人没到万不得已,我相信他们至少不会做出如此在我们认知之外的事情的。

疫情之下,一个点的疏忽或许就会成为全国抗疫的累赘,我们不该违反防疫规定,毕竟我们每个人都要替剩余的14亿同胞着想。

不该,违反防疫规定

心酸,都不容易

庆幸,最后都没出事。

现在的处理结果已经出来了,铁人三项的选手们都回去了,也进行着隔离,我们为他们的行为出示我们最大宽度的理解,同时,也庆幸他们最后都没出事,也没有人因为他们三个而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