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许炳棋 李玉娟 通讯员 侯军元 淄博报道

义无反顾黑夜两蹈冰河奋勇救人的李金华、齐心协力送沂源八旬老人回娘家的热心网友、义务理发55载服务上万人的“老潘头”、无偿献血97次献血量达38600毫升的吴其营……或舍命相救,或举手之劳,或一生公益,这个冬天,淄博许许多多的凡人善举被发现、被“曝光”、被传播、被学习,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文明氛围。文明是一种自觉,每一份善良都值得被推崇。

“2001年,我从媒体上看到湖北一些贫困学生的情况,就给他们寄了图书和文具。”这是淄博青年隋刚爱心助学的起点。二十年前,这个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每个月都会从不高的工资里省出一部分,资助贫困山区的弟弟妹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隋刚用自己的坚持,先后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还号召更多人加入到助学行动,他直接捐赠或者“牵线搭桥”间接捐款捐物累计总额折合人民币已达518万余元。“不觉得做这样的事儿多么伟大,只是希望我们淄博像歌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淄博市垃圾分类体验馆暨人民公园城市书房由淄博市绿丝带发展中心设计运营,是淄博首个结合“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愿景,以“生态淄博绿色家园”为核心理念,以“政府主导、社会协同”为平台载体,今年以来已突破5000人次参与志愿服务。

“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专职干公益,小旋旋是个难得的人才,能沉下心,肯钻研,热爱公益。”淄博市绿丝带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蒲秀英口中的“小旋旋”叫王怡旋,今年24岁,毕业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公益事业是一个很温暖的行业,需要有专业的人来做,我的专业对口,大学期间也有社会组织实习经历,所以毕业后从事了这个行业。择城终老不如助城变好,加入绿丝带之后我对公益事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王怡旋说,让市民公众“零门槛”参与志愿服务,打造公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的平台,是社会公益事业人的责任。“通过志愿服务,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如此热爱淄博,比想象中还要热爱。”

不论是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淄博青年隋刚,还是专职做公益事业的返淄大学生王怡旋,他们都以平凡人的力量在淄博大地上展现着大爱,然而这只是淄博凡人善举的一个个缩影。据了解,截至目前,淄博市入选全国道德模范2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全省道德模范30人,全市道德模范255人;入选中国好人73人,山东好人421人,淄博好人586人;入选全省最美志愿者42人,全市十佳志愿者80人。除此之外,在淄博还有70余万名注册志愿者,在各行各业、各个角落,用赤诚善良发光发热,给文明升温,筑造大爱淄博。

而像淄博市绿丝带发展中心这样助城变好的公益组织还有很多。如淄博市城际救援队自2014年成立以来,7年间,参加水域救援102起,出勤2000余人次、680余车次,服务时长20000余小时;应对大型抗洪抢险出勤748人次,服务时长75000余小时;让爱照亮回家路项目找寻走失者1240人,帮助1240个家庭免受离别之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淄博市慈善总会不断扩大救助覆盖面,全力做好困难群众慈善救助保障工作,淄博市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捐赠,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市各级慈善总会募集善款4661.82万元,其中市本级1658.23万元……

文明之花早已绽放在淄博大地。近年来,淄博市社会组织分别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公益慈善、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目前淄博市注册志愿服务团队5800余个,他们没有惊天动地,都是凡人善举,用行动践行文明,但正是这种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营造出了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把关心和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淄博这块土地,彰显着崇德向善的淄博气质。