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全红

辞旧迎新之际,坏消息再度传来:

印度多家媒体报道了“Delmicron”新变异毒株,再次引发全球关注。

Delmicron,顾名思义是“Delta”与“Omicron”两种变异毒株的组合,中文译为“德尔密克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印度时报》报道,由于德尔密克戎是两种变异毒株的综合体,所以传播速度极快,引起的症状也比较严重。

早期感染德尔密克戎的常见症状:发高烧、咳嗽不止、失去嗅觉和味觉、头痛、喉咙痛。

今天,世卫秘书长谭德塞发出了警告,他担心,Omicron 和 Delta 变体会联手发威,一起导致确诊病例“海啸”般激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2月22日至今,全球平均每天确诊近90万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许多欧洲国家在过去24小时内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德尔密克戎毒株,正在导致北美、欧洲的确诊病例直线飙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在您看到这段文字时,美国的日增病例已超50万。

目前,全美85.35%县市均已成为“高传播地区”,98%以上的美国人所处地区,存在高水平或大量的社区传播风险。

美国,一夜几近全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月29日,美国广播公司报道:

过去七天,美国已报告超过190万新冠新增确诊,这相当于每1秒就有3名美国人被检测出新冠感染。

纽约州,目前约6700人因新冠重症感染住院,是一个月前的两倍多,由于病患不断涌入,纽约州的25家医院已暂停了非紧急手术。

这是纽约的一所医院,由于越来越多病患的激增,床位早已饱和,只能紧急搭建“临时性病床”救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即便床有了,仍然没有足够的医护人员支撑。

目前,仅仅是纽约市,就有30%的紧急医疗工作者和17%的消防员因感染新冠而无法工作,人手严重短缺,使得当地消防部门只能被迫发出提醒:只有在真正的紧急情况下,才能拨打报警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护士工作间隙

多国的检测点,排起了长长的队,

没有新年的喜悦,

无数张脸忧心忡忡地等在寒风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全美约70%的新增病例都来自新型变异毒株。

拜登总统过渡团队Covid特别工作组成员迈克尔·奥斯特霍尔姆博士警告,美国未来的新冠只会变得更糟。

他警告称,未来5-8周内,将会出现一场“病毒暴风雪”,新冠病例还会大幅增加,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会有多少人因严重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甚至死亡,现在没有人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峰值还没有达到。

昨天,福奇也发出了预测:

最新一波新冠疫情可能在1月底在美国达到顶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比不断激增的感染更熬人的,

是新冠疫苗或许正在逐渐失效。

早在12月15日,Moderna疫苗的首席医疗官Paul Burton就发出过警告,如果Delta变种和Omicron变种同时感染某个人,就可能产生一种新的超级变种。

“如果不改善集体应对措施,这种病毒将持续进化并威胁全球公卫系统……持续拖延下去,新变种病毒可能对当前的疫苗产生疫苗逃逸或具完全抗药性。”

最新的数据显示,单单此前的Omicron变种病毒,目前已接种两剂疫苗的感染保护率已从一个月前的近90%下降到14.9%,一旦感染,无法区分出到底是没有接种还是已经完全接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意,以上的数据仅仅只是Omicron变体,更不要说是“德尔密克戎”。

目前,多国已发出警告,即使是完全接种疫苗者,从现在开始也应该避免到大型、拥挤的场所。

这大概就是最糟糕的情况之——变种完全抗药,疫苗没用,面对病毒完全束手无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地广人稀的加拿大,7省已经沦陷。
你能想象吗?一座80万人口的中型城市,日增感染已经超过了4000……
加拿大中部的魁省,周三一天就报告了1.31万例新增确诊,伴随而来的,还有居高不下的高死亡率。
由于大量医护人员感染,无法工作,全加拿大的医疗系统都岌岌可危。
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昨天魁省卫生部长Christian Dubé宣布,允许某些医护人员在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情况下继续工作。
她说,“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了,与不提供医疗服务相比,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护人员明知已感染,继续工作,反复感染,
否则医疗系统就会崩溃,更多人将面临死去,
这是多么痛苦的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人众多的BC省,新增确诊同样超越历史。
原本1月3号中小学即将开学,
但因为疫情实在太严重,只能延迟开学,
目前通知的是1月10日,到时候再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许就是放纵的结果,

一时贪欢,退无可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今天,以色列宣布:开打第四针!

