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四十二岁的辛弃疾,来到了江西的上饶,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年富力强的他,当时并未料到,未来等待自己的,将是长达十几年的贬谪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弃疾带着妻子和奴仆,在带湖盖了上百间的房屋。平时就在农庄里饮酒、赏花,偶尔也会主动外出寻亲访友,亲近大自然。

当时,上饶县西四十里有一座黄沙岭。岭上有两处泉水,有几十亩农田。一天半夜,辛弃疾途经黄沙岭,眼看月朗星稀,耳听蝉鸣蛙唱,鼻子又嗅到了丰收的田野里散发出的稻花香。

后来,虽有“两三点雨山前”,但是却也无法冲淡辛弃疾内心的这种欣喜与欢愉,于是他提笔写下了那一篇著名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这首词运用明月、乌鹊、蝉、稻田、蛙鸣、星子等众多的意象,刻画出了一派自然之美。这种绝美的田园风光,和很多农村人小时候在收稻季节夜晚所见到的景象,是极其相似的。

虽然这首词描绘的景象非常美,但是词的开头两句,却一直存在着一些小小的争议。下面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辛弃疾的原词,将争议留到后面再说。

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不见。

白话翻译:

在皎洁明亮的月光下,我一个人独自在夜晚行走,脚步声惊飞了停在树梢上的乌鸦。树梢的摇曳,反倒让我吃了一惊。八月的黄沙岭,清风习习,树上还有蝉的鸣叫声。

清风吹来一阵稻花成熟的香气,仿佛有人在低声议论着:这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其实哪里有人呢,耳边只是听见池塘里面,响起了一阵蛙鸣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空上,还有七、八点疏星;山脚前,却已经开始下起了小雨。正好在不远处的树林边,有一间旧时去过的茅店可以避雨,只要转过小溪上面的那一座桥就到了。

这首词叙事的时间,是在“半夜”。古代的“半夜”,大约是在凌晨1点至3点之间。古代没有电灯,普通农民晚上很早就歇息。那么,为什么辛弃疾会“半夜”独自一人出现于黄沙道中呢?

辛弃疾在《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中曾经提及:“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当时他时常翻过一座山,找到那间有青色旗帜的酒家饮酒,顺便与他的朋友约会。

可想而知,这一天辛弃疾是刚刚从小酒馆见完了朋友回来的。因为离家的路途还比较远,所以他走到稻花田的时候,就已经是“半夜”时分了。

黄沙岭这条小道,辛弃疾平时也不知道走过几百次了,但是只有今晚这一次对于他来说是非常特别的。这大概是因为,他和朋友喝酒聊天,聊得十分投机。

因为辛弃疾这一晚的心情非常愉快,所以他对沿途的那些风物也特别留意,因此他才发现了平时那些自己完全看不见的美景。

这首词从表面上来看,讲的全部都是作者本人在这次夜行途中的所见所闻,都是根据实际景象进行的描写,看上去似乎也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和寓意。

不过,当你仔细琢磨这首词的含义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依然体现出词人本身关心政治,忧国忧民的秉性。

中年时的辛弃疾,事实上是一个大财主,他在上饶购买了大量的田地,并且又盖了上百间房屋。虽然他自号“稼轩”,但是他并不依靠耕种维持自己那么大一家人的生活。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辛弃疾为什么还甘心“稻花香里说丰年”呢?这只能说是出于他关心黎民百姓的生活,关心江山安危的天性了。

二、词中两个争议点

辛弃疾的这首词历来广受好评,因此它早就被选入基础教育课本里面。不过迄今为止,这首词中仍有“两个有争议”的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准确的答案。

这两个问题出自这首词的开头两句,分别是:一、“明月别枝惊鹊”中的“别枝”,到底是什么意思?二、“清风半夜鸣蝉”里的“蝉”,到底会不会在晚上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说第一个问题,词中的“别枝”字,历来有三种解释:

“别枝”的第一种解释,是指“另外一枝”。这是最主流的一种解释,最早由俞伯平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词中第一句的意思是说:明月惊飞了乌鸦,让它从一个枝头跳上了另一个枝头。

“别枝”的第二种解释,就是“离别树枝”。明月惊动了乌鸦,让它与树枝“离别”,朱光潜先生就是支持这个观点的。

但是有人却认为,这首词的头两句其实是“对偶”句。如果把“别”解释成“另一枝”,那么“别”就成了动词,无法与第二句中“半夜”的词性形成相对。

“别枝”的第三种解释,就是“斜出的树枝”。1981年,社科院编写的《唐宋词典》,就是作此解释的。那么,三种答案到底哪个更正确呢?这就见仁见智了。

第二个问题是,夏天晚上的1至3点,野外到底能不能听到蝉叫。这个问题曾经困惑过许多的人。不光是我们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不知道,朱自清先生在写《荷塘月色》时也不清楚。

因为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曾经提到:“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看起来,朱自清先生很像是受到了辛弃疾这首词的影响,才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朱自清的这篇文章问世以后,曾经有人写信给他指出:夏天的晚上是听不到蝉叫的。朱自清先生为此还找了很多昆虫学家询问,但是都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

直到后来,朱自清自己在晚上亲耳听到过两次蝉鸣,才确定了蝉是会在晚上叫的。可是蝉会在晚上20点后叫,并不代表它们会在凌晨1点至3点之间叫。

因此有人认为,辛弃疾在这里写“鸣蝉”,并非写实,而是用蝉的叫声取代了田间的叫声。俞伯平先生把词的首句,与曹操《短歌行》“明月星稀,乌鹊南飞”并论,并不是偶然的。

假如当时辛弃疾的确是联想到了曹操的《短歌行》,因此才写下了“明月别村惊鹊”,那么这首词恐怕就不只是一首简单的田园风光词了。

这首词的内涵,有可能涉及了南宋朝廷当权者的人才观,以及词人本人的怀才不遇。那么词第二句中用到的“蝉”,可能就是出自李商隐的五律《蝉》了。

按照李商隐在《蝉》中的说法,那是一只怀才不遇,叫声会在“五更疏欲断,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的“蝉”。这只蝉恰好会在半夜鸣叫,当时辛弃疾的遭遇也符合这种设定。

结语

以俞伯平、朱光潜为代表的主流学者一般认为,“明月别枝惊鹊”是明月惊动了乌鸦。不过也有学者指出,这里的乌鸦不是被明月所惊,而是被在月下的行人所惊,本人持同样的观点。

乌鸦露宿在枝头上,明月在云间时隐时现,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凌晨时的明月,并非初升之月。它肯定早就悬挂在半空,只是偶尔被云朵挡住,然后又露出头来。

在这种情况下,明月根本就不可能惊飞乌鸦。所以“明月别枝惊鹊”,就只能是月下独行人的脚步声,惊到了乌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古典诗词以婉曲、隐秀为美,所以诗词的中心思想往往是含而不露的,需要读者自己去体悟和感受。因此不同的人读同样的诗词,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受。

作为作者,辛弃疾需要做的就只是在这首词里面,成功运用自己的叙事技巧,并调动读者的五识、七情,再把自己的见闻,通过精心的剪裁,呈现出来。

至于“明月别枝惊鹊”中的“别枝”,到底该怎么解释,以及他当时究竟有没有在凌晨听到蝉叫声,“鹊”和“蝉”是否又有别的隐喻,就要靠读者自己去慢慢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