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与李白合称“大李杜”,曾告诉儿子:诗是吾家事。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却一生不得志。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尊为“诗圣”。

他就是杜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甫的诗风,一般都是忧国忧民,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或者沉郁顿挫,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然而在他的笔下,却有这样一首极凶悍的诗,其气势不输李白,连戴建业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也不禁打寒颤,感到害怕。

这首诗就是——《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sǒng)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从标题“画鹰”可知,这是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约作于开元末期,与《房兵曹胡马》应该是作于同时,是杜甫早期的作品之一。

早期的杜甫富有理想,跟今天的年轻人一样充满青春活力,有一颗积极进取之心。不仅如此,早期的杜甫还很狂,我们所熟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是杜甫说他自己的。他还说自己是“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又说“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就是说他七岁就写诗了,第一首诗就咏的是凤凰。他还说自己的赋可以与扬雄匹敌,诗歌与曹植相近。这是有多狂,扬雄为汉赋四大家之一;而曹子建,更是被谢灵运誉为“才高八斗”的人。

但是,这些和今天读到的这首诗比起来,还只是小儿科。

为啥呢,因为那些诗歌里面杜甫只是夸他自己。但是,在这首诗里,他还提到了你我这样的普通的人,也正是如此,戴建业老师才会感到害怕:好狠哦!

回到诗歌本身,我们先来翻译一下:

洁白的画绢上,突然腾起一片风霜肃杀之气,原来是画上的苍鹰,凶猛异常。

它耸起身躯,似是想要捕杀狡猾的兔子;侧目而视,它的目光如愁胡般深碧锐利。

只要摘除束缚它的丝绳铁环,画中的苍鹰就会凌空飞去。

如果让它搏击那些普通的鸟,那些凡鸟的毛血就会洒满草原。

读到这里,热血沸腾之余,你是不是也有点害怕了?

首联采用倒叙手法,先写画绢上腾起肃杀之气,再点明缘由是画中之鹰异常凶猛。诗人本应该是先看到鹰,再感受到肃杀之气,这里反过来写,故为倒叙式的写法。这首写法开篇即以苍鹰的气势吸引目光,先声夺人。

颔联通过苍鹰的形态和动作来进一步刻画苍鹰的气势,也算是对前面“肃杀之气”的一个补充说明。㧐身:即耸身,指苍鹰收敛起身躯准备搏击的样子。《汉书·李广传》:“侧目而视,号曰苍鹰。”愁胡:指胡人发愁的神态。孙楚《鹰赋》:“深目峨眉,状如愁胡。”故而以愁胡形容鹰的眼睛。一个“思”、一个“似”,画中之鹰好像活过来了,恍若真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而诗人在颈联,从侧面展开,进一步刻画苍鹰的气势:只要把丝绳解掉,画中的苍鹰就会凌空飞去。悬挂在轩楹上的画鹰,神采奕奕,势不可当,好似呼之即飞出。到这里,读者甚至产生了怀疑,这是真鹰还是画鹰?

尾联是全诗最精彩的一句,也是最凶悍的一句。诗人干脆想象这就是真的苍鹰,但是,诗人不希望它不去抓兔子,而是搏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这是多么惨烈的景象,语出班固《西都赋》:“风毛雨血,洒野蔽天。”但是在诗人看来,这是大快人心的事。

当然,诗人这里提到的“凡鸟”指的是那些误国的庸人。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奋发锄恶之志,一种英雄主义的激情和狂傲。

浦起龙《读杜心解》说这首诗:“乘风思奋之心,疾恶如仇之志,一齐揭出。”

边连宝《杜律启蒙》评价此诗:“笔力矫健,有龙跳虎卧之势,其疾恶如仇、硉矹不平之气,都从十指间拂拂出矣。”

但是,用戴建业老师的话说,“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一句真是恐怖。因为,鹰抓兔子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杜甫却让苍鹰不要抓兔子了,而是去搞si那些凡鸟。

什么是凡鸟?在杜甫眼里,不是凡鸟的,天下间恐怕只有李白一人。就是说除了他白哥,其他的都是凡鸟,都要搞si才好。

这样的气势,和他的白哥相比,亦不遑多让。

就问你,如此凶悍的杜甫,你怕不怕?

好了,这一期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文|丁十二
图|网络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分享转发,您的转发支持就是十二创作的动力
每天共话诗词,关注十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