率先接种者,是该国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比如癌症患者和接收器官移植者。

日前,以色列一家医院已为150名医疗人员接种第四针新冠疫苗,以评估是否有必要为全国人民提供第四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针新冠疫苗,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吗?

目前,没有人知道。

同样疫情严峻的,还有意大利。

12月27日,意大利单日确诊连续三天打破纪录,奥密克戎已成为该国最主要的流行毒株。

根据目前的建模预测,

未来14天内,意大利新增确诊将达100万。

这意味着,两周内将有1000万人进入隔离。

意大利总人口只有5900万,超过1/6的人被隔离,必然会让社会陷入瘫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这种情况,意大利政府必须做出抉择,

如果坚持现行的防疫措施,国家将瘫痪;如果放弃必要措施,或将全民感染,届时死伤难以估量……

后台有读者问,中国会再帮意大利吗?

其实,这取决于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中国,而是由意大利方面的态度和行为决定的。

疫情期间,意大利对华态度令人捉摸。

2020年,中国企业被意大利加入了5G禁用名单;上月,意大利政府第三次否决了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案……

显然,目前意大利新任领导人对中方极为警惕,正尽可能地降低中企影响。

这就是疫情的残酷,因为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偏见,可能导致很多百姓陷入痛苦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岌岌可危的,还有英国。

圣诞节过后,英国单日新增突破20万例,今天英国单日确诊高达13万。

即便如此,英国首相约翰逊仍然坚持“不封城、不强制戴口罩”。

英国国内,民怨之声此起彼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疫情急剧恶化的法国单日确诊首次超越了英国,单日确诊竟高达18万例,刷新了历史记录。

大量已经感染过新冠的民众,再次感染。

而相比于西方国家疫情爆炸式增长,

印度和巴西,感染率却不足万例。

并不是战胜了,而是放挺儿了。

据外媒报道,印度和巴西抗击疫情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检测或少检测,直接躺平,爱咋咋地吧!

这是眼下的印度集市,密密麻麻的人,仍然不戴口罩,没有安全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月23日,美国广播公司报道,新的研究显示,印度在第一波和第二波新冠疫情期间的死亡人数可能被严重低估,实际死亡人数可能比官方统计的高出12倍,即超过600万人。

如果这个数据准确,印度将成为迄今为止全球新冠疫情累计死亡病例数最多的国家,超过美国的81.1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在欧洲率先宣布“不将新冠疫情列为重大危害性疾病”的丹麦,这个仅有580万人口的国家,目前每日确诊都高达万人以上。

圣诞后,丹麦已成为全球感染率最高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阿根廷等国也都无一幸免,疫情再创新高。

亚洲国家也不容乐观,

越南连续多日单日确诊疫情过万,疫情优等生韩国也开始再次抬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是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中国,

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面对世界多国疫情集体爆发,加上周边国家疫情反弹,

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外来疫情输入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万人口的古都西安封城抗战,

这也给新年蒙上了一层阴影。

疫情从未像今天这般肆虐,

形势从未像今天这般严峻!

这波疫情能否让西方消停片刻?

可能很难,因为新年来了!

尽管全美新冠数量创下历史新高,纽约仍在推进明天的时代广场跨年倒数活动!

纽约市长称,此举是要向世界展示纽约正在努力度过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天,又会有1.5万人聚集在纽约时代广场,欢呼庆祝,

放烟火燃放,不知又会有多少人中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即将到来,可以预见的是,

人类仍将面临一场恶战。

绝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麻痹大意,

2022了,真心希望将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